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語文知識點:《滕王閣序》

字號:

?  《滕王閣序》知識點梳理
    一、 一詞多義梳理
    ①事、事故、變故、原因、緣故:公問其故
    ②舊、往昔、過去的、原來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故 ④衰老: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與其客語(《信陵君竊符救趙》)
    ⑥依然、依舊:大人故嫌遲(《孔雀東南飛》)
    ③因果連詞,所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①完:擔中肉盡(《狼》)
    ②全部用出或極力完成: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游褒禪山記》)
    盡 ③全、都:賓主盡東南之美《滕王閣序》
    ④所有的:盡人皆知
    ⑤極:盡善盡美
    屬 (以下讀shǔ) ①統(tǒng)屬、隸屬、屆寸::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②類、輩: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以下讀zhǔ ③連接: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撰寫:屈平屬草稿未定(《屈原列傳》)
    ⑤囑托,通“囑”: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即 ③就是:此即風景之尤勝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
    ⑤當、當前:成功在即
    ⑥通“則”,就:且壯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①卻、可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且 ② 將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滕王閣序》知識點梳理
    一、 一詞多義梳理
    ①事、事故、變故、原因、緣故:公問其故
    ②舊、往昔、過去的、原來的:豫章故郡
    ③故交、老朋友: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故 ④衰老:暮去朝來顏色故(《琵琶行》)
    ⑤故意、特地:故久立與其客語(《信陵君竊符救趙》)
    ⑥依然、依舊:大人故嫌遲(《孔雀東南飛》)
    ③因果連詞,所以:故幸來告良(《鴻門宴》
    ①完:擔中肉盡(《狼》)
    ②全部用出或極力完成: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游褒禪山記》)
    盡 ③全、都:賓主盡東南之美《滕王閣序》
    ④所有的:盡人皆知
    ⑤極:盡善盡美
    屬 (以下讀shǔ) ①統(tǒng)屬、隸屬、屆寸::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②類、輩: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以下讀zhǔ ③連接: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信陵君竊符救趙》)
    ④撰寫:屈平屬草稿未定(《屈原列傳》)
    ⑤囑托,通“囑”: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
    ①走近、靠近、接近:以縛即爐火燒絕之
    ②立即、就: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即 ③就是:此即風景之尤勝者也
    ④假如:即有如不稱。妾得無隨坐乎
    ⑤當、當前:成功在即
    ⑥通“則”,就:且壯士不死即已
    ⑦如同: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
    ①卻、可是: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且 ② 將近: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二、詞類活用
    名作動:
    襟三江而帶五湖——襟:以……為禁, 帶:以……為帶;名詞意動用法
    無得而狀——形狀,描摹形狀
    緩板而歌——板:敲撞板,歌:唱歌
    最可觴客——觴:請飲酒
    面北為平遠堂——面:面對著
    祠韋蘇州——祠:筑祠堂
    吏吳兩載——吏:做官
    名作狀: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霧:像霧一樣;星:像星辰一樣
    櫛比如鱗——像梳子齒密密麻麻
    檀板丘積——像小山/樽壘云瀉——像云彩
    形容詞作動詞。
    獨以近城故——近:靠近
    遲月生(于)公石上——遲:等待
    形容詞作名詞:賓主盡東南之美
    數量詞作動詞。
    才三四輩——三四輩:有三四人。
    動詞作名詞
    臺隍枕夷夏之——交:交際處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