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時事政治熱點事件:公務員“火箭提拔”

字號:

   36歲的劉浩(化名)是河北省中部某縣的政府辦副主任,苦熬資歷,一直尋覓著一個“空降”到鄉(xiāng)鎮(zhèn)做個一把手的機會,但事與愿違,不是沒有空缺,就是錯失機會。
    36歲的副科算是“超齡”了嗎?近期,官員升遷時間表成為輿論熱詞,有報道稱,如果在35歲前不能升遷到正處級,這個官員的仕途或再無突破空間。
    劉浩可沒有想那么多。他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己的目的很清楚,就是在40歲之前獲得一個正科實缺的機會。
    理論上說,一名政府公職人員從大學本科畢業(yè)到考取公務員再到晉升鄉(xiāng)科級正職,最快可在28歲完成,但在多名接受本報采訪的打拼基層多年的公務員看來,這樣的“人生跳躍”可謂鳳毛麟角。他們稱,在中國,一個中等縣,正科級的官員超過百人,正科實職的官員不超過50人。
    根據國家公務員局上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為708.9萬人。而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全國縣處級以上干部60多萬人,還不包括國有企事業(yè)單位的干部,廳局級干部有5萬多人,省部級干部大約有3000多人。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底舉行的全國組織會議上強調,用一賢人則群賢畢至,見賢思齊就蔚然成風。他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
    晉升路徑
    一段時間內,劉浩曾抱怨自己跟錯了人,如果當初被縣委書記看中,自己也許早就如愿了,可惜,他跟了一位副縣長。
    他知道自己初始學歷不高,是河北省一所不起眼學校的大專生,自學的本科。但是,他覺得自己很勤奮,對領導也比較貼心,領導愛打羽毛球,就陪著打;領導愛喝酒,就陪著喝……
    劉浩總盼望著自己跟著的副縣長不日能夠高升。這位副縣長確實高升了,但劉浩依舊留在原位。
    他也會自我安慰:自己的一個同班同學,長自己一歲,現在還是他所在縣下屬某鎮(zhèn)的辦事員,名義上負責信訪,實際上連副科待遇都沒有。
    而劉浩已經是事實上的副科,在全縣一些重大活動中,自己的排名總在其他鄉(xiāng)鎮(zhèn)書記、鎮(zhèn)長之上。
    以截至2012年底全國公務員總數708.9萬人為基準,按照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3.4億人計算,平均189人中即有一名公務員。
    劉浩說,要想在公務員隊伍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首先要從這189人中脫穎而出。
    按照《公務員法》,領導職務被清晰地分為十級: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xiāng)科級正職、鄉(xiāng)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綜合管理類)又被分為八級: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要想從189人中脫穎而出,成為辦事員或者科員,則必須經歷公務員考試。按照公務員法的要求,成為公務員的起始年齡為年滿18周歲。實際上,如果大學本科畢業(yè)的話,按照7歲的正常上學年齡,起始年齡應為23歲。
    從普通百姓成為公務員,算是完成了官員晉升的第一步。根據《公務員職務任免與職務升降規(guī)定》(下稱《升降規(guī)定》)的規(guī)定,在具備學歷條件的基礎上,晉升鄉(xiāng)科級副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科員級職務三年以上。
    但晉升領導職務并不是一種必然,需要經過至少三道程序:民主推薦、組織考察和集體討論決定。劉浩表示,自己晉升副科時,也經歷了這樣的程序。但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幸運,而且也不是擔任科員三年就必然升職,很多人工作了十幾年,仍然是科員,“最多混個非領導職務的副主任科員”。
    但無論如何,這已經完成了官員升遷的第二步,由普通公務員成了“領導”。按照《升降規(guī)定》,晉升鄉(xiāng)科級正職領導職務的,應當擔任副鄉(xiāng)科級職務兩年以上。也就是說,理論上成為正科的最早年齡在28歲左右。
    繼續(xù)晉升之路的競爭則更加激烈,劉浩曾競爭過一個鎮(zhèn)長的職位,他說,一般情況下,從副科到正科,都會有3到5人競爭上崗的局面。
    選拔規(guī)范
    “有媒體報道說,35歲升為正處。這不是不可能,但是這絕對屬于少數仕途相當順暢的人。”供職于四川省成都市某廳級單位的許文(化名)告訴本報記者,在他們同一批次進入該省廳級單位的十幾個人中,升得最快的大約在三十八九歲才成為正處。
    在政府機構,官員職級的提升跟單位級別有直接的關系。在省廳級單位中,處級以上干部配置較多,而在縣一級的政府機構中,職級提升的難度相對更大。
    劉浩說,自己成為縣長或縣委書記,只是一個理想。“但是越來越規(guī)范的干部晉升通道,也給了我不少希望。”
    他所說的希望除了上述一系列規(guī)范領導干部選拔的文件外,還包括今年上半年出臺的《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其中明確,市(地)級以上機關從下級機關公開擇優(yōu)選拔任用內設機構公務員。
    山東某地級市的一名處級局長談到自己的經歷時表示,正是遴選機制給了他機會。他之前在山東某縣擔任副縣長,多年來,由副處升正處的機會一直沒有出現。最終,一次遴選機會出現,他被調任到現在的地級市擔任處級局長,實現職位級別的升格。
    除了參加遴選,破格提拔也是公務員晉升的一條快捷通道,但近年發(fā)生的一些官場“火箭提升”事件異化了這一途徑?!度嗣袢請蟆吩摵先嗣窬W(603000,股吧)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57.9%的接受調查者擔心被提拔的年輕干部身后“有背景”,選拔任用不透明。
    僅2012年至2013年這段時間內,連續(xù)被曝光多起火箭提拔事件,其中部分事件經歷了“曝光停職調查撤職”的過程,從中透露出違規(guī)提拔程序的問題。尤其對于其中有著“官二代”背景而被提拔的干部,輿論質疑之聲不斷。
    竹立家認為,近年來出現的“火箭提拔”現象不僅違背“任人唯賢、德才兼?zhèn)?rdquo;的選拔原則,而且不符合基層干部培養(yǎng)的現狀,可能致使很多公務員失去工作的職業(yè)預期,嚴重的話,還對公務員激勵機制造成畸形影響。
        公務員推薦:公務員時事政治     半月談
    
公務員時事政治 半月談時評 公務員考試網 公務員報考指南 歷年考試真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