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帝,名蕭道成(公元427—482年),字紹伯,小字斗將,原為劉宋中軍將軍,后廢順帝而自立,在位4年,病死,終年56歲,葬于泰安陵。
蕭道成,祖先為東海蘭陵人,后遷居南蘭陵,劉宋末年為建業(yè)令,中軍將軍,乘皇室相互殘殺的機會,獨掌軍事大權(quán),公元477年,殺后廢帝劉昱,立順帝劉凖,任侍中,司空,太尉,獨專朝政,公元479年,自封為相國,齊王,4月廢劉凖而自立為帝,改國號為齊,定都建康,改年號為建元,史稱南齊。
蕭道成即位后,急于想鞏固自己的地位,求得長治久安,便向儒生劉獻(xiàn)(huan桓)請教治國之道,劉獻(xiàn)說,劉宋所以滅亡,是因為對百姓太刻薄,內(nèi)部又自相殘殺,蕭道成深表贊同,就努力改革劉宋暴政,減免賦稅和舊債,限制皇族營建私邸,設(shè)置校習(xí)官,整頓戶籍,他更以身做則,提倡節(jié)儉,皇帝的禮服上本應(yīng)佩上一種裝飾品叫玉介導(dǎo),他認(rèn)為這是奢侈的源由,命人將它砸碎,不準(zhǔn)在用,宮中的器用也較為簡樸,他說,讓我治天下十年,當(dāng)使黃金和泥土同價,他又一再訓(xùn)誡兒子們,要他們互相親愛,同心同德,共保江山。
公元482年2月,蕭道成得病,3月病重,召司徒褚彥回,左仆射王儉進臥室接受顧命,命太子蕭賾繼位,并囑咐蕭賾說,宋朝的劉氏如果不是骨肉相殘,我也不會得到天下,你必須牢記這個教訓(xùn),我死后你要愛護兄弟子侄,有過失可以嚴(yán)加教訓(xùn),千萬不能殺,這是一條規(guī)矩,一旦骨肉相殘,江山就要斷送,幾天后蕭道成病死。
蕭道成死后的廟號為世祖,謚號為高帝。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dǎo) |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