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ayden圖書館,如果選個靠近落地窗的位置,就可以看到查爾斯河在馬路對面靜靜地流淌。河對岸是一片波士頓的繁華,Prudential大樓還有旁邊林立的不知名建筑,在河的這邊看起來總是帶有一絲外灘的味道,夜幕降臨后燈光配上幻影會讓她們變得更加美麗動人。沒有定下實驗室的時候,我常常找著視角最好的位置,做作業(yè)讀文獻,或者懷念從前,再或者只是看著透明玻璃窗外的風景什么也不想,一晃便是整個下午甚至一整天。
剛來到這里時,千奇百怪的樓群著實讓人無所適從,它們仿佛在告訴每一個或長或短停留于此的過客,嚴格和冷漠是它們的魂。除了外表不友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和編號也令路癡的我困惑為難:從地上樓層、地下通道到樓間天橋,幾乎所有的樓都連在一起;從主長廊分開,一半奇數(shù)一半偶數(shù)跳著排到 80多號。所以開始的幾個月,手機里最重要的功能非查校園地圖莫屬。記得有一次,我在樓里邊走邊想事情,不小心就跟著人群走丟了,當時突然覺得生活也像是連起來的樓,之間沒有明顯的分隔,不堅定自己方向的時候,很容易就迷失了,茫然了,隨波逐流到并非自己向往的地方。不過一切事物都有利有弊,像水一樣能覆舟亦能載舟,熟悉地形之后,連體樓確實好處多多:樓間穿梭方便快捷,風雨無阻。
其中一棟頗具爭議的樓叫 Stata Center,有人說它設計漏洞百出,有人說它外形丑陋不堪,起初我也不過為它的獨特所吸引,多關注了一點。如今一年多過去之后,它成了我最喜歡的樓,橫看成嶺側(cè)成峰使得它永遠不會讓人厭倦,陽光下它是那么耀眼,陰霾中它又那么鮮艷。個性也許會招來非議,但懂得欣賞它的人會加倍珍惜。
其實是想說,這里的建筑告訴我,身處茫茫人群中,不要為眾人的思維左右而放棄對自己夢想的追逐,堅定地走到下一個長廊的轉(zhuǎn)彎處或許就會看到預想中的勝地;即使環(huán)境殘酷過程艱難,也要活出自己的風格和特點,羨慕對岸的風景不如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