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古詩文備考(九下)

字號:


    不管你是否準備充分,2013年的一模就這樣步履匆匆地來了又去了。一模過去了,中考還會遠嗎?面對一模成績,特別是語文,難免會有些同學(xué)焦慮不安,并波及家長。但是焦慮不安于事無補,于己有害,所以一模之后的中考復(fù)習(xí),最先要準備的是良好的心態(tài),要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鎮(zhèn)定。
    在下一階段高效復(fù)習(xí)。
    古詩文記憶和默寫要熟練與準確
    中考試卷默寫部分一般來說是既有給上句默下句,也有給下句默上句。這就要求考生要對古詩文背誦篇目熟練記憶,特別是給下句默寫上句,屬于逆向背誦,如果不熟練,往往出現(xiàn)卡殼現(xiàn)象。默寫六道小題中,有兩小題出自古文,所以不管篇幅長短,凡是要默寫的內(nèi)容都必須準確記憶,特別要注意關(guān)鍵字、易混字。比如浦東一模試卷中的兩個默寫句“花自飄零水自流”和“泉香而酒洌”中,“零”和“洌”的錯誤率就比較高。究其原因應(yīng)當(dāng)是對這兩個字的意思還不完全理解,前者是“花草樹木凋落”,有“凋零”之意;后者是“清澈”,引申義是指酒的“清醇”,所以不能寫成“冽”(寒冷之意)。
    復(fù)習(xí)建議:一、理解每一個詩句的含義。二、熟練背誦,反復(fù)多次。三、默寫并做好訂正。四、整理默寫中常出錯的字句,重點記憶。
    (陶淵明 《飲酒》 陶淵明) )(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陸游 《游山西村》 陸游) )( 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李白 《行路難》 李白)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曹操 《觀滄?!?)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fēng)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蘇軾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 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 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 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 射天狼。
    《山坡羊 潼關(guān)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guān)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 宮闕萬間都 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曹劌論戰(zhàn)》
    十年春, 齊師伐我。 公將戰(zhàn)。 曹劌 (guì) 請見。 其鄉(xiāng)人曰: “肉食者謀之, 又何間 (jiàn) 焉?”劌曰: “肉食者鄙 (bǐ) 未能遠謀。 , ”乃入見。 問: “何以戰(zhàn)?”公曰: “衣食所安, (fú) 弗 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biàn) ,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 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sháo)。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 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fú)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mǐ) ,故逐之。”
    《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 “我孰與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 自信,而復(fù)問其妾曰: “吾孰與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從外來,與 坐談,問之: “吾與徐公孰美?”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 以為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 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見威王,曰: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 而間(jiàn)進。期(jī)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 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 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 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 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 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 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 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 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 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愚公移山》
    ——背誦第三小節(jié)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吾與 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損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 “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 ”遂率子孫 荷,擔(dān)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 “ 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 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 “ 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 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 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諸葛亮 《出師表》 諸葛亮)——背誦 5-8 小節(jié)
    ——背誦 ( 臣亮言: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 此誠危急存 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 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sè) 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zhì )罰臧(zāng)否(pǐ) ,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 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費祎(yī) 、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 遺(wèi)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補闕(qu ē)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 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huá 、靈也。侍中、尚書、 、靈也 zhǎng) 參軍, 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huán) 靈也。侍中、尚書、長(zhǎng)史、參軍, 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 諸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 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 i)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dāng)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 一年矣。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 夜憂嘆,恐托付不效,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sù)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shuà 三軍, 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dāng)獎率(shuài)三軍,北定 中原, shù 竭駑( ng)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 中原,庶(shù)竭駑(nú)鈍,攘(rǎng)除奸兇,興復(fù)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 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 允之任也。 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 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 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fù)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zé)攸 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 ;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 ;陛下亦宜自謀 善道,察納雅言。 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 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zōu)善道,察納雅言。深 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dāng)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juàn) 長(cháng)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wéi)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 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qǐng)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sāng)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wù) 見(xiàn)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相關(guān)鏈接:
      七年級語文古詩文背誦精選(上冊)
      七年級語文古詩文背誦精選(下冊)
      八年級語文古詩文背誦精選(上冊)
      八年級語文古詩文背誦精選(下冊)
      九年級語文古詩文背誦精選(上冊)
      九年級語文古詩文背誦精選(下冊)
    

    相關(guān)鏈接:
    《 《   出國留學(xué)網(wǎng)中考頻道
    
中考語文 中考作文 中考數(shù)學(xué) 中考英語 中考滿分作文 中考政治 中考物理
中考化學(xué) 中考歷史 中考生物 中考地理 中考英語作文 中考網(wǎng)址 中考時間
中考報名 中考資源 志愿填報 錄取查詢 中考成績查詢 分數(shù)線 心理輔導(dǎo)

     
    
中考政策 中考狀元 中考飲食 中考備考輔導(dǎo) 中考復(fù)習(xí)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