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留學 在大學內(nèi)每次考試都是一次淘汰賽

字號:

總考生人數(shù) 801名
    96名考生 0分 12%
    44名考生 1分-20分 5.4%
    149名考生 20分-40分 18.6%
    208名考生 41分-59分 26%
    258名考生 60分-85分 32.2.%
    45名考生 86分-99分 5.6%
    1名考生 100分 0.1%
    這是一張加拿大最著名大學的一次數(shù)學考試成績分布表。這里沒有包括那些因病、因事缺考,和那些明知無法通過,干脆放棄的幾十名學生。人們常說:加拿大的大學和中國的大學不同。中國的大學是“難進好出”,加拿大的大學是“好進難出”。就是說在中國如果想上大學,通過高考是很難的。一旦考進了中國的大學,只要認真學習,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拿到畢業(yè)證。而在加拿大想上大學還是比較容易的,沒有特別的升學考試,只要在高中修完大學要求的所有課程,成績不錯,一般都可以被大學錄取。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同時收到幾所大學的錄取通知,形成學生挑選學校的局面。可在學生挑過學校以后,就輪到學校挑學生了?;蛘吒_切的說,有一個很大比例(估計50%)的學生最終無法畢業(yè)。
    我同意“難進好出”,“好進難出”之類的評論,并且好多年前就接受了這個區(qū)別中國大學教育和加拿大大學教育的觀點。但看到這張考試成績分布表還是讓我吃驚不小。這些學生可以進入名牌大學,在高中都是有很好的成績的。不是他們進入大學后學習不再努力,實在是學校的考試制度就是要淘汰一批學生。
    學??赡軟]有硬性規(guī)定的淘汰率,那樣也許太不好了??墒菍W校規(guī)定了每門課的全體學生的總平均成績線。如果在期中很多學生的考試成績好,那么總平均成績就會超過學校規(guī)定的線。這種情況一旦出現(xiàn),等待學生的將是一個比較難的期末考試,老師必須想盡辦法將班上的總評成績拉回學校要求的成績線。所以,在加拿大的大學里無論學習多么努力,每一次考試都將一定程度的成為一次淘汰賽。
    總是聽人們比較中國的教育和西方的教育,我有一些親身經(jīng)歷,于是也想說幾句。
    中國的國情和加拿大不同,加拿大是世界上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中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兩國無法采用完全相同的教育體制。中國的人口中農(nóng)村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比例很大,如果在大學內(nèi)部進行淘汰,意味著很多人的大學學費將要“打水飄”。
    中國人的上大學熱情比加拿大人的熱情要高。我說的不只是中國學生,是全社會的人們。還包括學生家長,學校老師,親戚朋友都對學生是否上了大學,上了什么大學特別的關(guān)心。到了找工作時,用人單位也對學歷特別注重。
    加拿大的最低工資線相對比較高,一般拿最低工資的體力勞動者,也可以有汽車、有房子。全民醫(yī)療體系使人們存錢防萬一的必要性相對減少。相對生存壓力不大,所以加拿大人的上大學熱情沒有中國人那么高。
    加拿大的高中生一般都在課余時間打工,由于就業(yè)機會比較多,不少學生都可以在課余找到工作,剛開始工作時一般是體力勞動,熟悉工作后有人甚至可以得到提升職務。有了滿意的工作,一部分人就退出了上大學的競爭。
    中國在這方面的情況就大不相同,一方面學生家長不愿意孩子在應付激烈的升學考試的同時,課余時間再去打工?;蛘哒f中國高中生幾乎沒有課余時間,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一直都在學習。家長一般認為:只要在資金方面還可以頂?shù)米?,就決不讓孩子為錢而荒廢學業(yè)。另一方面,即使高中生想在業(yè)余時間打工,也很難找到機會。很多農(nóng)村進城務工的人員,城里下崗的人員都在競爭那些可能的職位。而且他們無論從體力方面、可以工作的時間方面,還是從工作經(jīng)驗方面都優(yōu)于高中生。這些都逼著學生走上“高考獨木橋”。
    從教育結(jié)果來看,我認為加拿大的大學教育更出人才,在大學內(nèi)每次考試都是一次淘汰賽,使得大學生們必須拿出最大的能耐參加競爭,他們在大學所學的知識必須扎實。同時選出那些不僅在高中階段成績很好,而且特別適合迅速接受高深理論的學生。
    相對來說,中國大學選出了高中階段的佼佼者,由于在大學階段競爭沒有高中階段那么殘酷。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追求欲望就會減弱。中國的高考制度還把一些在高中階段雖然成績不太突出,可還是有潛力接受高深理論的學生擋在了大學門外。
    總之,中國和加拿大的國情不同,無法采用完全相同的大學教育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