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高教部長說明碩士文憑改革措施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liuxue86.com 2013年02月22日 10時訊
    在高教部將于3月6日提交內(nèi)閣會議的高等教育暨研究新法案中,包含了簡化學程種類的重要篇幅。高教部長Genevieve Fioraso希望將碩士文憑專長項目減少十倍。她向法國世界報(Le Monde)說明了碩士文憑改革措施。
    問:如同學士文憑,您也認為法國碩士文憑種類過多。確切數(shù)目為何?
    答:在法國有兩種碩士文憑。第一種是國家碩士文憑(Diplome national de master,DNM),由高教部核準的大學頒發(fā)。目前攻讀此文憑的學生人數(shù)為二十九萬六千人。第二種是學程為高教部認可并授予碩士學級學位的文憑(Diplomes qui conferent le grade de master),由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各地區(qū)政治學院(IEP)、商業(yè)學院及工程師學院頒發(fā)。約有十九萬七千名學生。
    在占了兩者總和60%的DNM方面就有七千七百種碩士,共有1,841個類別(mentions)、5,806個專長(specialites)。許多名稱常令人難以理解,例如「藝術、文學、語言碩士:應用語言類-專業(yè)語言、作品與翻譯專長」。若再加上商業(yè)學院、工程師學院與政治學院中的核準課程,總數(shù)超過一萬!
    問:為何會走到這個地步?
    答:在採用學碩博(LMD)制度前,有等同高中會考文憑加五年學歷(Bac+5),較為職業(yè)走向的高等專業(yè)化學習文憑(DESS)與研究走向的深度學習文憑(DEA)。那時兩種文憑就已種類繁多。2000年至2002年時的教育部長Jack Lang讓法國加入波隆那歷程(Processus de Bologne,也就是LMD制與設立歐洲通用學分制)是合理的。但在2002年后并未進行實地追蹤。后果是出現(xiàn)了與某個老師的研究、某地點、在某大學進行的研究相關的各種文憑。沒人控制設立過程,所以大家都各自設立文憑。這是政府策略與管理的缺失。
    結(jié)果,當前的碩士學程并不全民化,因為周遭或社交圈中缺少協(xié)助解釋、解讀者的永遠是來自清寒家庭的年輕學生。
    問:您要怎樣減少碩士文憑的種類?
    答:新法將把核準(habilitation)改成委託(accreditation)。唯有列名于全國新名錄的文憑得以由受教育部委託之學校頒發(fā)。首先,我們的目標是把類別減少十倍,刪除五千八百項專長。這需要一到兩年時間。有品質(zhì)地進行改革才是重點。我們不可能進行碩士學程政策的通盤修改,而是採相反作法:對話、信任,但有所要求。
    問:在減少文憑種類時,是否帶來碩士學程貧乏化的風險?
    答:這絕非我們的本意。這項政策不會改變學程的完整性。我們不會刪除稀少但重要的類別。不過,它們或許得進行互通化。我們的目標不是限制生產(chǎn)。反之,我們想培育更多碩士。
    問:難道沒有「無用」的碩士?
    答:我不愿批評碩士的內(nèi)容。我對教學品質(zhì)有信心。大學是用研究工作灌溉教學的唯一場所。
    問:對于只有幾個學生的碩士學程,您的政策為何?
    答:如果排除必須進行各大學間互通化的罕見專長科目,我們當然必須質(zhì)疑學生人數(shù)太少的碩士學程課程。有時候是因為內(nèi)容太狹隘、未適當調(diào)整、造成就業(yè)問題等。
    問:學程種類選擇過多是否加劇了大學失去吸引力的情形?
    答:無庸置疑。令人混淆的選擇無法給人信心。在高中畢業(yè)會考后入學博覽會(Salon APB)中,我問了許多科學組會考文憑學生為何選擇大學技術學院(IUT)而非大學。他們給了兩個答覆:因為有更好的學業(yè)關照與更清楚的學程名稱。
    問:這種混淆是否對雇主造成問題?
    答:需要雇用非工程師或商業(yè)學院畢業(yè),但擁有創(chuàng)造力、客觀判斷力和分析能力畢業(yè)生的雇主確實完全失去頭緒。我深信這項簡化改革也能幫助碩士畢業(yè)生提高就業(yè)力。
    在科學、科技與健康領域,碩士課程成功地融合了DEA與DESS,其中47%的碩士為提供混合學程的不分類碩士。反之,另外三個領域進度落后:法律-經(jīng)濟-管理領域只有29%的碩士整合了研究與職業(yè)化;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僅15%;藝術-文學-語言領域更僅有9%。我們發(fā)現(xiàn)這些領域碩士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力較差。
    問:簡化人文社會科學與藝術文學語言領域的碩士種類,真能改善就業(yè)情況?
    答:不能一步一步作,而要各步驟同時進行。因此,在2020年前,必須使工讀交替制學程數(shù)量加倍(也就是讓8%的學生參與工讀制);提供線上課程;教學要提供更好的學業(yè)關照;對科技組與職業(yè)組高中畢業(yè)會考文憑學生提供更好的引導。這些都有助于重新定義文憑種類,使其更為清楚。
    問:據(jù)估計,2015年時將有六十萬名碩士生。該鼓勵年輕人攻讀這個等級的學程嗎?
    答:當然,更何況法國的碩士生比其他歐洲國家少。另外,我們發(fā)現(xiàn),學業(yè)等級越高,出身自清寒家庭的學生越少。在碩士等級,雇員家庭子女佔9.7%,勞工子女佔7.5%。但在學士階段則分別為13.7%與12.2%。在博士階段,僅有6%。然而,這些職業(yè)佔法國就業(yè)人口的23%。這項數(shù)據(jù)證明法國教育體系不夠全民化。
    問:但擁有碩士文憑是更好的就業(yè)擔保嗎?
    答:沒錯,2009年碩士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率是91.4%。
    
    (出國留學網(wǎng)www.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