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在東南,冤死獄中的抗倭名將
胡宗憲
從古至今,對于統(tǒng)治者來講,德才兼?zhèn)涞娜瞬攀亲钚枰?,但是德才兼?zhèn)溆终労稳菀?。如果一個人才干突出,能力非凡,但品行上不夠光明磊落,這個人值不值得肯定呢?回顧明代抗倭功臣胡宗憲的一生,這個問題就無法回避。
南倭北虜,明朝中葉注定是個多事之秋。尤其是歷時多年的抗倭斗爭更給這段歷史打上了鮮明的印記,同時也使一些原本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走上了歷史的前臺,胡宗憲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嘉靖年間,東南倭患愈演愈烈,胡宗憲臨危受命,精心布局,賄斬徐海,誘擒王直,為保障大明王朝海疆的安寧做出了貢獻。有人將他和于謙相提并論,稱二人是明代功勛最大的臣子。于謙抵御蒙古,胡宗憲抗擊倭寇。時人比較二人,認為“于謙的功勞,是在保存宗廟;宗憲的功勞,是在安定東南。于謙的品行,白璧無瑕,于本朝是第一人物,于古可稱為社稷臣;胡宗憲的品行,瑕不掩瑜”。
抗倭奇功與品行爭議匯集一身,儒生出身卻縱橫疆場,胡宗憲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呢?
胡宗憲(1512—1565),字汝貞,號梅林,南直隸徽州府績溪人。正德七年九月二十六日,胡宗憲出生于績溪縣華陽鎮(zhèn)龍川村。龍川胡氏是當?shù)氐膹娮诖髴?,胡宗憲的曾叔祖胡富在成化十四?1478)考中進士,曾官至南京戶部尚書。
胡宗憲作為龍川胡氏的第三十四代孫,自出生起就被家人寄予厚望。其父胡尚仁,善于治家,家境殷實。其母方氏,出身書香門第,知書達理。胡宗憲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稍長,他的父母不惜出重金聘名師教授。胡宗憲聰明好學,對于兵法謀略之類的書尤其用心,唯獨在科舉功名上沒有興趣。這讓他的父母大為傷心。后在其父苦苦規(guī)勸下,胡宗憲才有所收斂,專心科舉。嘉靖七年(1528),胡宗憲成為績溪縣學庠(xiánɡ)生。嘉靖十三年(1534),胡宗憲鄉(xiāng)試中舉。嘉靖十七年(1538),胡宗憲考中進士。此時距他的曾叔祖胡富考中進士正好是一個甲子,整六十年。后胡宗憲累官至兵部尚書。至今,在安徽績溪的龍川村(現(xiàn)為大坑口村)村頭還矗立著頌揚他們事跡的“奕世尚書坊”,“奕世”就是代代相傳的意思。
胡宗憲考中進士后,被安排在刑部觀政,學習政務。從此,胡宗憲開始了仕途生涯。嘉靖十九年(1540),胡宗憲被授官為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的縣令。上任后,他就顯示出了卓越的政治才干。他先組織廣大人民撲滅多年不遇的旱蝗之災,后又對益都當?shù)氐膹姳I進行招降。盜賊在益都為害多年,胡宗憲用安撫勸降之策,不僅使群盜解散,還將其中可用的千人左右,編為義軍。胡宗憲日后抗擊倭寇的文韜武略,在治理益都時就已初步展現(xiàn)。
嘉靖二十一年(1542)四月,胡宗憲母親去世,他奔喪回績溪故里。兩年后,其父胡尚仁也因病去世。胡宗憲前后在家鄉(xiāng)為父母守孝長達五年。在這五年中,他刻苦攻讀《大學衍義》、《武經(jīng)七書》等書,學識大為長進,為日后大展鴻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胡宗憲進士出身,先任益都知縣、余姚知縣,后以御史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zhèn),整軍紀,固邊防,為明王朝的邊疆穩(wěn)定作出了貢獻。嘉靖三十年(1551),胡宗憲又巡按湖廣,參與平定苗民起義。在胡宗憲踏入仕途這十多年里,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政績顯著。他的從政經(jīng)驗和能力都毋庸置疑。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世宗欽點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jiān)察御史。按理說,一個巡按監(jiān)察御史,并不是多大的官,不值得大書特書。但是,這個任命對胡宗憲來講卻意義非凡,這一任命決定了他的前程和他的后半生。歷史給胡宗憲提供了一個舞臺,他可以由此建功立業(yè),眨眼間功成名就;他也可能面臨徹底的失敗,背負禍國殃民的千古罵名,功名利祿煙消云散。這還要從明朝的倭患談起。
元末明初,島國日本由于多年的戰(zhàn)亂(日本的南北朝時代),使得很多戰(zhàn)敗的將領(lǐng)、武士和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等無以謀生,紛紛逃亡海上。同時,中國原本割據(jù)江浙一帶的張士誠、方國珍部在被朱元璋打敗后,其殘余力量流竄到海上,還有兩國的不法商人也夾雜其中。這樣,幾股勢力互相勾結(jié),形成龐大的海盜集團。他們經(jīng)常對中國沿海地區(qū)進行瘋狂的侵擾和搶劫,這就是所謂的“倭患”。東南沿海地區(qū)的百姓備受其苦。到了嘉靖時期,倭患已經(jīng)愈演愈烈。嘉靖二年(1523),日本二批使臣前后來華朝貢貿(mào)易,因市舶司的太監(jiān)對待不公,互爭貢使資格,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仇殺,史稱“爭貢之役”。此后不久,明朝罷市舶司,并嚴申海禁。正常的貿(mào)易渠道被堵死,在暴利的誘惑下,更多的亡命之徒鋌而走險,攻城略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qū)的倭患驟然加劇,而浙江和南直隸為甚,沿海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此背景下,胡宗憲出任浙江巡按監(jiān)察御史,可見朝廷對他寄予厚望。胡宗憲也感到責任重大,臨行前立下誓言:“我這次任職,不擒獲王直、徐海,安定東南,誓不回京?!鄙先我潦?,胡宗憲針對轄區(qū)內(nèi)明朝官兵紀律松馳、軟弱渙散的積弊,以嚴明賞罰為手段,大力進行整頓。通過胡宗憲的努力,明朝官兵的軍容、軍紀有了改觀,士氣也逐漸有所恢復。
不久,工部右侍郎趙文華受內(nèi)閣首輔嚴嵩的推薦,以祭海神的名義,被派往江南督察沿海軍務。趙文華是嚴嵩的義子,為人奸詐驕橫。他排擠、陷害忠良,浙江總督張經(jīng)、浙江巡撫李天寵都先后因其陷害而被殺。如何和這種人搞好關(guān)系而不致于誤了正事,胡宗憲對此非常清楚。因此在與趙文華共事的過程中,胡宗憲謹慎小心,有時甚至行事圓滑,最后不僅沒有受到趙文華的阻撓,還得到了后者的贊賞。在趙文華的大力推薦下,世宗很快就擢升胡宗憲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此時,胡宗憲可以調(diào)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所掌握的權(quán)力要比一般總督大得多。
胡宗憲知道自己大展宏圖的機會來了。他一方面招攬、重用各種杰出的人才,如重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把頗負盛名的文人徐渭招到自己的幕府中來;另一方面,有驍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還得有訓練有素的士兵,胡宗憲支持部下練兵,其中成就最大者當屬戚繼光訓練的戚家軍,后來發(fā)展為抗倭主力軍。在胡宗憲的抗倭斗爭中,最能表現(xiàn)其才干、最有影響的兩件事情就是他與兩大倭寇首領(lǐng)王直、徐海的斗智斗勇,在此,不能不提。
王直,亦稱汪直,號五峰,南直隸徽州府歙縣人?;罩萑擞薪?jīng)商的風氣,由此形成了著名的徽州商幫。明清時期,徽商是中國最大的商幫之一,在商界叱咤風云。他們以血緣為紐帶,以家族為依托,吃苦耐勞,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所以有“無徽不成鎮(zhèn)”的說法。當時能與徽商相抗衡的商幫只有晉商而已。
王直就出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仗義,也就是有江湖義氣。人們都稱呼他為“五峰船主”。此外,他還很聰明,腦子快,主意多,因此得到周圍人的信賴和擁護,在他的身邊自然就聚集了一批朋友,如葉宗滿、徐惟學等人。后來,王直帶領(lǐng)眾人乘海禁松弛之際,開始用巨艦運送大量違禁物品到日本或西洋等國貿(mào)易,獲得巨額利潤。開始時,王直只是違反明朝的海禁政策,從事海上貿(mào)易。后來隨著東南沿海局勢的日趨緊張,王直為增強自身實力,大規(guī)模招集各種亡命之徒,甚至還和日本倭寇相勾結(jié)。由此,王直組建了一個龐大的海盜集團,并逐漸成為東南沿海地區(qū)倭寇的首領(lǐng)和中堅人物。
胡宗憲對海上倭患的形勢進行了認真細致的分析。他曾說過:“海上的賊匪只有王直機警難治,其余的都是鼠輩,不足為慮。”胡宗憲認為,實力強大的王直是東南倭患的根源所在。多年來,朝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來抗倭,但見效甚微,倭寇之禍反而愈演愈烈。胡宗憲的前任們只以武力剿殺倭寇,最后不但沒有完成朝廷交給的使命,還都招來了殺身之禍。因此,為了避免重蹈覆轍,胡宗憲制定了剿撫并舉的抗倭策略。使用計謀招撫、擒拿王直,這是胡宗憲抗倭斗爭的關(guān)鍵一著。
胡宗憲先以王直的家人為誘餌。胡宗憲為了表示招撫王直的誠意,與王直自認同鄉(xiāng),特地將王直的母親、妻子從金華府的監(jiān)獄中釋放出來,并妥善安置她們,給她們干凈的房子居住,保證她們豐衣足食。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胡宗憲就秘密派遣兩個知海情、有謀略的生員蔣洲和陳可愿前往日本。胡宗憲派他們此去的任務,表面上是宣諭日本諸島停止侵犯中國,實際上是偵探王直等人的詳情,并試探性地進行招撫。蔣洲、陳可愿的這次行動很成功。他們意外地見到了王直的義子王滶(áo),并得以見到王直本人。蔣、陳二人對王直恩威并施,一方面以明朝抗倭的決心和沿海布置的數(shù)萬軍隊進行威懾,另一方面,以王直的家人為籌碼,說服王直立功贖罪,保全家人。王直聽后,默不作聲。原先他誤聽傳言,以為妻母早已被明朝誅戮,今天聽到家人安然無恙,心有所動。為了表明立功贖罪的誠意,王直向蔣、陳二人報告了另一倭寇首領(lǐng)徐海要率領(lǐng)倭寇進犯明朝的情報。陳可愿遂同王直部屬葉宗滿等人回國報告消息。詭計多端的王直卻將蔣洲扣留下來。過了將近兩年,王直以親自送蔣洲回國的名義,乘巨艦,帶領(lǐng)精兵數(shù)千,滿載火炮等器械,有備而來,??吭谥凵结?。胡宗憲知道來者不善,他緊急部署沿海各衛(wèi)所高度警戒。同時為了穩(wěn)住王直,還派通事夏正與王直進行談判,去摸清王直的底細。
在招撫王直的過程中,胡宗憲的謀略和才干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自王直的船??吭卺壑?,胡宗憲就派了王姓千戶裝扮成賣菜人,接近王直。王千戶是個有勇有謀的人,很快得到王直的賞識和信任。一天晚上,王直到王千戶的船上飲酒,樂而忘歸。王千戶將船的纜繩悄悄解開,使船順水漂至岸邊。胡宗憲終于有機會見到王直,并將王直奉為貴客,對他禮待有加。會面結(jié)束后,胡宗憲也任由王直大搖大擺地離去。至此,王直對胡宗憲的防范稍有松懈。
但是,王直一日不降,胡宗憲一日不安。為了能讓王直釋疑,盡快歸降,胡宗憲又使一計,他特意邀王直義子王滶同居一室,并將早已寫好的請求朝廷赦免王直的奏疏和十多篇諸將的請戰(zhàn)書都放在書桌上。后來,胡宗憲假意出門赴宴,讓王滶有機會看到這些文稿。深夜,胡宗憲大醉而歸。大家入睡后,胡宗憲就裝作醉酒,吐得被子和床上到處都是,卻依然酣睡。王滶躲在被中,觀察胡宗憲,確定他是真的醉酒睡著了,就偷偷下床,將書桌上的奏疏抄錄下來。然后,潛回被子繼續(xù)裝睡。次日,王滶立即告辭,去給王直送信。胡宗憲知其中計,讓他離去。王直聽了義子的匯報,疑懼減去了許多,便帶著兩名部下拜見胡宗憲。胡宗憲對之安慰備至,讓他們?nèi)ズ贾菀娧舶从吠醣竟?。誰知王本固將王直等人逮捕入獄。
胡宗憲使用連環(huán)計,成功誘降王直。按其下一步的計劃,是利用王直將在舟山岑港的王直余孽一舉清除。本來,胡宗憲是要上疏請求朝廷寬宥王直,讓他在海上立功,以賊制賊,利用他的聲望招撫其他???,但是,王本固堅決要求處死王直,而群臣也傳言胡宗憲受了王直的重賄。胡宗憲沒有辦法,只得改詞上奏,同意了王本固的意見。接著,胡宗憲便調(diào)結(jié)兵力,圍剿王直在舟山岑港的余部。俞大猷、戚繼光等人都參加了這次戰(zhàn)斗。直至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十一月,岑港殘寇終于被肅清。一年后,王直于杭州被斬。
嘉靖年間橫行海上的倭寇海盜集團首領(lǐng)除了王直以外,位居其次的就是徐海。徐海也是個有幾分傳奇色彩的人物。徐海,徽州歙縣人,少時曾經(jīng)是杭州虎跑寺的和尚,法名“普凈”,又稱“名山和尚”或“明山和尚”。后來隨其叔徐惟學以及王直等人從事海上貿(mào)易。有一次,徐惟學將徐海抵作人質(zhì),向倭寇貸了大批銀兩,后無力償還被殺,徐海走投無路,被迫與倭寇勾結(jié),開始了燒殺搶掠的海盜生涯,并逐漸組建了一支數(shù)萬人的海盜集團。
早在此前,徐海已與王直分裂。徐海的身邊是陳東、麻葉等力量稍弱的海盜頭目。在胡宗憲剛?cè)握阒笨偠讲痪?,曾率領(lǐng)明軍與徐海等倭寇進行過激戰(zhàn)。這次激戰(zhàn)讓胡宗憲認識到以武力剿滅徐海等倭寇難度不小,于是另圖他謀。胡宗憲的幕僚徐渭很了解他的心思,及時向他推薦了太學生羅龍文去招撫徐海。
羅龍文和徐海是歙縣同鄉(xiāng),在接近徐海之后,按照胡宗憲的事先安排,離間徐海與陳東、麻葉之間的關(guān)系,迫使三人力量分散。隨后,胡宗憲再予以各個擊破。
胡宗憲曾派人給徐海送去招降的書信,徐海的回信言辭得體,胡宗憲感到很意外,說:“想不到??苤羞€有這樣才華出眾的人。”就把送信的人叫過來詢問。原來,徐海的身邊有一個很有才情的人——王翠翹,她是徐海的愛姬,原是金陵名妓。這回信就是王翠翹代寫的。她本是官宦人家的女子,因父親獲罪,賣身救父,后來流落青樓。王翠翹的容貌和才情都稱冠一時。當時到過金陵的士大夫都爭相一睹芳容。徐海慕名而去,兩人一見如故。徐海便派人將王翠翹迎娶回來。王翠翹才思敏捷,徐海軍中的大小文書,她寫起來真是又好又快。徐海對王翠翹非常寵愛,不僅生活上錦衣玉食,而且還非常敬重她,軍中的事務多聽從她的意見。胡宗憲正無計可施,了解了這些情況,如獲至寶。他認為招撫徐海,王翠翹是關(guān)鍵人物。
胡宗憲為表示招撫的誠意,送給徐海大量的禮物。此外,還準備了許多精致的珠寶玉器、發(fā)釵耳環(huán)等禮物,特意送給王翠翹。同時,又派一個老婦人私下對王翠翹說:“徐將軍如果早上投誠歸順,晚上就是大官了,你受到朝廷賞賜的誥命,衣錦還鄉(xiāng),難道還不如在海上為寇嗎?”王翠翹心動了,力勸徐海歸順,并讓徐海設計將陳東和麻葉等倭寇頭目捆綁起來獻給胡宗憲。徐海聽從了她的話。其實,他這么做等于自翦羽翼,已無路可退。
嘉靖三十五年(1556)八月,徐海入平湖城向胡宗憲請降。城中的官員和百姓聽說徐海進城都嚇得驚慌失措,惟胡宗憲鎮(zhèn)定自若。徐海向胡宗憲謝罪,胡宗憲走下大堂,用手摸著徐海的頭頂說:“你為害東南很久了,現(xiàn)在既然歸順,朝廷暫且赦免你,不要再做壞事了?!逼浜螅旌B时娡陀谄胶峭獾纳蚯f。徐海雖然名義上歸順了,但數(shù)千倭寇屯于城外,胡宗憲知道這還是很大的隱患。胡宗憲一邊穩(wěn)住徐海,一邊加緊部署兵力。這時,已經(jīng)投降的陳東秉承胡宗憲的命令,率領(lǐng)其黨攻擊徐海部。徐海倉惶出逃,途中負傷。第二天,官軍又將徐海團團圍住,徐海暗呼:“翠翹誤我!”經(jīng)過一場激戰(zhàn),徐海投水而亡,王翠翹被俘。
傳說,王翠翹被俘后曾向胡宗憲請求埋葬徐海,胡宗憲不許;請求去做尼姑,還是不許,而是要將她許配給一個小兵。王翠翹對胡宗憲說道:“你誅殺歸順的人,你把天道放在什么地方了?”她面對大海痛哭,喊道:“明山,我辜負了你呀!”遂寫詩一首,投水而死。她的詩寫道:
建旗海上獨稱尊,為妾投誠拜戟門;十里英魂如不昧,與君煙月伴黃昏。
關(guān)于王翠翹臨死前的這段傳說不知是真是假,但后世曾有人認為,胡宗憲最終也沒得好結(jié)局,大概就是對他言而無信的報應。值得注意的是,王翠翹與徐海的悲劇故事引起了人們的廣泛同情,被寫進了許多戲曲、小說中。到康熙年間,有人據(jù)此鋪寫成一部長達二十四回的長篇通俗白話小說《金云翹傳》,流傳廣泛。這個故事甚至流傳到了日本和越南。越南有一部著名的古典長詩《金云翹傳》就是講述王翠翹的傳奇故事,風靡一時。這部長詩對越南近代文學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胡宗憲擒王直、殺徐海,兩浙倭患暫告平息。
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胡宗憲主持的抗倭斗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勝利,漸次平息浙江的倭患,并開始剿滅福建的倭寇。在經(jīng)歷多年的血雨腥風之后,大明王朝的海疆終于有望恢復往日的平靜了。
可這也應了那句話,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胡宗憲作為可以節(jié)制數(shù)省軍務的封疆大吏,如果倭患平息了,他手中的重權(quán)反倒使他自己處于不利的境地。與胡宗憲多年抗倭斗爭相伴的是他多次遭到彈劾,但因其抗倭有功,世宗又想保全他,所以,每次他都是有驚無險??墒?,如果他卷進了政治斗爭的漩渦,前景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內(nèi)閣首輔嚴嵩被罷官,其子嚴世蕃被逮。胡宗憲是由嚴嵩義子趙文華的舉薦而屢屢升遷的,在朝中很多大臣的眼里,他屬于嚴黨。趙文華已死,嚴嵩失寵,胡宗憲的處境也就岌岌可危。這年年底,南京給事中陸鳳儀就以貪污軍餉、濫征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時人王世貞曾說:“我知道績溪(胡宗憲)的功勞,可他被華亭(徐階)所壓制,不能表白他的冤屈?!笨磥恚@一切都是新任內(nèi)閣首輔徐階直接操縱的,胡宗憲自然無力與其抗衡。
很快,世宗就下令將胡宗憲的一切職務悉數(shù)罷免,并將其逮捕押解進京。此時,胡宗憲已經(jīng)站在了懸崖的邊緣。陸鳳儀彈劾他時所列舉的罪名,任何一條都能定他個死罪。胡宗憲到京之后,世宗念其抗倭的功勞,改變了主意,降旨道:“宗憲不是嚴嵩一黨,自任職御史后都是朕升用他,已經(jīng)八九年了。而且當初因捕獲王直而封賞他,現(xiàn)在如果加罪,今后誰為我做事呢?讓他回籍閑住就好了。”掌握生殺大權(quán)的皇帝為胡宗憲網(wǎng)開一面,再次給了他一條生路。但是,胡宗憲的仕途終于到此為止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春天,胡宗憲帶著無盡的委屈和不甘心回到了績溪縣的龍川故里。
胡宗憲本打算從此不問政事,在故里安享晚年。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胡宗憲想全身而退,他的政敵們卻不想就此罷手,他們在等待機會。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就在胡宗憲回鄉(xiāng)快兩年的時候,滅頂之災從天而降。事情的起因還是離不開嚴氏父子。曾經(jīng)協(xié)助胡宗憲抗倭的羅龍文犯罪被抄家,在對羅龍文抄家時,御史意外發(fā)現(xiàn)了胡宗憲被彈劾時寫給羅龍文賄求嚴世蕃作為內(nèi)援的信件,信中附有自擬圣旨一道。假擬圣旨,這次就是老天爺也救不了胡宗憲了。果然,世宗聞聽此事后大怒,對胡宗憲降旨問罪。這年十月,胡宗憲再次被押赴至京。在獄中,胡宗憲寫下洋洋萬言的《辯誣疏》,為自己進行辯解??墒恰掇q誣疏》遞交上去后,卻如同石沉大海,遲遲沒有結(jié)果。胡宗憲徹底絕望了,十一月初三日,胡宗憲寫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的詩句后,自殺身亡,時年五十四歲。
胡宗憲的死,雖然是政治斗爭的結(jié)果,但是這也是他自己親手埋下的禍根。在《明史紀事本末》中,谷應泰評論其“才望頗隆,氣節(jié)小貶”。困擾明王朝多年的倭患終于在胡宗憲的手中得到控制,這對胡宗憲的才干來說是最大的肯定,但他的為人的確不夠光明磊落,而且還有幾點致命傷。
首先,胡宗憲與趙文華及嚴氏父子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雖然,世宗親口說胡宗憲不是嚴黨,但是言官們彈劾胡宗憲是嚴嵩、趙文華的死黨也絕不是空穴來風。趙文華赴浙江祭海時,對總督張經(jīng)的戰(zhàn)略部署胡亂指揮,遭到張經(jīng)的堅決抵制。趙文華因此懷恨在心,不顧當時抗倭戰(zhàn)爭的大局,也不顧張經(jīng)在王江涇大捷中剛剛立下的赫赫戰(zhàn)功,上疏對張經(jīng)構(gòu)罪陷害。再加上嚴嵩推波助瀾,忠臣張經(jīng)很快被治罪問斬。胡宗憲在這件事情中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胡宗憲身為浙江等處的巡按御史,不能秉公辦事,竟然追隨趙文華也上疏彈劾張經(jīng)。在這道奏疏中,胡宗憲對張經(jīng)極力詆毀,而且對浙江巡撫李天寵也進行陷害。胡宗憲這種助紂為虐的做法,反映了他在道德上的缺陷。胡宗憲踏著這些忠臣的尸骨,從此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在趙文華死后,胡宗憲又結(jié)好嚴嵩,饋重金進行賄賂。在嚴嵩被籍沒家產(chǎn)時,其中就有胡宗憲所獻的大量珍寶。投桃報李,胡宗憲的一擲千金自然討得嚴嵩的歡心。在胡宗憲被彈劾時,嚴嵩屢次幫他化險為夷。胡宗憲最后的下獄,就是因賄求嚴世蕃作為內(nèi)援的信件而引起。要說胡宗憲不是嚴黨,誰會相信呢?
其次,胡宗憲侵吞軍餉、生活奢侈,這是不爭的事實。胡宗憲通過在浙江加派“提編”等額外稅賦和請求留存浙江鹽銀等手段,聚斂了數(shù)額巨大的錢財,有“總督銀山”之稱。其中,有一些花費是用在招撫倭寇上。很早就有人對胡宗憲的貪污行為提出彈劾,胡宗憲上疏自辯稱:“臣為國除賊,用間用餌,非小惠不能成大謀。”這固然說出了一部分實情,但在帝制時代,這種非正常的行為最終會給他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實際上,這些錢財中的大部分還是供他自己揮霍的。據(jù)傳,有一次,胡宗憲宴請織造太監(jiān)和李子元等人,居然用兩百名侍女陪飲,到了晚上,這名太監(jiān)拿出五兩金子表示感謝,胡宗憲冷笑一下,不予理睬。李子元僅賞了一兩金子,被胡宗憲當場扔到了水里,還笑著說:“您這是在羞辱我吧!”還有一次,胡宗憲迎春宴客,張燈結(jié)彩,綿延數(shù)里,鼓樂之聲震天,侍女跪地迎送客人,極盡奢華之能事。再有一次,嚴嵩的義孫錦衣衛(wèi)嚴鵠路過杭州,胡宗憲自然大肆鋪張,盛情款待,而且還推薦麗妓讓其留宿,嚴鵠推辭不就,胡宗憲就說:“你這是為難我嗎?那我就先行了。”胡宗憲竟然擁著別的麗妓先睡了,直到第二天天亮才走。這些雖然都是筆記雜談中記載的傳聞,不能全信,但也不能不信。以胡宗憲微薄的俸銀根本無法維持如此奢糜的生活,他的所作所為自然會引起朝中大臣們的非議。胡宗憲成為眾矢之的,也就不足為怪了。
胡宗憲主持的抗倭斗爭,是他人生中的亮點。他所表現(xiàn)出的膽略和智謀的確可圈可點,稱得上是一位能臣,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他交結(jié)權(quán)貴、趨炎附勢、揮霍無度,也使他的人品備受爭議。一個有才無德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呢?世宗的為人行事一向不能以常理來推斷,他給了這個問題一個簡單干脆的答案,就是:能重用,但對曾經(jīng)做錯的事也要付出代價,尤其是觸犯皇權(quán)的行為,更要嚴懲。世宗對胡宗憲屢次保全,讓他盡展其才。胡宗憲大功告成之日,也就是他的厄運降臨之時。
最后還要說說胡宗憲的著述。胡宗憲進士出身,擅長詩文,留與后人的著述有十余種。其中,不能不提到《籌海圖編》這本書?!痘I海圖編》是一部研究明代海防和抗倭斗爭的著作,極為重要。多年來,很多研究者都認為其作者是胡宗憲。實際上,這本書是胡宗憲的幕僚鄭若曾所撰,由胡宗憲資助予以刊刻。萬歷年間,胡宗憲的曾孫胡維極為頌揚胡宗憲的功績,在此書重刻時,將其篡改為胡宗憲所著,混淆視聽。其實這真是一段不該有的公案。胡宗憲帶著無盡的怨恨和冤屈死于獄中,他又怎么會在乎一本書到底是誰寫的呢?功過自有后人來評說吧!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