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齊王朝的奠基者之一 被追認的齊文襄帝
高澄
高澄比起父親高歡和弟弟高洋名氣都小多了,以至有人認為他是個飯桶(這個帽子給高澄的侄兒高緯還差不多,高澄就不敢當)。其實他是個相當精明強干的政治家,他執(zhí)政的兩年間,內(nèi)平侯景,南挫大梁,還生擒了西魏的大將王思政。
童年
高澄是高歡的長子,自幼聰穎過人,連教授他的老師都相當佩服。當然學問再好都不妨礙王子們成為垃圾歷史人物,比如南朝唐宋那些文藝之君。高澄有時候?qū)ξ乃囈擦髀读撕瓦@些亡國之君一樣的興趣。比如他喜歡蔡邕的八分體隸書,派人把國寶熹平石經(jīng)從洛陽運送到鄴城(有點像魏代的花石綱),結(jié)果運送途中,碼頭塌了,大部分石經(jīng)掉落到水里。運到的一些,后來的執(zhí)政者不好這個,也不加保護,據(jù)說被拿去蓋房子了。高澄和文藝之君的根本區(qū)別就是他只是附庸風雅而已。而且他會背誦的仁義道德,也就是掛在嘴里的口號。骨子里,他流著胡人野蠻放蕩的血。
高澄約10歲的時候,當時高敖曹不滿大哥高乾投向高歡,送了女人衣物給大哥,表明自己的不服高歡的態(tài)度。高歡讓高澄去見敖曹,高澄以子孫禮相待,最后敖曹和他一起去拜見高歡,敖曹從此忠心耿耿為高歡盡力,最終戰(zhàn)死。從這件事情看得出,小小年紀的高澄沒有給高歡丟臉,起碼表現(xiàn)了一定的氣度,讓高敖曹信服高歡。想象如果高澄是個哭哭啼啼的小屁孩,高乾和高歡除了收到女人的衣服外,還有小孩的尿布吧!
北魏末的中興元年(531),高澄被立為其父“渤海王”的世子翌年,官加侍中、開府儀同三司,并娶元善見(即兩年后的東魏孝靜帝)之姐姐馮翊長公主為妻;當時,他雖然只有十二歲,卻已經(jīng)風度翩翩,相貌俊秀.儼然成人氣派了。(可笑的是,《本紀》里說高澄12歲就有大人的氣派,不過等再過了16年,高澄還被人罵做‘黃頜小兒’,就是網(wǎng)絡(luò)上的稱呼“小屁孩”,似乎他12歲以后就沒再長大。)
不過,高澄童年還是有點陰影的。在高歡沒有發(fā)達時候,投靠了葛榮,后來又叛逃。逃難中,高澄落后了,那時候,追兵就要來了,高歡拿弓要射死兒子以絕后患,幸虧段榮搭救??吹竭@件事,不能馬上罵高歡殘忍,豬狗不如。對照高澄后來如何對待叛逃的侯景的兒子,先閹了,剝臉皮,再煮死。高歡要射殺親生兒子,完全是出于最后一點愛子之心??梢韵胂蟾叱稳绻涞綌橙耸掷飼窃趺磦€地獄等待著他。
高澄后來一直挨父親的打罵(高歡教導(dǎo)兒子很嚴厲,雖然一直延請博士名師,自己的教育方式就是拳打腳踢,破口大罵。所以幾個兒子雖然不乏才能,但都有暴力傾向,高歡也是有責任的)。陳元康都看不下去了,哭著為高澄求情:大王要用更科學合理的方式教育孩子。他還是照樣打罵高澄,唯一科學的地方就是不許讓陳元康知道。高澄14歲的時候,又因為涉嫌和父親的愛妾鄭大車私通,差點被老爹打殺。高歡娶了許多年輕老婆,自己又經(jīng)常出征遠方,明顯占了茅坑不拉屎,不出事故才怪。高歡的弟弟也和高歡的小老婆私通,結(jié)果給高歡打了一頓。高弟弟不經(jīng)打,死了??梢姼叱巫孕【毜陌ご蚬€是過硬的,必要時也保住了性命。
少年宰相
畢竟高澄是大兒子,高歡經(jīng)常要他對時事、政務(wù)發(fā)表些看法,而高澄則能一一對答如流,并且詳加剖析,絲絲入扣。高歡極為賞識,從此讓他預(yù)聞軍國要務(wù)的籌劃。至天平元年(534),加使持節(jié)、尚書令、大行臺、并州刺史。天平三年(536)則入朝輔政,加領(lǐng)左右、京幾大都督。高澄離開父親和太原,到了首都鄴(也許高歡也是出于自己小老婆的貞節(jié)考慮,把這個危險人物流放遠方。)其時,高澄不過十六歲,但是在處理朝務(wù)時卻機敏、果斷,寬嚴適度,恰似久歷官場的老練朝臣一般,致令文武百官都不敢小看他。這些是《文襄本紀》的記載,《本紀》可是有義務(wù)為尊者諱,給尊者貼金。想想也知道,這個小P孩如果沒有老爹高歡的撐腰,屁都不是。純粹是狐假虎威,不過一個高大而英俊的少年形象,天生就是那個亂世俗人喜歡的類型。就讓這個孩子在宰相議事廳里當個花瓶吧。
在這段時期內(nèi),東魏與南方的梁朝關(guān)系比較和睦,雙方的使節(jié)往來頻繁。然而,為了顯示各自的“國威”,主人與客人都竭力在言辭、才學方面爭鋒,常常出現(xiàn)熱烈辯論的場面。無論是梁使至鄴城,還是魏使至建康,都是如此,久而成為慣例。高澄則樂于此道,每當設(shè)宴招待梁使之日,高澄或者親自到場,或者派遣屬下與會、凡是東魏方面有所妙論、他都興奮異常,為之鼓掌助威。這個就是小孩子愛熱鬧,好虛榮的表現(xiàn)了。而他也因此召攬了一大批文人學士.或羅致門下,以為賓客;或推薦給朝廷,出任各級官吏。他的兩個兒子孝珩和長恭倒是繼承了這一點。
興和二年(540),高澄加大將軍,領(lǐng)中書監(jiān),仍代理吏部尚書。北魏從崔亮開始挑選官員就論資排輩,不按才能選取。高澄小孩子有大魄力,廢除了這一個制度,開始根據(jù)才能名望挑選官員。北魏政權(quán)自從孝明帝時代以來,由于社會動亂、天下不寧,故而為官者的素質(zhì)與品德越來越差,貪污受賄成風,清高廉潔者已如鳳毛麟角。有鑒于此,高澄便推薦鐵面無私的崔暹為御史中尉,嚴厲打擊那些無法天天的貪官污吏,尤其是竊據(jù)高位的權(quán)貴,有許多人被繩之以法。這樣一來,當時的官場風氣大有改觀,人心為之一振。另外,高澄還主持制定一部新的法典《麟趾格》,這是《北齊律》的藍本。
在高澄的主持下,朝廷將治國的政策書于榜上,公開張貼在鬧市街頭,供天下百姓自由評論,發(fā)表意見。對那些提出建議或批評的人,則都給予優(yōu)厚的待遇,即使言過其實或言辭激烈,也予以寬容,不加罪責。由于百姓的稱贊,高澄的威望更加上升。當然這個只是種政治姿態(tài),幾乎所有帝王將相都可以玩。從春秋戰(zhàn)國開始就有,高澄玩這個模仿秀,只是他覺得這個東東沒有過時,或者在人心不古的時代,偶爾復(fù)古一下,也是種新鮮。反正,廣開言路的意思就是: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白說誰不說。最重要的是,這個模仿秀到了高澄年終述職,可以算個政績,運氣好的話,被再記到本紀里面更加可以不朽了。
講到這里,看官們可能以為高澄年紀輕輕,又改革官制,又反腐倡廉,又制定法典,廣開言路,這些都是今天還熱門的機構(gòu)改革,防止腐敗,完善法制,發(fā)揚民主的主題,另外高澄還曾經(jīng)廢止天師道,馬馬虎虎也算得上反對邪教,看得出高澄是多么與時俱進的人類,他的作為在今天都有現(xiàn)實意義。不過,如果因此以為高澄是一個海瑞式的刻板官僚,那么就大錯特錯了。
身為吏部尚書的高澄理所當然關(guān)心天下官吏,不過似乎他對官吏的夫人們更有興趣。
某官員的老婆漂亮,他就想方設(shè)法弄到自己床上。丈夫如果識相,那么就加官進爵,比如崔括的老婆元靜儀和高澄有一腿,崔括一家升官賞賜不斷。如果不識相,那么就要羅致個罪名,來個處罰,比如薛氏寘的老婆元氏不合作,被高澄訴訟到衙門要加罪。管事的陸操公事公辦。居然不給面子,氣得高澄潑婦般拿起刀環(huán)打陸操,不過還是奈何不了陸操。陸操硬骨頭。高澄只恨自己當?shù)氖抢舨可袝?,不是刑部尚書,沒有這個權(quán)力。
高慎(高敖曹的二哥,兄弟中比較垃圾的一個)的老婆李昌儀很漂亮,高澄看上了她,不過李很貞烈,逃回家,向老公哭訴,老公一怒為紅顏,馬上投向宇文泰。但是老婆逃不出來,被抓住了。高澄打扮得漂漂亮亮去看她。李昌儀,識時務(wù)者為美女,想想也不值得為喜新厭舊的高慎當烈婦,就順從了高澄。
高澄家里美女很多,為什么還連名聲臉面人倫都不管,去占別人的老婆,自己的庶母,弟媳婦不放過。借一個女人的身體打擊另外一個男人,可以獲得雙倍的快樂和滿足——人渣的陰暗心理不太好理解阿。
高澄這一系列的漁色活動中,崔季舒這個博陵崔氏的名門子弟專門幫高澄拉皮條。似乎崔季舒應(yīng)該是個壞人??扇硕际呛軓?fù)雜的,這個崔季舒同時是個名醫(yī),有救死扶傷不問貴賤的好心腸,最后無罪被北齊后主殺害。周武帝平定北齊,為他與斛律光等一起平反。
繼承父業(yè)
武定四年(546)十一月,高歡在征伐西魏的過程中身患重病,便即班師,同時飛速將高澄召來,一起護送至晉陽。當時身為司徒、河南大將軍、大行臺的侯景,早有異志,只是礙于高歡的威信與實力,才不敢肆意妄為。所以,當他聽到高歡患病的消息后,就立即在荊州等河南之地擁兵自固,謀生異圖。高澄深知形勢險惡,故在父親高歡于武定五年(457)正月丙午日去世之后,便秘不發(fā)喪,迅速采取措施鞏固自己的權(quán)力與地位。
五天后,侯景正式背叛東魏,投靠西魏,一連攻下不少城池。由于崔暹在此前曾經(jīng)彈勁過侯景,使他很不高興,故而如今有許多朝臣競將侯景之叛歸咎于崔暹,要高澄殺崔暹而撫慰侯景。高澄舉棋不定,意欲聽從眾人的話,幸得陳元康苦口婆心地勸諫,堅持認為不能“枉殺無辜”,才使高澄取消了此念,而派遣韓軌督諸軍討伐侯景。末幾,侯景又表示愿意投靠梁朝,粱武帝力排眾議,接納了侯景的歸降,封他為“河南王”等稱號。于是,高澄后來不得不費盡心計與侯景的勢力爭斗。
高澄一方面部署諸將征討侯景,一方面則密切注意境內(nèi)其他各州的情況,防患于未然。此外,中央政權(quán)的歸屬,更是他時時關(guān)心的事情。他安排其弟高洋為京幾大都督,留守于鄴城,并讓黃門侍郎高德政輔佐之。自己則在六月丁丑日回到晉陽后,方始發(fā)父親之喪。七月,高澄為使持節(jié)、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尚書事、大行臺、渤海于;而其弟太原公高洋則攝理國事。高氏兄弟牢中地控制了朝政。
高澄重用慕容紹宗,大破侯景,又揮師西向,生擒了王思政。不過,高澄在學關(guān)公玩“水淹七軍”時候,要修筑堤壩。他又活學活用秦始皇的建筑學案例,把修筑堤壩的工人也推入泥土里,用泥土血肉筑成了條大壩。對工人的殘忍,比照后來高澄對降將王思政的優(yōu)待,高澄究竟是不是寬容的人,一目了然。這個人只有在擺政治姿態(tài),為自己做宣傳的時候,才有一張溫和仁慈的面容。當然所有帝王將相都是這樣。
毆打皇帝
東魏的孝靜帝儀容俊美,文武兼?zhèn)?,既能雙臂挾石獅越過城墻、百步穿楊,又能吟詩作賦、談古論今,因此頗得朝臣擁戴,而高澄則暗暗忌憚,視之為自己進一步擴張權(quán)力的重大障礙。他在取得朝廷大權(quán)之后,日益傲慢,對孝靜帝的脅迫越來越加重。他派遣中書黃門郎崔季舒監(jiān)視孝靜帝的一言一動,事無巨細,都向自己匯報。
有一次,孝靜帝在狩獵時策馬飛馳,監(jiān)衛(wèi)都督烏那羅受工伐的勸諫之語卻是:“陛下切勿馳馬,否則大將軍高澄會惱怒的?!庇钟幸淮?,高澄在傳飲時硬要向孝靜帝敬酒、孝靜帝怨恨道:“聯(lián)身為天子,卻處處受人節(jié)制,活著還有什么意思。高澄當即發(fā)怒道:“什么‘朕’、‘朕’,你這個狗腳‘朕’競令崔季舒打了孝靜帝三拳。這類羞辱很多,孝靜帝難以忍受,便與禮部郎中元謹、長秋卿劉思逸等人密謀誅殺高澄。哪知事情泄露,高澄即勒兵進宮,當面指責孝靜帝:“皇帝,你要造反嗎?”。事后并將與謀者處死。
武定七年(549)四月,高澄以大將軍身份兼相國,封齊王,并加殊禮,即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作為人臣而言,其僅位幾乎已臻頂峰,高澄遂與親信們密商正式奪取元氏東魏政權(quán)的事情。其他人都竭力慫恿,唯獨散騎陳元康以為不可,高澄因此對他頗為不滿。
遇害
同年八月辛卯日,高澄又與陳元康、楊愔、崔季舒等人在內(nèi)堂密謀禪代東魏之事,其膳奴蘭京(蘭京是梁國的蘭欽的兒子,蘭欽還和南朝名將陳慶之同一個傳記)入內(nèi)進食。高澄不要,并對在座的人說道:“我昨夜夢見這個奴才用刀砍我,看來我得處死他?!?夢有那么準嗎?)蘭京本來由于高澄苛待于他.就早與同黨六人策劃謀殺,當時聞得此言,更下定了“先下手為強”的決心。他于是藏刀于盤底,再度進食。高澄怒道:“我沒有下令,你怎么一再進來?”蘭京大喝一聲:“我來殺你!”高澄不及防,鉆入椅子底下,卻被蘭京一把拖出,當場殺死。蘭京的同黨立刻殺人,陳元康由于以身遮擋高澄,被蘭京刺得腸子流出;舍樂格與反賊格斗至死;但是楊愔與崔季舒,卻慌忙奪路而逃了,據(jù)說躲在廁所里。蘭京雖然旋即被聞迅趕來的高洋斬殺,但高澄卻已一命嗚呼,年僅二十九歲,終于未能圓其“皇帝”之夢。
臉薄眄速,沒有帝王之相???
當然,對于禪讓大典前高澄突然死掉一事,有迷信的說法。選一個看看:御史賈子儒,能看相。崔暹曾經(jīng)讓子儒看看高澄,子儒說:“人有七尺之形,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大將軍臉薄眄速,不是帝王之相?!?臉薄眄速,偶也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樣子。臉薄應(yīng)該是臉瘦下巴尖,眄速指眼波流轉(zhuǎn),不夠穩(wěn)重,套用個不太合適的現(xiàn)代詞,就是“電眼”。但無論如何,臉薄眄速都是屬于正常人的相貌,比不上高洋“麟身”(某種皮膚病)“重踝”(骨骼畸形)的帝王之相。
凄涼身后
高洋雖然強奸高澄的老婆,搶他留給兒女的家當,不過還算封了個皇帝給哥哥,比起孫權(quán)來,大方多了。孫權(quán)的地盤大部分都是大哥孫策打下來的,自己當皇帝后,就封哥哥一個王作。(高澄和孫策的人生際遇真的很像,都是年少有為,都是美姿容,善言笑,都是二十多歲被刺殺,弟弟都當了皇帝,弟弟和侄兒一家都是暴君)
高澄稱做文襄皇帝。文呢,因為高澄沒有什么武功可言,稱“武”不合適。襄,指平定叛亂,開拓了兩淮的地盤。
高澄最終的下場如此,也算是報應(yīng)吧。史家也沒有多少同情??纯幢笔返脑u論:文襄美姿容,善言笑,談謔之際,從容弘雅。性聰警,多籌策,當朝作相,聽斷如流。愛士好賢,待之以禮,有神武之風焉。然少壯氣猛,嚴峻刑法。高慎西叛,侯景南翻,非直本懷狼戾,兼亦有懼威略。情欲奢淫,動乖制度。
文襄嗣膺霸道,威略昭著。內(nèi)除奸逆,外拓淮夷,擯斥貪殘,存情人物。而志在峻法,急于御下,于前王之德,有所未同。蓋天意人心,好生惡殺,雖吉兇報應(yīng),未皆影響??偠撝?,積善多慶。然文襄之禍生所忽,蓋有由焉。
也就是認為蘭京在替天行道,高澄算是多行不義必自斃了。老天為什么不保佑他?就是因為高澄好色奢侈,嚴峻刑法??墒抢^承高澄的偏偏是更好色,更暴虐,更奢侈的人。在高澄死了不久,北齊——這個野獸王朝,暴君王朝建立了。而這個王朝比高澄還要短命,才28年。
高澄留下了六個兒子,除了小兒子紹信沒有什么事跡,其余都文武雙全。大兒子孝瑜是棋手,二兒子是畫家,三兒子孝琬是高歡的嫡孫,為人正直;四兒子高長恭是有名的蘭陵王,一代名將;五兒子高延宗在晉陽一戰(zhàn),雖敗猶榮,不愧是高歡的孫子。
孝瑜,孝琬被高澄的弟弟高湛所殺,長恭被高湛的兒子高緯所殺,都是無辜遇害。二兒子孝珩亡國后,悲憤而死。剩下的被周武帝殺害,一個不剩。亡國后,孝珩獨嘆曰:“李穆叔言齊氏二十八年,今果然矣!自神武皇帝以外,吾諸父兄弟無一人得至四十者,命也。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