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獨特的“特目高”學校
韓國借鑒了美國、日本的中小學教育,一是注重創(chuàng)意教育,即重視培養(yǎng)“會思考、會學習、會實踐”的“三會”學生。
二是沒有全面實行在日本有爭議的“學區(qū)教育”和“寬余教育”,三是積極發(fā)展“特目高”。
“特目高”就是以特色、特性化目的舉辦的高中,目前韓國有56所這種高中,能招收11905名學生,
僅首爾就招收2450名,在56所“特目高”中,有29所外語高中、18所科學高中、2所國際高中、6所“自律型私立高中”,
首爾就有8所,其中外語高中6所,科學高中2所。外語高中的升學比率為6:1,而科學高中為3.8:1。
可以說,這些“特目高”就是韓國在緩解學生與家長對高中學校教育的“擇校”熱與爭議,
防止因“寬余教育”和“平準化教育”學生學習熱情與能力下降的辦學探索和具體踐,找到了教育公平與英才教育的最佳結合點,
可以說是找到了解決公共基礎教育中最大難題的一條路徑,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這些“特目高”的辦學特點為:一是小班化,一個班10多名學生,外語均由原語言國家的“原住民”來講授,外語高中基本都用外語授課,在學校內要講外語。
二是允許1、2年級提前學完全部課程,允許提前畢業(yè)后升入大學或研究機構,如韓國科學院或浦項工業(yè)大學等。
三是根據學生特性安排高水準的教學設施,如語音、視聽、計算機設施、實驗室、大學水平的圖書館等。
外語高中以培養(yǎng)外語外交人才為主,科學高中培養(yǎng)科學家,國際高中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私立高中培養(yǎng)特色化人才。
根據最新統(tǒng)計,韓國接受英才教育的人數,比2002年增長4倍,達到42725名。
這些“特目高”在招考科目和比重,還是與公共基礎教育相銜接,如本校綜合考核成績占82%-97%。
2008年3月開學的首爾國際高中不看托福等成績或等級證書,而語文、外語、數學、科學、社會等常設科目的成績占絕對比重(300分中占280分,面試與學科比較占20分,深度面試50分)。
韓國借鑒了美國、日本的中小學教育,一是注重創(chuàng)意教育,即重視培養(yǎng)“會思考、會學習、會實踐”的“三會”學生。
二是沒有全面實行在日本有爭議的“學區(qū)教育”和“寬余教育”,三是積極發(fā)展“特目高”。
“特目高”就是以特色、特性化目的舉辦的高中,目前韓國有56所這種高中,能招收11905名學生,
僅首爾就招收2450名,在56所“特目高”中,有29所外語高中、18所科學高中、2所國際高中、6所“自律型私立高中”,
首爾就有8所,其中外語高中6所,科學高中2所。外語高中的升學比率為6:1,而科學高中為3.8:1。
可以說,這些“特目高”就是韓國在緩解學生與家長對高中學校教育的“擇校”熱與爭議,
防止因“寬余教育”和“平準化教育”學生學習熱情與能力下降的辦學探索和具體踐,找到了教育公平與英才教育的最佳結合點,
可以說是找到了解決公共基礎教育中最大難題的一條路徑,是當前基礎教育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這些“特目高”的辦學特點為:一是小班化,一個班10多名學生,外語均由原語言國家的“原住民”來講授,外語高中基本都用外語授課,在學校內要講外語。
二是允許1、2年級提前學完全部課程,允許提前畢業(yè)后升入大學或研究機構,如韓國科學院或浦項工業(yè)大學等。
三是根據學生特性安排高水準的教學設施,如語音、視聽、計算機設施、實驗室、大學水平的圖書館等。
外語高中以培養(yǎng)外語外交人才為主,科學高中培養(yǎng)科學家,國際高中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私立高中培養(yǎng)特色化人才。
根據最新統(tǒng)計,韓國接受英才教育的人數,比2002年增長4倍,達到42725名。
這些“特目高”在招考科目和比重,還是與公共基礎教育相銜接,如本校綜合考核成績占82%-97%。
2008年3月開學的首爾國際高中不看托福等成績或等級證書,而語文、外語、數學、科學、社會等常設科目的成績占絕對比重(300分中占280分,面試與學科比較占20分,深度面試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