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位訪問www.liuxue86.com出國留學網(wǎng),我們本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原則,盡力為眾多網(wǎng)民提供更多更優(yōu)質的服務,幫助大家解除問題,帶來健康與歡樂.
高考即將面臨,出國留學網(wǎng)在這里為大家收集了豐富的考試試題,以幫助各位順利圓滿的完成高考,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留>
一、
2011年4月,國務院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初次審議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擬將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即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從現(xiàn)行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會議結束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向社會公布了《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廣泛征求意見。
6月28日、29日,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兩次召開會議逐條研究了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法律委員會認為,為了進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稅收負擔,加大稅收調節(jié)收入分配力度,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修改是必要的、適時的,同時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至3500元。修改后的《個人所得稅法》于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這次修改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調整工薪所得稅率結構,由9級調整為7級,取消了15%和40%兩稅率,將最低的—檔稅率由5%降為3%;調整個體工商戶生產經(jīng)營所得和承包承租經(jīng)營所得稅率級距;納稅期限由7日內改為15日內。
二、
本次個稅改革,是我國收入分配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影響巨大,是我國政治經(jīng)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必將成為高考考查的熱點之一。考生可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把握:
1.分析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整的經(jīng)濟意義。
2.從經(jīng)濟生活、生活與哲學角度,分析如何維護社會公平。
3.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公民在個稅起征點調整過過程中是如何參與民主決策的。
4.從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全國人大是如何堅持科學、民主立法的。
5.分析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調整的哲學依據(jù)。
6.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知識,分析個稅起征點調整征求民意的必要性。
三、
1.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
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3.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定性的特征。
4.個人所得稅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是調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5.財政政策是國家在宏觀調控中最常用的經(jīng)濟手段之一。
6.公民應堅持權利和義務統(tǒng)一的原則。
7.我國公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直接參與民主決策,對科學決策的形成發(fā)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8.政府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職能,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
10.堅持聯(lián)系、發(fā)展的觀點。
1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行,是實踐的主體。
13.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中義的強大動力。
14.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四、
●經(jīng)濟生活角度
1、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
收入是消費的前提和基礎。本次個稅調整考慮到居民基本活消費支出增長的實際情況。提高個稅起征點,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在保障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增強居民的消費能力,全面拉動內需。
2.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
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有利于調節(jié)過高收入,減輕中低收入者的納稅負擔,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維護社會公平。
3、稅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
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調整,體現(xiàn)了稅收具有固定性,說明國家在征稅之前以法律的形式預先規(guī)定了征對象和稅率。
4.稅收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提高工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將會減少國家的個人所得稅收入,影響到國家財政收入的增加。這說明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分配政策是影響財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5.個人所得稅的稅率與意義
對個稅的起征點和稅率結構的調整,體現(xiàn)了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和比例稅率。納稅人所得越多,稅率越高;所得越少,稅率越低。這說明個人所得稅是調節(jié)個人收入分配、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有效手段。
6.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
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要始終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利落腳點。個稅改革,有利于維護人民利益,促進社會和諧,有利于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
●政治生活角度
1.民主決策的意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向社會公布《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廣泛征求意見。這是因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公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參與民主決策,這有利于決策充分反映民意,體現(xiàn)決策的民主性;有利于決策廣泛集中民智,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有利于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也有利于提高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和信心,增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說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進步。
2.政府的職能和原則
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國務院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初次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這說明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積極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沒的職能,進行經(jīng)濟調節(jié),以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全國人大的地位
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常設機關,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權。廣泛征求民意體現(xiàn)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產法,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fā)展。
4.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
《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是由國務院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審議過程廣泛征求民意,這說明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量重要特點,就是實行民主集中制。
●生活與哲學角度
1.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哲學依據(jù)
(1)物質決定意識。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和物價水平的提高,中國居民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發(fā)生了較大變化,有必要再度調整廠資薪金所得減除費用標準。所以個人所得稅的調整堅持了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原則。
(2)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具有無限性。我國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調整,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這是在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實踐中不斷提高認識的結果,體現(xiàn)了實踐決定認識、認識的無限性特征。
(3)聯(lián)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和物價水平的提高,有必要調整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標準,這堅持了聯(lián)系的多樣性。
(4)將個人所得稅之前施行的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這是運用系統(tǒng)優(yōu)化方法的體現(xiàn),遵循了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優(yōu)化趨向,有利于使個人所得稅的征收更好地維護社會總體的公平。
(5)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調整,充分體現(xiàn)了“高收入者多繳稅,中等收入者少繳稅,低收入者不繳稅”的原則,堅持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論,有利于充分發(fā)揮個人所得稅在調節(jié)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6)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jīng)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是貫穿于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個稅體制改革,屬于改革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上層建筑中與經(jīng)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促進生產力發(fā)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jīng)濟基礎的發(fā)展,促進社會進步。
(7)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個人所得稅改革,有利于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jīng)濟基礎的發(fā)展,能夠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推動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順利進行。
2.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分析個人所得稅改革征求民意的原因
(1)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社會歷史的主體,這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個稅改革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廣泛征求民意,有利于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推進個稅改革的順利進行。
(2)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個稅改革廣泛征求民意,是黨和國家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具體表現(xiàn)。
上海高考語文試題 | 上海高考數(shù)學試題 | 上海高考英語試題 | 上海高考理綜試題 | 上海高考文綜試題 |
上海高考語文答案 | 上海高考數(shù)學答案 | 上海高考英語答案 | 上海高考理綜答案 | 上海高考文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