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2012年12月4日熱點新聞摘要

字號:

   一、國內熱點新聞:
    甘肅漳縣在境內212國道兩側修建“美化墻”。當地干部表示,修建這些墻目的是“進行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改善和美化人居環(huán)境,創(chuàng)建生態(tài)文明鄉(xiāng)鎮(zhèn),促進新農村建設”。而老百姓直指其為“遮羞墻”,“最大的作用就是遮丑,農民房子不好看”,“從這里路過的大領導多,我們的房子丑,(修墻)能讓過路的領導覺得好看。”此事經人民網報道后,被廣泛轉載并引起激烈討論。全國各地的網友紛紛回帖,舉報當地的“遮羞墻”。話說回來,“遮羞墻”至少透露給我們一個信息:當地干部對人民的生活狀況還是了解的,而且羞于讓這種現實曝光給大眾。但是,他們把力氣用錯了地方。其實,不必遮遮掩掩。所有修建“遮羞墻”的地方,只有直面現實,發(fā)憤圖強,貧窮落后才能變成全面小康。
    我國擬修訂化妝品安全性標準,化妝品中鉛、砷的殘留限量,擬從現行規(guī)定的40mg/kg、10mg/kg減低為10mg/kg、4mg/kg。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昨日介紹,現行的《化妝品衛(wèi)生規(guī)范》(2007年版)修訂后擬更名為《化妝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目前,初步完成修訂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正在公開征意見。修訂后的技術規(guī)范,更側重于保障化妝產品安全性,同時突出定位今后將作為化妝品在我國制售的技術標準。而《技術規(guī)范》在修訂產品安全要求的同時,增加了化妝品原料安全要求,修訂完善了禁限用物質表、通用檢測方法、毒理學試驗方法及人體安全評價方法標準等內容,以指導化妝品生產企業(yè)的研發(fā)生產活動,指導消費者科學理性使用產品,以及監(jiān)管部門科學監(jiān)管。
    幾名非京籍考生參加了北京地區(qū)2013年高考的網上報名,北京教育考試院昨天回應稱,這不代表這些考生已取得高考報名資格。隨著2013年高考報名的開始,圍繞異地高考出現往年少見的激烈意見摩擦,一名未能獲得上海中考資格的外地籍女生與滬籍人士激辯時被罵“蝗蟲”,尤其引來眾議紛紛。異地高考牽扯到北上廣等大城市的教育資源再分配,是外地考生同當地戶籍考生利益層面的問題。國家沒有立竿見影的解決之道,只能在各種意見之間,以及在改革的大方向和現實之間做艱苦的平衡。建議北上廣等大城市對異地高考改革提出路線圖和時間表,既堅決推動解決問題,又把握節(jié)奏,給當地戶籍考生和家長們留下建立思想準備的時間和空間。這個問題必須實現全國考生和家長們的相互體諒及和解,輿論亦應鼓勵理性,而不應把異地高考難題強行變成不同利益人群之間的攤牌,以這樣的風險做賭注,制造推動公平的突破口。
    不說套話、不念稿子、即席追問、務求實效——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亮相半月有余,會風、文風悄然改變,會議的“開法”、講話的“語調”令人耳目一新。轉變會風、改進政風、懲治不正之風,中南海發(fā)出的改革強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空談誤國,實干興邦。”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語調平實卻擲地有聲,道理深刻發(fā)人深思。不可否認,新一屆領導人亮相的半個多月里的一舉一動都被公眾視作改革方向的信號、希望,而公眾期盼的實現也必須落在認認真真地實干上。
    二、國外熱點新聞:
    據韓聯社援引法國《世界報》12月2日報道,朝鮮宣布將于近日發(fā)射遠程火箭的計劃將給12月19日舉行的韓國總統(tǒng)選舉帶來影響。此外,如果此次朝鮮試射成功,則有利于朝韓對話的重啟,且朝鮮將在協商中占據有利地位。《世界報》還分析稱,朝鮮一般在春季試射火箭,但此次提前在12月進行。這顯示出朝鮮絕不會僅僅觀望韓國準備發(fā)射“羅老”號衛(wèi)星。朝鮮期待在和韓國重啟對話之前試射火箭更為有利。假如此次朝鮮試射成功,朝鮮將在同韓國的協商中占據有利地位。
    澳大利亞聯邦反對黨副領袖畢曉(Julie Bishop)在反對黨代表團前往中國訪問之際警告稱,如果中澳兩國之間的貿易及政治關系得不到改善,那澳大利亞將面臨失去充分享受中國繁榮之惠的風險。“現階段有許多國家都在關注中國,而且他們比我們更加堅定、更富有策略。我們要謹記的是,世界上有70個國家將中國視為他們的頭號貿易伙伴,我們不是在貿易和經濟增長方面唯一一個依靠中國的國家。”畢曉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目前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市場,年貿易額至少達1000億元。周末公布的采購經理指數(PMI)顯示,中國制造業(yè)在經歷過長時間的收縮之后開始擴張。多方預測2013年中國GDP增長有望達到8%。
    據英國廣播公司援引日本《每日新聞》12月3日報道,11月底剛獲正式任命的日本駐華大使木寺昌人首次公開披露他的對華外交觀。他認為釣魚島(日稱尖閣諸島)主權爭端影響中日貿易關系,聲稱將努力促進中日關系。但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木寺仍然為日本政府的“購島”行為作了聲辯,他認為日政府的舉動在于平息國內囂張的民族主義情緒,這種情緒對中日兩國都無益處。對釣魚島糾紛,木寺表示政治關系的冷卻影響著中日之間貿易。他赴任后“將努力去說明良好的日中關系符合雙方利益”。他承認盡管不易,但他希望以行動外交為目標。木寺還稱,日本政府“購入釣魚島是最善的抉擇,遺憾中國的理解與日本不同”。
    
公務員時事政治 半月談時評 公務員考試網 公務員報考指南 歷年考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