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時候把孩子送出去”,是很多想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家長必須面臨的問題。對此一問,大部分專家都表示,應根據(jù)孩子的性格和學業(yè)追求做出選擇。
跟國內(nèi)基礎教育不同,美國基礎教育更重文科。以哈佛大學為例,它對申請該校本科的學生的要求中,數(shù)理化生課程一共僅占高中必修所有課時的28%,而在中國高考中,這個比例通常在50%以上。在西方國家,人文學科的課程被認為是很重要的“基礎”。
中美兩國的教育觀有所不同,美國教育更注重對學生文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更注重動手和應用能力、學生的考試壓力小,獨立性強。相比之下,中國學生可能掌握的知識更多,但在應用以及學習新知識的能力方面可能會稍有遜色。所以,家長在選擇留學時機時,要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性格以及在學業(yè)和生活上的追求,平時要多觀察孩子的特性,綜合多方面因素作出選擇。
如果孩子個性獨立,自主性強,可以選擇高中階段到美國來讀高中或者本科,從總體上來說,美國學生要比中國學生更為獨立。個性獨立的中國學生到美國讀高中,畢業(yè)時可能能達到報考美國頂尖大學的實際水平。
中國的高中畢業(yè)生直接到美國大學讀本科也有很多優(yōu)點,這時,他們的世界觀已基本形成,對祖國的歷史文化已有足夠的了解,掌握母語的水平也已足夠,而且還處于容易接受新事物和融入社會的年齡段,可以兼具兩種文化的優(yōu)勢。不過,美國大學本科的課程壓力很大,如寫作、美國歷史等文史哲核心課程是外國學生不擅長但又是必修的,因此,學生要做好充分的吃苦準備。
對于獨立性相對較差的孩子,建議在本科階段或者研究生階段出國。高中在國內(nèi)的階段,除了努力學習之外,要增加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yǎng),爭取在本科或研究生出國之前,形成良好的獨立習慣,給獨自的國外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