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黨營私 擁晉滅魏的西晉宰相
賈充
賈充(217年-282年),字公閭,魏晉時平陽郡襄陵(今山西襄汾)人,是西晉王朝的開國元勛。
兩征曹臣
賈充的父親是魏豫州刺史、陽里亭侯賈逵。賈充少孤,后襲父爵為侯,官拜尚書郎、典定科令,兼度支考課,以后又累遷黃門侍郎、汲郡典農(nóng)中郎將。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春,魏鎮(zhèn)東將軍(鎮(zhèn)壽春)毋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興兵征討魏執(zhí)政大臣、大將軍司馬師。賈充跟隨司馬師與州刺史鄧艾會師樂嘉城(在南頓縣北四十里),打退了文欽軍隊的進攻,又在其他幾路兵馬配合下,撲滅了毌丘儉、文欽的反叛。叛亂平息后,司馬師回許昌,留賈充監(jiān)督諸軍事。賈充因平亂有功,增邑三百五十戶。
司馬師死后,司馬昭繼續(xù)執(zhí)掌魏大權。賈充被作用為大將軍司馬,后又轉(zhuǎn)為右長史。甘露二年(公元257年),魏鎮(zhèn)東大將軍諸葛誕收養(yǎng)勇士,建造新城,圖謀反叛。賈充向司馬昭獻計,請他派人去慰勞“四征”(魏設置征東將軍屯兵淮南,征南將軍屯兵襄陽、沔陽,防備東吳;征西將軍屯兵關中、隴中,防備蜀漢;征北將軍屯兵幽州、并州,防備鮮卑;這四個將軍稱作“四征”),借此窺察他們有無異變。司馬昭就派賈充到淮南去勞軍。賈充到了壽春,在同諸葛誕談論時事的時候,裝做很隨便的樣子,問諸葛誕:“天下人都希望看到推位讓國,您以為如何?”諸葛誕聽了這話,不由火起,厲聲責備賈充說:“你難道不是賈豫州之子嗎?你們父子都受了魏君的大恩,你怎么能想把社稷轉(zhuǎn)給別人呢?老實告訴你,要是誰膽敢在京師發(fā)動叛變,我就是拚著命也要去收拾他!”賈充被說得啞口無言。
回去后,他向司馬昭報告了此行的情況,說:“諸葛誕在揚州早就名望很大,威信很高,愿為他效死力的人很多??礃幼?,他必然是在謀反。所以,不如趕快把他調(diào)到京師里來?!彼抉R昭擔心調(diào)不動諸葛誕,反而逼得他造反。賈充說:“早反禍小,遲反禍大!”司馬昭采納了賈充的計策,立即請魏主曹髦下了一道詔書,拜諸葛誕為司空,叫他速回京師上任,將兵符交給揚州刺史樂林。諸葛誕接到詔后,果然興兵抗拒,并向東吳稱臣求救。司馬昭親自督軍二十六萬南征,賈充也隨同前往。諸葛誕調(diào)動十幾萬大軍固守揚州,東吳也發(fā)兵三萬助戰(zhàn)。雙方打了幾仗,魏兵都占了上風。賈充又向司馬昭進計說:“楚兵輕而銳,如果我們深溝高壘逼賊城,就可以不戰(zhàn)而克。”司馬昭按照賈充的意見,把諸葛誕圍困于壽春,并積極用計策去分化諸葛誕內(nèi)部。文欽在內(nèi)訌中被諸葛誕除掉。甘露三年(公元258年),攻破壽春城,殺死諸葛誕。司馬昭登壘慰勞了賈充,回洛陽時留賈充處理后事。賈充由于在這次平叛中又立大功,進爵宣陽鄉(xiāng)侯,增邑千戶,官遷廷尉。他雅長法理,在廷尉任上處理案件很有水平。
弒魏帝殺逆臣 修《晉律》位重百官
賈充兩次參與了平息曹氏舊臣的反叛,越來越受到司馬氏的賞識和信任,很快被提升為中護軍。公元260年,魏帝曹髦以司馬氏三世專權,政非己出,惱恨交加,決定同司馬氏進行一次最后的較量。司馬昭聞訊后,立即通知中護軍賈充,叫他整兵防備。魏帝曹髦集合了宮里的衛(wèi)兵和一些奴仆,鼓噪著從永寧宮出來,直奔止車門。他自己拔出寶劍,拿在手中,象是領隊的將軍。這一隊由皇帝帶領的數(shù)百名老弱病殘兵一出來,就被司馬昭的兄弟屯騎校尉司馬宙引兵攔住。皇帝左右的人一聲吆喝,就把司馬伷和眾人給嚇退了。曹髦帶著人到了南闕,只見賈充帶著兵士數(shù)千人前來迎戰(zhàn)。曹髦揮動著寶劍厲聲喊道:“你們反了嗎?”眾人感到和皇帝打仗非同小可,都準備逃跑。跟隨賈充的太子舍人成濟問賈充說:“此事該如何處置嗎?”賈充回答說:“司馬公養(yǎng)著你們,就是為了今天!還用問嗎?”成濟聽了這話,壯了膽,便上前一槍刺死了曹髦。曹髦死后,司馬昭另立十四歲的曹奐為傀儡皇帝。至此,曹魏政權及其支持者們再也無力反抗司馬氏了。曹奐(魏元帝)即位后,進封賈充為安陽鄉(xiāng)侯,增邑一千二百戶,統(tǒng)領城外諸軍,加散騎常侍。
景元四年(263年),被司馬昭派去伐蜀的鄧艾、鐘會,在滅蜀后,一個因功大驕矜不受節(jié)制,一個擁重兵圖謀割據(jù)。賈充奉司馬昭之命,帶領一萬步騎兵進入漢中,都督關中、隴右諸軍事,防備意外。在鐘會、鄧艾先后死去后,賈充又奉司馬昭之命,將蜀主劉禪和他的一家接到洛陽。這時賈充和裴秀、王沈、羊祜、荀勖等人同受司馬昭心腹之任,軍國大事、朝廷機密,司馬昭都是同他們一起計議。而賈充被封為臨沂侯,深受司馬昭寵信,祿賜常常比其他官員都優(yōu)厚。司馬昭還把定法律的重任交給了他。到公元268年,賈充主持修訂的《晉律》完成。這部律令將漢律令和說解七百七十三萬字壓縮為十二萬字。這不僅在法律的編纂上是一大進步,而且也使人民多少減輕了動輒得罪,輕重無準的威脅,晉武帝司馬炎為了嘉獎賈充修訂新律的功績,賜賈充子弟一人關內(nèi)侯,絹五百匹。
奉事司馬炎
公元265年,司馬昭死,司馬炎繼位為晉王。司馬昭臨終前,司馬炎請問后事,司馬昭說:“知汝者賈公閭也?!痹瓉?,司馬昭曾打算傳位給二兒子司馬攸。賈充當時勸司馬昭不宜違禮而廢長立少,說:司馬炎為人寬仁,又是長子,有人君之德,宜奉社稷。在賈充及其他大臣的勸阻下,司馬炎終于被立為世子。司馬炎繼位做了晉王后,由衷感激賈充,任命他為晉國衛(wèi)將軍、儀同三司、給事中,改封臨潁侯。受禪即帝位后,又拜他為車騎將軍、散騎常侍、尚書仆射,更封魯郡公,以賈充的母親柳氏為魯國太夫人。賈充修訂完《晉律》后,代裴秀擔任了尚書令,接著又改常侍為侍中。他在因母親去世而離職行喪期間,晉武帝司馬炎還專門派黃門侍郎前去慰問。
泰始七年(271年)七月,晉武帝為了平息西方和北方各部族的武裝反抗和侵犯,又聽了對賈充非常嫉恨的侍中任愷、中書令庾純的建議,任命賈充為秦、涼兩州都督,鎮(zhèn)守關中。賈充知道這項任命中任愷、庾純他們要把自己擠到外地去的打算后,就同心腹侍中兼中書監(jiān)荀勖和太尉兼太子太傅荀凱一起籌劃對策。賈充決定立即將自己的女兒賈南風入配東宮(后來成為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晉武帝要給太子司馬衷完婚,就收回原來的成命,讓賈充留在朝廷里任原職。
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晉武帝任命賈充為大都督總指揮,派鎮(zhèn)軍將軍司馬、安東將軍王渾、建威將軍王戎、平南將軍胡奮、鎮(zhèn)南大將軍杜預、龍驤將軍王濬、巴東監(jiān)軍唐彬等七路大軍,共二十多萬兵馬,同時出擊,大舉伐吳。賈充不贊成征伐東吳,他上表具陳理由,一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幽并之戍,天下勞擾,年谷不登,興軍致討,懼非其時”,二是“又臣老邁,非所克堪”。晉武帝閱表后大為不快,下詔說:“君不行,吾便自出?!辟Z充無奈,只好拿了節(jié)杖,坐守中軍,南屯襄陽,總督各路軍隊。晉軍在先后打下荊州、攻克武昌后,賈充又上表說:“吳未可悉定,況春夏之際,江、淮下濕,疾疫必起,宜召諸軍,以為后圖?!睍x武帝對他的意見置之不理。各路伐吳軍隊英勇戰(zhàn)斗,終于在公元280年消滅了東吳。賈充在這次伐吳戰(zhàn)爭中始終采取消極態(tài)度,可是,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晉武帝派遣侍中程咸勞軍時,還賞賜他帛八匹,給他增邑八千戶。太康三年(282年)四月,賈充病逝,時年六十五歲 賈充在歷史上名聲不佳,可是他也沒有作過大奸大惡的事情。
客觀地評價賈充的一生,他對中國歷史的貢獻還是主要的,不能用封建道德倫理衡量他在魏晉之際起的作用,簡單用忠奸評論歷史人物。況且他和諸葛誕談論禪讓、指使殺害曹髦在歷史上是否是客觀事實還有爭議。賈充在歷史上還是功大于過,他主持了修訂《泰始律》,在法理上首次區(qū)分了律、令的概念。在統(tǒng)一中國的戰(zhàn)爭中,盡管反對,但是應該看到當時朝廷是大多數(shù)反對,而賈充在司馬炎的嚴厲要求下被迫擔任統(tǒng)帥參加統(tǒng)一戰(zhàn)爭,對扭轉(zhuǎn)朝廷反對統(tǒng)一的輿論起了重要作用。盡管賈充是被動參加,只是名義上的統(tǒng)帥,指揮軍事的命令都是司馬炎用詔書直接下達給前線將領,但是賈充參戰(zhàn)也起了些監(jiān)督,支持的作用,至少也可以使他的親信參戰(zhàn),比如左衛(wèi)將軍馮紞帶領汝南的軍隊隨同王濬攻入建鄴。至于說他晚年有些貪戀權勢,結(jié)黨專權,雖然晚節(jié)不保,但并不能抹殺他的歷史功績。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