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經驗 如何應對"開學綜合癥"
隨著南京市多家中小學開學報到,學校又開始熱鬧起來了。都說"新學期,新氣象",但是很多學生在新學期表現出來的氣象卻是無精打采,昏昏欲睡,對于上學這件事提不起精神。
俗稱這種現象叫"開學綜合癥"。剛剛過完新年,鬧完元宵,馬上就要上學,別說孩子們,很多大人也很難馬上從節(jié)日的氣氛中緩過來,投入緊張的學習工作中去。尤其是中學生要面臨各種考試,開學對他們來說就是亞歷山大啊。
學生:現在到了寒假的最后一天我現在作業(yè)都還沒有寫完,第二天就要開學考試了,現在完全沒有頭緒,一天要考6科。
學生:開學有很多很多考試還有寫不完的作業(yè),并且到今天為止還有107天就要高考了,開學要非常累。
那么,怎么治這"開學綜合癥"呢?新通教育專家提醒,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幫助孩子。比如關掉電視和電腦;擬定長短期學習計劃;每天晚上孩子睡前請和他一同親子閱讀,交交心;問問孩子開學了有什么壓力?
其實,這"開學綜合癥"不是只有中國孩子才有,別的國家也有同樣現象。首先看看美國,在美國生活的華人苑璐說,美國的學校在開學課程安排上會讓學生有個過渡期。
苑璐:美國學校都會有一些相應的配套制度,比方說開學的幾堂課都是在復習,復習上一堂的課,這樣能夠幫學生回憶一下上學期的知識,然后能夠鞏固一下,能夠更好的跟這學期的新課進行連接,也能讓同學們對自己之前所學到的東西有信心,還有一項就是美國這邊學校的體育活動特別多,比賽都是在開學的時候來進行,開學的時候進行學生們很期待,他們就會把開學這樣一個可能挺痛苦的事情變成讓學生們很期待的一件事情,因為開學就有運動會了,假期活動就會安排的很充實,然后開學的時候也會帶著一個比較開心的心情去。
美國這邊的家長除了要管教孩子以外,他還會更加側重在孩子生活中的參與度,比方說孩子的開學典禮、畢業(yè)典禮,凡是孩子要進行一些公開的或者重要的表演之類的,他們都要盡力的去。他們通過這種對孩子生命中重要點的參與度來幫助孩子克服一些他們人生當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小檻,比方說開學綜合癥。
在澳大利亞,有的孩子對于開學這件事反而會很高興,澳大利亞的興趣教育模式讓孩子們很樂意上學。
澳大利亞實行的是興趣教育,你在上中小學的時候就可以像大學一樣去選課,它沒有固定班級,而是說如果你對音樂感興趣的話今天可以選音樂,另外一些同學正好在這一時段他對英語或者文學很感興趣他會選擇這個,平日作業(yè)相對比較少,所以假期結束之后要開學了,我的一些朋友說他們的孩子都非??释娜ド蠈W,尤其是小學生,覺得跟老師小朋友們一起玩覺得非常開心,終于開學了,很多人都是這樣一種想法。
即便有興趣教育,"開學綜合癥"在澳大利亞孩子中還是有的,而這個時候,澳大利亞家長的"鼓勵式"教育就起作用了。
在澳洲更強調的是家庭的教育,家長的指導,所以很多家長在面對一些孩子不想上學的情況下,他是采用一種鼓勵式教育,比如他會問你,你不想去上學,為什么不想去上學,他會問為什么,當他不知道為什么之后他會說,如果你上學的話我可以幫你滿足這樣一個愿望你還想在假期以后多看電影那么你去上課,我們在課間或課后可以看更多電影,或者說家長可以陪你做什么什么游戲,如果你去上課的話,他會把這個問題調查的很清楚,你為什么不愿意去上學。
日本的基礎教育是出了名的嚴格,學生們也很辛苦。日本學生是不是也很恐懼開學呢?他們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日本的家長們是這樣定義孩子們的學習生活的,學校是熟悉基本常識的地方,學習要去私塾,所以孩子們在學校里的學習壓力并不大,開學對于孩子們來說,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孩子雖然少了自由玩耍的時間,去學校上學也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對于面臨升學的孩子,學習生活還是比較緊張的,一些孩子也會對開學產生不安的情緒,另外日本學校中同學的關系是學校生活中的一個重點一些孩子會因為恐懼被孤立被欺負懼怕去上學,甚至拒絕去上學,家長通常對此很無奈,這是日本多年來一個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