2013中考歷史備考: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巨變

字號:


    【總體結構綜述】
    14-16世紀,歐洲出現(xiàn)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逐漸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從此,世界歷史開始進入近代社會。16-18世紀,新興資產階級掀起了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先后沖破封建社會的束縛和宗主國的控制,建立起資產階級政治統(tǒng)治。
    【基礎知識識記】
    文藝復興運動 14-16世紀歐洲許多藝術家、科學家和思想家發(fā)掘和繼承古希臘、羅馬文化傳統(tǒng),追求個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掀起了一次思想文化運動,稱為“文藝復興”。為以后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迅速發(fā)展奠定了理論上、價值上和道德上的基礎。
    但丁和《神曲》 但丁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被恩格斯稱為“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著有長詩《神曲》。
    達·芬奇 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多才多藝,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蒙娜麗莎》,被恩格斯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他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三杰”。
    莎士比亞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文學巨匠,被認為是古往今來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
    新航路的開辟 15世紀開始,追求財富的歐洲人夢想去東方發(fā)財,開始了一系列的海外探險活動,開辟往東方的新航路。新航路的開辟證明了地圓學說,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到來,但是,它也為歐洲開辟了殖民掠奪的道路,將世界帶入資本主義發(fā)展時代。
    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 1492年,哥倫布率船隊從西班牙向西出發(fā),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640年爆發(fā)了反抗斯圖亞特王朝的資產階級革命。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臺??藗愅枌嵭歇毑媒y(tǒng)治。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最終確立了英國資產階級專政統(tǒng)治,走上了迅速發(fā)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權利法案》 1689年,為了限制王權,英國國會制定了《權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對國王的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制約。由此形成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
    美國獨立戰(zhàn)爭 1775年-1783年北美13個殖民地人民進行了推翻英國殖民統(tǒng)治、爭取民族獨立的革命戰(zhàn)爭。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勝利,打碎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桎梏,實現(xiàn)了北美殖民地政治上的獨立,大大解放了北美殖民地的生產力,為美國資本主義和現(xiàn)代文明的迅速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獨立宣言》 1776年在北美第二屆大陸會議上通過,它宣告北美13個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
    1787年美國憲法 1787年制定,規(guī)定美國是一個聯(lián)邦制國家,規(guī)定總統(tǒng)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華盛頓當選為美國首任總統(tǒng)。
    法國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憤怒的巴黎人民攻陷了巴士底獄,這一事件標志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fā)。法國大革命摧毀了法國的封建統(tǒng)治,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有極大影響。
    《人權宣言》 1789年頒布。它宣稱人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這些原則在反封建斗爭中起著巨大的號召作用,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1792年法國廢除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國。羅伯斯庇爾等人掌握了政權,采取了一系列果斷措施,打退了外國軍隊的進攻,平息了國內叛亂,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
    拿破侖·波拿巴 法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1769~1921)。拿破侖1799年11月發(fā)動政變,奪取了政權。1804年,拿破侖稱帝,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掌握政權后,為鞏固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頒布了《法典》,還展開大規(guī)模對外戰(zhàn)爭。1812年拿破侖對俄戰(zhàn)爭失敗,帝國開始崩潰。經歷了萊比錫戰(zhàn)役的失敗后,1814年拿破侖退位,法國封建王朝復辟。
    【能力情感價值】
    ⑴通過對文藝復興及主要人文學家的了解,知道人性的張揚對歷史發(fā)展的推動作用,并從他們的作品中體會世界文明的偉大成就,培養(yǎng)面向世界的國際意識。
    ⑵了解歐洲航海家的探險歷程,認識開辟新航路需要必要的知識、技術條件,更需要勇氣、決心及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習哥倫布敢于打破陳規(guī),堅持向西航行,從而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創(chuàng)新精神。
    ⑶通過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長期性和曲折性的了解,懂得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需要信心、勇氣和力量。懂得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是不可抗拒的必然規(guī)律,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歷史的進步。懂得任何個人、階級和政黨必須為推動社會進步作出自己的貢獻。
    ⑷通過學習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過程,認識落后地區(qū)、民族的人民,只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持不懈,就能最終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贏得民族和國家的新生。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元勛和政治家,他領導美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并開創(chuàng)了民主政治的先河。
    ⑸通過對《人權宣言》基本內容的學習,理解人權的本質,培養(yǎng)尊重人權、維護人權的意識。
    ⑹認識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的雙重性質: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既有反干涉、反侵略的正義一面,同時又具有侵略、掠奪的非正義一面,與英國的爭奪還具有爭霸戰(zhàn)爭的性質。
    【中考試題解析】
    例 [2005年河南省中考試題] 以下是15——16世紀世界上兩次著名航?;顒拥氖疽鈭D。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圖一為鄭和下西洋,圖二為哥倫布航海圖。圖略)
    ⑴這兩次航海活動的開始時間大約相差了多少年 ?
    ⑵兩次航?;顒拥闹饕康姆謩e是什么 ?
    ⑶請你簡要敘述圖一中航?;顒拥囊饬x。
    解析: ⑴主要考察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時間,屬于識記性題目。鄭和下西洋開始時間是1405年,哥倫布航海是在1492年,簡單的減法計算,得出答案82年。注意題干是“大約相差了多少年?”所以對年份記得不太清楚的同學可以寫個概數:80多年、半個多世紀。
    ⑵這也是屬于識記題。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發(fā)展官方貿易;哥倫布是要去東方尋找黃金,實現(xiàn)黃金夢,掠奪財富。
    ⑶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擴大了中國在海外的影響;中國和西洋各國的貿易發(fā)展起來;促進了南洋的開發(fā)。
    文章相關鏈接:www.liuxue86.com/k_2013中考歷史備考/
    ?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 中考復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