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作文指導:審題立意及擬題方法(一)

字號:


    ?
     2013年高考即將開考,各位考生也已經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各位考生精心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高考作文指導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寫出一篇優(yōu)秀的高考作文,歡迎考生同學們參考借鑒。出國留學網在此祝愿大家考出一個好成績。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經說過,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里處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國文化等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
    居里夫人在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說:“你寫信對我說,你愿意生在一世紀以前……伊雷娜則對我肯定地說過,她寧可生得晚些,生在未來的世紀里。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BR>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定文體。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材料作文”是根據(jù)既定材料,對材料進行分析、提煉,從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觀點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的來源一般是寓言故事、歷史事實或近期發(fā)生的新聞事件,也有用詩歌、漫畫、名言等作為材料的;材料形式有單則材料和多則材料。
    今年廣東高考材料作文是多則歷史名人言論的材料,一則是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的一段話,一則是居里夫人的一段話,沒有另外說明,只有要求“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自己的體驗與感悟,寫一篇文章”。
    材料作文較之話題和命題作文,審題上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審材常見病癥有:①脫離材料,隨意而為②朦朧感知,似是而非③抓枝葉而棄主干,④抓現(xiàn)象而棄本質。
    對此材料作文的審題一般應該從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緊扣材料,弄清事件事理的關系。在第一則材料中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說“如果可以選擇出生的時代與地點,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紀的中國新疆,因為當時那里處于……多種文化的交匯地帶”;在第二則材料中居里夫人在寫給外甥女涵娜的信上強調“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边@兩則材料的共同的聯(lián)系是有關“時代”的選擇,“他愿意”“你愿意”“她寧可”都表明材料中人物對自己生活時代的關注,實際上是對自己和生活環(huán)境的關注。弄清楚兩則材料的交匯點機關系是審題立意的重要以步。
    其次,要想從蕪雜的材料中快速確定立意的方向,要有明確簡潔的思路,比如:可以通過抓關鍵句法提煉。本次材料的關鍵局是居里夫人在信中的的總結 “我以為,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這句包含的生活哲理的話。還可以從事物的因果聯(lián)系提煉。通過挖掘事件性材料的結果和所供材料間的內在因果邏輯聯(lián)系,從結論入手,推導材料間的因果聯(lián)系并提練觀點。起因是湯因比、涵娜、伊雷娜都表示自己愿意生活的時代,暗示自己現(xiàn)在生活的是時代不夠理想或不好,面對這樣的生活理念和態(tài)度,材料借助居里夫人的話得出最后結論“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材料的這個結論顯然是有針對性的,是對湯因比、涵娜、伊雷娜觀點的否定,這里的關鍵詞當然是“每一個時期”“有趣”“有用”“生活”,由此因果分析不難得出原材料的情感意向和原材料的“所指”意圖,正如廣東省特級語文教師鄒壽元說“這兩段材料的實質是說,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不管環(huán)境如何,我們要有自己的理想、追求,為實現(xiàn)理想不斷努力”。這是這次材料作文立意的總體方向。
    第三是提煉觀點。這是一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首先要明確的是對材料中居里夫人的話 “人們在每一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不能否定,雖然說是“自選角度”,但原材料的“所指”意圖是不能自選的,考生只能在此基礎上延伸出能納入總軌道的“能指”聯(lián)想。這是材料作文寫作指導的根基。考生提煉材料觀點,最容易患的毛病是似是而非、隔靴搔癢的擦邊球式結論,而在高考作文閱卷中要求要 “切題”和“觀點明確”,因此其適用范疇和要點要與原材料的傾向和啟示因子的相似點越多越好,當然最好是一語中的,如要特別思考聯(lián)想“有用”“有趣”的意指是什么?還有“時代”“生活”這些要素也要考慮,從而做到觀點是正確而不片面性,鮮明而不模糊,集中而不泛泛,至于新穎則不比過于追求。
    本次材料作文可從以下方面立意:①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②人生的價值的體現(xiàn)與時代環(huán)境的關系③什么樣的時代都有精彩的人生④做時代生活的主人等。
    【擬題方法】
    俗話說“題好文一半”,文章好比人的軀干,中心論點好比人的頭部,而題目則是人的眼睛?!把劬κ切撵`的窗戶”,那么題目則是文章的“窗戶”了。因此,應該認真對待擬題目。題目比論點更需要準確、鮮明、簡潔。好的題目,或準確揭示文章主旨,或點明論述范圍,或新穎別致,都能給讀者留下良好印象,吸引讀者(閱卷老師)仔細閱讀下文。
    從擬題形式上看有論點型、范圍型、感想型、聯(lián)想型、關系型、問題型等。例如:《時代的召喚》、《我的時代生活3.0》(范圍型);《我愿意生活在現(xiàn)實中》、《要正確對生活環(huán)境》(論點型);《由<居里夫人的話>想到的》《被穿越的現(xiàn)實》(感想型);《我與李白的會面》(聯(lián)想型);《過去、現(xiàn)實與未來》(關系型);《如此“穿越”恰當嗎》(問題型)
    擬題原則——總的原則是緊扣中心論點及材料的特點來擬定。從應考的實際來說,最好擬成論點型題目,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在中心論點確定的情況下,只需把論點句照搬或縮簡短一點即可。如果這樣做有困難,那就擬成感想型,既簡便又穩(wěn)妥。
    【謀篇布局】
    材料作文與命題作文的寫作在確定了立意和題目后基本相同,但材料作文有其自身的特點,那就是在開始引題方面以定要結合材料,忌對原材料進行隨意改動,杜撰原材料的故事與情節(jié),或者對原材料進行續(xù)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引”、“析”、“提”、“聯(lián)”、“結”
    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謂“概述”,就是不能將題目所給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對準自己立論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應抓住材料的核心內容簡要敘述。
    引述時應注意:
    (1)、要有針對性。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題旨的需要,能為中心論點服務;同時根據(jù)中心論點的需要,恰當?shù)靥幚砗盟牧系脑斅浴?BR>    (2)、要概括。即對所引用的材料,根據(jù)中心論點的需要,以最為濃縮的精要語言對它進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過程和細節(jié)描寫。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點。就是圍繞議論的中心對引錄材料內容的寓意進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準確,切合事理,語言精要。“析”的目的是為中心論點的提出創(chuàng)造理論的條件。
    3、“提”——提出論點,綱舉目張。就是通過材料的分析之后,順勢提出中心論點。根據(jù)內容的需要,有時也可以將“析”與“提”兩部分的觀點“合二為一”。中心論點是全文內容的“神”,材料組合的“綱”,起統(tǒng)帥作用。因此,論點的提煉,必須做到:扣材、準確、穩(wěn)妥、鮮明、簡潔。
    4、“聯(lián)”——材料作文忌就事論事,局限于材料。而要聯(lián)想聯(lián)系,論證論點。“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對材料的處理?!奥?lián)”是運用材料提供的道理來類比社會生活,議論社會生活的過程。可以聯(lián)想類似的道理(從道理上論),“考生可以選擇貼近現(xiàn)實,貼近日常生活的興奮點”(陳少華語),也可以聯(lián)想相關的社會生活現(xiàn)象(從事實上論證)。這部分是作文的重點,既要放開思路,又要概括力強;既要重點突出,又要正反結合。
    5、“結”——重申材料,深化論點。結尾呼應開頭,或進一步強調論點,或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最后要特別強調的是完成材料作文的寫作,學生常患兩種毛病,或照抄原材料列于文首,或對原材料隨便提及幾句,有的甚至一句也不提。材料作文意在讓學生在原材料中提煉觀點,如果不作引論,不敘原材料,不分析原材料,習作觀點橫空出世,就會使人摸不著頭腦。因此考生要抓主原材料的重點信息在簡潔的引論中展開“是什么”的問題,接著“為什么”的探究中層層深入論證或展開記敘,最后從“怎么樣”的角度明確方法或升華主題。
    ?
    高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