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字號:

?  也許是教育記者當久了的緣故,我對“年”的感覺有一個重要的時間刻度是高考(微博)。這不,明天,又到高考了。一年一屆,光陰,一如白駒過隙。
    當然,每一屆的考生和站在他們背后的家長,感覺都是新鮮和自我的。一如我這般跟蹤、報道、研究江蘇高考20余年,但在自己作為“考生家長”的那一年,心情也和旁觀高考完全不同。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話題:面對高考,相關(guān)者和旁觀者是不是能找到有共識的“平常心”?很多經(jīng)過了高考的家長回憶起自己當時的心態(tài)和行為也略有不堪,但是他們的現(xiàn)身說法卻依然不能讓今天的家長生出平常心。這是為什么?
    變化的是高考,不變的是糾結(jié)。
    高考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是它從小眾變成了大眾。按今年的預計錄取率,超過80%的考生都可以進入大學學習,這是一個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數(shù)值。那么,這個變化是不是形成社會共識“平常心”的依據(jù)呢?似乎又不是。
    因為,高考雖然是變化的,但它更是現(xiàn)實的。
    現(xiàn)實是:當下社會,高考競爭并沒有因大眾化乃至普及化而減輕;在通向高考競爭的漫漫12年求學路上,應試壓力并沒有因此減輕、甚至還越來越沉重;在學校評價用語上,狀元、名校、本一還是一如既往地驕傲;在家長的教育觀念上,還是有那么多人認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那么多人窮盡一切方法去擇校、去補課;在社會上,還有那么多各種各樣的拼爹……這個現(xiàn)實,這些東西,這些年來,變了嗎?!
    所謂平常心,心都是肉長的,關(guān)鍵在“平?!眱勺帧H绻匠>妥鹬睾⒆?、遵尋教育規(guī)律、明事理重大義,心就會柔軟;如果平常就忽視孩子身心健康、一味以“為你好”的名義加壓施教,忐忑于分數(shù)、糾結(jié)于成敗,看似愛子盡心,其實是將教育癌化為一場賭博,變得根本輸不起,又哪里去找回那顆平常心呢?
    每次,說給應屆考生的家長就已經(jīng)晚了。但我還是想對未來的考生家長和考生們說,教育之本其實就是:平常心,戚若予。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