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時事熱點:公款出游

字號:

   八項規(guī)定真的一個月都沒傳到?即使沒有八項規(guī)定,治理公款出游就無章可循了嗎?

    今年1月份,廣東省陽江市大約30名中小學校長到云南西雙版納、華東等地公費“考察”和旅游。對于中央2012年12月初出臺的八項規(guī)定,陽江市教師校長培訓中心工作人員稱:“文件到這邊可能會慢一些。”(3月18日《南方農(nóng)村報》)
    

    文件遲了,公款游了。這就是陽江市30名中小學校長“考察游”背后的邏輯。當然,也有當事人說得很實誠,“順便了解了那邊的風俗民情”。關于這個考察的性質,當?shù)叵嚓P部門工作人員自己的解讀,就足以坐實公眾心中的想象——“現(xiàn)在這個情況,以后可能市教育局就不會再批準外出考察了。”真要是非去不可的考察,怎么會不再批準呢?
    

    公款出游在某些地方早已是肥皂劇,沒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倒是這次的“校長游”,恰逢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之后,如此頂風出游,“勇氣”令人刮目。地方的說辭是“文件延遲”,可這樣的解釋完全經(jīng)不住推敲。
    

    首先,八項規(guī)定是2012年12月初出臺的,時隔一個月,竟然還沒有傳遞到縣級部門?這算是對地方政務效率的“另類控訴”嗎?況且在今天的網(wǎng)絡時代,即使文件下達真的慢了點,當?shù)亟逃块T的人難道不上網(wǎng)、不看新聞嗎?
    

    再者,公款出游豈是八項規(guī)定之后才狠抓的事情?力戒并嚴懲公款游的條例規(guī)定一籮筐,譬如《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的52個“不準”中,早對用公款旅游或變相用公款旅游、公款支付親屬旅游等行為明確說“不”。此前或此后的相關規(guī)定,也從未絕跡。換言之,沒有八項規(guī)定,難道治理公款出游就無章可循、無法可依?
    

    公款出游問題,說到底還是權力問題。真要學經(jīng)驗、看管理,為何要選擇西雙版納這么曖昧的目的地?
    

    文件遲到不是公款出游的擋箭牌。此事還應有進一步的調查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