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與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司馬遷《鴻門宴》)
②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蒲松齡《促織》)
2。給,替。
①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司馬遷《陳涉世家》)
②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3.比,和??比較。
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蘇洵《六國論》)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②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②則與一生彘肩(司馬遷《鴻門宴》)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2.結交,親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賈誼《過秦論》)
③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論》)
3.對付。
①龐煖易與耳。
4.參加,參與。
①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
①吾與點也。(《論語?季氏》)
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然則廢釁鐘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沛公曰:“孰與君少長?”(司馬遷《鴻門宴》)
③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后),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②與其殺是童,孰若賣之。(《童區(qū)寄傳》)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 ? ?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匯總
? 相關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與
(一)介詞
1.介詞。和,跟,同。
①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司馬遷《鴻門宴》)
②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蒲松齡《促織》)
2。給,替。
①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司馬遷《陳涉世家》)
②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3.比,和??比較。
①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蘇洵《六國論》)
(二)連詞。
1.連詞。和,跟,同。
①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yǎng)而擇也。(《勾踐滅吳》)
②勾踐載稻與脂于舟以行。(《勾踐滅吳》)
(三)動詞
1.給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與之母;生二子,公與之餼。(《勾踐滅吳》)
②則與一生彘肩(司馬遷《鴻門宴》)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2.結交,親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②合從締交,相與為一(賈誼《過秦論》)
③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蘇洵《六國論》)
3.對付。
①龐煖易與耳。
4.參加,參與。
①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
5.贊許,同意。
①吾與點也。(《論語?季氏》)
②朝過夕改,君子與之。
(四)通假。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或疑問。
①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②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然則廢釁鐘與?(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孰與】【與??孰】表示比較與選擇,譯為:“跟??比較,哪一個??” ①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②沛公曰:“孰與君少長?”(司馬遷《鴻門宴》)
③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吾與徐公孰美(《鄒忌諷齊王納諫》)
【孰若】【與其??孰若】表示選擇(舍前取后),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②與其殺是童,孰若賣之。(《童區(qū)寄傳》)
2014湖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2014海南語文文學類閱讀匯總
? ? ? ??2014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匯總
? 相關鏈接:??
2013江蘇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浙江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北京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遼寧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福建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西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四川語文試題及答案解析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