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 留學申請文書得花心思

字號:

        申請文書,通常又稱“自我陳述”,一般不超過兩頁A4紙,這是你在沒有見到學校招生官前給他們做的一次重要的“自我介紹”,不用寫你的成績有多好,因為成績單會告訴招生官實情;不用寫你是什么學生干部、有多少抬頭,獲得過多少獎項,因為申請材料里的個人簡歷、獎狀證書都已經(jīng)說明情況了。
    至此,許多學生懵了,這文章還能寫些什么?隨便對國際新聞發(fā)表點看法,對某一學術熱點說些自己的態(tài)度,不行,不能隨便!申請文書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招生官在申請季要看成千上萬篇長短文書,想要吸引他們的眼球,得花些心思。
    來說些這些年聽聞的“優(yōu)秀”申請文書故事。申請者并沒有在文章中展現(xiàn)“胸懷天下”的氣度,有的寫作切口還很少,講得多是“小事”,但讀來讓人感覺有意思、過目不忘,關鍵是打動人心,真實情感的流露往往能在申請中加分。
    某次在美國升學顧問經(jīng)驗交流會上,有位顧問分享過這樣一則案例:某國一位貧困學生,憑借并不出類拔萃的SAT成績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全額獎學金錄取。原因是什么呢?在場的人在看了他的申請文章后,都感到很難對這樣的學生說不。他的文書描述了一個兒時的場景:在他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家里已無力承擔他的學費,因此他被勒令退學。在他將要被帶離教室的那天,這個小男孩死死地抱緊了課桌腿,涕泗交加,任何人拖他,他就是死攥著不放手,不離開自己的課室,不放棄自己的學習生涯。他的老師們看到這樣的情形,無不動容,最后他們決定集體捐助這個小男孩的學費。這個學生就是通過各方的捐助完成了自己的基礎教育。
    我不清楚他是怎么會產(chǎn)生赴美留學的念頭,也不知道是何種情況,讓他有機會參加了費用頗高的SAT考試(當然他肯定不可能像某些申請者那樣,SAT考個四五遍),五百多的SAT閱讀成績在成千上萬的申請者中并不那么出挑。而讀過他申請文章的人,卻都對他樸實的語言和字里行間透露的真摯情感,印象深刻,腦海中無不浮現(xiàn)出一個無助卻又對知識充滿極度渴求的學生形象。在知識的海洋里,原本就無關于貧富,對待知識的態(tài)度或許決定了個體能否在學術的道路上走多遠。
    這個學生的故事無疑帶給招生官很大的觸動,使他們愿意把世界頂尖學府深造的機會給予這樣一位貧困但卻堅韌的申請者。當然,我們并不是鼓勵每個學生都假裝“哭窮”博同情,宣揚自己的求學之路是如何艱辛,要知道,只有真的有過這樣經(jīng)歷的學生才能將自己的苦難和求知欲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讓人無法拒絕。
    申請文章未必要立意定得高遠,異位思考,如果我們是讀者,自然也希望看到一些新奇有趣,有思想,有感情的文章。當然也不能為了求新求創(chuàng)意,故意編造一些故事,編造之痕跡和套路,人神共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