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人的飲食特點

字號:


    
    馬來西亞人的飲食特點

    馬來西亞留學在吃的方面,這里是以米飯為主食,對于北方人來說,才開始是不會適應的。拿我自己來說,我才來的時候是吃不飽的,每次都要吃兩份飯,后來我就自己在宿舍做飯吃,這樣一來可以吃的飽,二來也可以省點錢。各類蔬菜都可以在超市和早市上買到,各類餐具也很齊全。這邊消費的情況是這樣的,西瓜1.7馬幣一公斤,水果的價格都是這樣,跟國內(nèi)比較一下就知道了。好的牛肉20馬幣左右一公斤。一般中餐晚餐,吃很便宜的快餐,都是3.5-5馬幣,這邊天氣比較熱,一般都要加喝飲料,1.2-2馬幣之間。一般在馬來西亞,一天都基本是2餐-3餐。
    大多數(shù)的馬來西亞學校都是有食堂的,也都沒有什么時間限制,從早上七點一直開到傍晚或是深夜;這期間,你任何時候都可以前往餐廳進食餐廳的價錢一般都比校外的餐廳 略低,餐廳內(nèi)有各式各樣的飯菜和飲料可供學生選擇。老師和學生同在一個餐廳進餐;一餐飯的價錢從3-5馬幣都有可能,視學生本身選擇的飯菜和飲料而定。
    學生和老師通常喜歡換著地方和口味用餐,因此有時人們也經(jīng)常跑到校外的餐館用餐;不過有些位于郊外的學校,可能就沒有那么運氣了,因為校外餐館都不在步行距離之內(nèi) 。
    有些"城市校園"(指位于城市商業(yè)區(qū)內(nèi)的學校)可能沒有自己的餐廳,但是學生吃飯卻是非常方便和有更多的選擇,因為只要他們步出校門,四周圍肯定有各式各樣的餐館,因而可以享用更多的美味;自己做飯的學生其實也大有人在,不過大多數(shù)只限于早晚餐,中午餐如果時間不夠是沒有辦法自己做的,自己做飯的好處是省錢及合口味;不過,要想真的省錢,最好能與室友 搭伙做飯;這樣既有情趣,又吃得開心,還能省錢。
    【更多衣食住行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鏈接】
    如何快速融入到留學當?shù)丨h(huán)境呢
    1、擴充知識面與國際視野,提前做好心理與語言課程準備。  多讀與留學相關的書籍、博文,向留學品牌機構比如華聯(lián)教育的專業(yè)顧問及美國在讀的學生請教交流。利用暑假出國前的時間進行語言突擊訓練,亦可先行自學高中的一些課程,有備無患。
    2、了解美國文化、美國人的思維方式,入鄉(xiāng)隨俗,積極適應環(huán)境??赏ㄟ^美國家庭做客、看美國生活影片,voa 聽力新聞材料及真實見聞感受總結等方式品位美國生活。
    3、擴大交際圈,主動接觸美國社會,廣交朋友,而不是僅與中國學生扎一塊。首先,就是宿舍室友了。主動顯示你的友好熱情,一起聊聊天,學習壓力,生活煩惱立馬煙消云散。其次,通過國際學生中心、興趣小組或是參加體育、娛樂活動等形式認識新朋友尤其是美國本土的朋友,不知不覺你發(fā)現(xiàn)自己漸漸融入美國社會了。
    4、兼職工作與自助旅游。快餐店、錄像出租店或服裝店等兼職工作,也不失為感受美國文化的一種重要方式。學期結束,甚至可以約幾個朋友做趟自助游,一路上感受美國多元文化,收獲絕對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