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加減混合教案五篇(優(yōu)質)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加減混合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在學習了1—5各數(shù)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根據(jù)6、7的組成掌握6和7的加減計算方法。
    技能目標:通過操作和觀察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一圖兩式的一般規(guī)律,并會列式計算。
    情感目標: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引導學生體會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會計算6、7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通過操作和觀察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一圖兩式的一般規(guī)律,并會列出相應的算式。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語:
    “同學們,今天在這兒和老師一起學習,你們高興嗎?”
    “老師的心情也和你們一樣,太好了!”
    “同學們請看,這是智慧爺爺送給我們的智慧星,你們喜歡嗎?那么你想得到它嗎?”教師出示吹塑紙上的星給學生看。
    二、復習舊知:
    “接下來我們就要比智慧了?!?BR>    教師出示一組復習題目:
    6 7 7
    1 2 4 6 2
    “想一想,□里應該填幾?誰來說一說?”
    指名口答,教師填出□里的數(shù)。
    “觀察每一組的數(shù),你還能想到什么?”
    指名口答,教師板書(對說錯的,只要有道理,要給予肯定,但要指導學生認真審題,再觀察,再說)。
    “你說得真不錯,智慧爺爺說,你是得到智慧星的第一個小朋友。”把智慧星送給小朋友。
    三、探究新知:
    “同學們,智慧爺爺現(xiàn)在要我們做一件事情,請每組的小朋友拿出6根小棒,把這6根小棒擺成兩堆,一堆5根,一堆1根,大家擺好了嗎?”(教師在黑板上擺)
    “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誰來說出一個加法算式?”
    指名回答,教師板書:1+5=6
    “你為什么列1+5=6呢?”
    學生:“我看到左邊有1根小棒,右邊有5根小棒,合起來是6根小棒,所以列1+5=6”(需教師引導學生說)
    “還有誰來說一下你的算式?”(如果和上個算式一樣,可讓學生再說一下他是怎樣看的)。
    “還有小朋友說嗎?”
    學生:“我列的算式是5+1=6”(教師板書5+1=6)
    “能告訴大家你為什么列5+1=6嗎?”
    學生:“我看到左邊有5根小棒,右邊有1根小棒,合起來是6根小棒,所以列5+1=6”
    “再看一看你面前的小棒和同學說的這兩個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我們相互說一說!”(給學生兩分鐘討論的時間,展示討論結果)
    (學生可說出的結果有:①發(fā)現(xiàn)我在這邊看到的`是1+5=6,他在那邊看到的是5+1=6;②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算式的得數(shù)相同;③我發(fā)現(xiàn)相加的兩個數(shù)相同,前后位置不同等等)
    在說的過程中,說的只要對,都要給予肯定,說的好的,要贊揚并發(fā)智慧星。
    “大家說的都很好,這說明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很仔細?!?BR>    “現(xiàn)在智慧爺爺要我們做第二件事情,請每組的小朋友拿出7個圓片,然后用你的紅線把它們隔成兩部分,一部分有6個圓片,一部分有1個圓片。大家把這件事情做好了嗎?”
    “看一看你們擺的圓片,誰來說出一個減法算式?”
    指名說,教師板書:7-1=6
    “你為什么說7-1=6呢?”
    學生:“我看到本來(總共)有7個圓片,如果去掉左邊的1個圓片,就剩下右邊的6個圓片,所以7-1=6”
    “還有別的小朋友說嗎?你想的算式是什么?”
    學生說,教師板書:7-6=1
    問:“你為什么列7-6=1呢?”
    學生:“我看到本來(總共)有7個圓片,如果去掉左邊的6個圓片,就剩下右邊的1圓片,所以7-6=1”
    “再看看圖和算式,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我發(fā)現(xiàn)這一個圖可以寫出兩個加法算式?!?BR>    “我發(fā)現(xiàn)都是用7減去的?!?BR>    “我發(fā)現(xiàn)7減去一個大數(shù)得一個小數(shù),減去一個小數(shù)得一個大數(shù)。”
    “我發(fā)現(xiàn)7可以分成1和6,也可以分成6和1?!?BR>    (對學生說得好的及時鼓勵,發(fā)智慧星。)
    四、小結并引入一下練習:
    “同學們,剛才我們通過擺一擺,說一說,完成了智慧爺爺要我們做的兩件事情,學到了我們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識,就是通過不同的觀察方法,一幅圖可以得到兩個算式,但結果都是正確的,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一起學習的內容:6、7的加減法”(出示課題)
    “小朋友們,金色的秋天來到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向日葵姐姐想知道我們收獲了什么?”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4朵紅色向日葵,2朵黃色向日葵)
    “誰來說一說圖意思?”(指名說圖意)
    “誰會列出兩個加法算式?”
    學生說算式,教師在4朵和2朵向日葵之間畫一虛線。
    問:“誰知道這一虛線表示什么意思?”
    生:“他表示把6朵向日葵分成兩部分?!?BR>    問:“誰會根據(jù)虛線分的情況說出兩個減法算式?”
    學生說算式(6-2=4,6-4=2)
    “小朋友們,向日葵姐姐就在我們書上的第45頁,請同學們把書翻到45頁,先看圖,然后把書上的算式填完整?!?BR>    指名上臺填算式,然后講評,發(fā)智慧星。
    問:“你們覺得上臺來的同學做的怎么樣?”
    指名說一說,若有錯誤教師及時更正。
    問:“說愿意把你做得給大家看?”(可以把學生的書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及時給予表揚)
    通過展示,教師做小結。
    “剛才向日葵姐姐看到我們取得了這么大的收獲,為我們感到很驕傲,那么她問大家,是不是每幅圖都可以寫出兩個不同的加法算式,或者說,每幅圖都可以寫出兩個不同的減法算式呢?”
    等學生反應后,教師在黑板上貼出笑臉圖:
    “請同學們觀察這幅圖,說出你想的加法算式。”
    生:“3+3=6”
    問:“還有嗎?”(學生可能還說3+3=6,或者說沒有了。)
    再問:“那么同學們想一想,什么情況下只能寫一個加法算式?”
    生:“兩邊一樣多,兩部分一樣多。”
    師:“你說得真好?!豹勔活w智慧星。
    師:“好,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減法算式?”
    板書:6-3=3
    問:“還有嗎?”(可能還說6-3=3,或者說沒有了。)
    再問:“誰來說一說,什么時候只能寫一個減法算式呢?”
    生:“也是分的兩部分同樣多的時候?!?教師可做引導)
    小結:通過這幅圖,我們知道并不是每幅圖都可以列出兩個加法算式或兩個減法算式。這種情況就屬于特殊的。
    師:“同學們,你們的表現(xiàn)真讓人佩服,最后我們來看一看哪些同學得到了智慧星,請得到星的同學上臺來,我們?yōu)樗麄儽硎咀YR好嗎?大家鼓掌?!?BR>    “大家看上臺的同學和他們得到的星星,你們也想得到智慧星嗎?”
    “那么,你能寫出幾個加法算式、幾個減法算式呢?請按練習格書寫。”
    如: 6 + 1 =7 6 – 2 =4
    (投影演示)
    等大家寫完后,可在投影上展示學生所寫的算式。
    問:“你是根據(jù)看到的什么來寫出的算式?”
    生:“我看到了3顆紅星,4顆黃星,所以寫
    3+4=7 7-3=4
    4+3=7 7-4=3”
    問:“誰有與他不同的算式?”(實物展示)
    “你是根據(jù)看到的什么來寫的?”
    生:“我看到的是2個女孩,5個男孩,所以寫
    2+5=7 7-2=5
    5+2=7 7-5=2”
    小結:“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生活中有許多和數(shù)學有關的事情,只有留心看,認真想,它是逃不過你敏銳的眼睛的。今天就請同學們回去找一找,看一看,明天告訴老師你看到了那些和數(shù)學有關的事情,好嗎?”
    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加減混合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口算整百整十數(shù)加、減整百整十數(shù)、以及整萬數(shù)的加減法.
    2.培養(yǎng)學生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口算,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4-38= 250+70= 530-30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一)教師談話:我們已經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整百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口算加、減法.(板書課題:口算加、減法)今天學習的口算加、減法與過去的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最后一道口算題250+400改為250+470(即例1)
    1.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請大家試一試.
    2.學生交流匯報,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演示課件“口算加、減法”)
    板書匯報結果.(設想三種方法)
    a.200+400=600,50+70=120,600+120=720
    b.250+400=650,650+70=720
    c.25+47=72,250+470=720
    (第三種方法是把250看作25個十,470看作47個十,25個十加47個十得72個十,所以250+470=720)學生說出這種方法應給予鼓勵.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2 口算: 540-370
    2.小組討論:怎樣口算才能又對又快.
    3.匯報結果,說出思路.
    540-370=170
    a.540-300=240,240-70=170
    b.540-340=200,200-30=170
    c.540-70=470,470-300=170
    d.54-37=17,∴540-370=170
    教師肯定這四種方法正確,同時說明第四種方法:把540看作54個十,370看作37個十,54個十減37個十得17個十,所以540-370=170
    4.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方法自選)
    360+180 410-240 520-150 370+58
    (2)一個數(shù)是390,另一個數(shù)比它多150,另一個數(shù)是多少?
    (三)教學例3
    1.出示例3、口算 :
    (1) 17萬+8萬=_________萬
    由學生自己說思路
    (2)27萬+19萬=_________萬
    因為27+19=46, 所以27萬+19萬=46萬
    (3)27萬-4萬=_________萬
    因為27-4=23, 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_萬
    因為35-28=7, 所以35萬-28萬=7萬
    2.練習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一個數(shù)是820萬,另一個數(shù)比它少150萬,這個數(shù)是多少?
    三、課堂練習
    1.口算,并把得數(shù)填在空格里.
    +
    50
    200
    420
    370
    25
    430
    580
    一
    60
    200
    310
    450
    25
    480
    630
    2.口算
    24萬+6萬 76萬+19萬 65萬-47萬
    15萬+35萬 29萬-13萬 40萬-18萬
    69萬+26萬 82萬-54萬 230萬-70萬
    四、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習了什么知識? 你是怎么口算的?(讓學生各抒己見,講出自己采用的方法)
    五、課后作業(yè)
    1.口算下面各題.
    320+60= 350+460= 330-80=
    250+490= 270+28= 760-450=
    520+480= 670-500= 400-260=
    2.口算下面各題.
    170+320= 100-51= 630+27=
    850-40= 650+180= 860-47=
    240+56= 520-360= 910-180=
    板書設計
    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加減混合教案篇三
    教學目的:1.使學生鞏固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
    2.通過多種形式的大量練習,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口算10以內加減法,提高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培養(yǎng)學生正確、迅速的口算能力。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頭飾、蘿卜圖片、信箱圖片、“一休”圖片、投影儀。
    教學過程:
    我們學習了10以內加減法的口算方法。今天上一節(jié)練習課。
    (板書:練習)
    看誰能做到又對又快地口算。
    (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進行口算基本功訓練。一共設計了十三種形式,練習內容注意多樣性、階梯性和趣味性。)
    1.練組成:
    口算要算得又對又快,必須記熟數(shù)的組成,齊練2—10各數(shù)的組成。
    (1)對口令:
    練習2~5各數(shù)的`組成。
    (2)口答:
    ①7的組成有哪幾組?
    ②9的組成有哪幾組?
    (3)打手勢:
    練習6和8的組成。
    (4)打手勢說組成:
    邊打手勢邊說10的組成。
    2.板演:
    今天,“一休”來到我們班,它要看看你們學習得怎么樣,給你們出了幾道題,誰來做?(貼“一休”圖,并板書下面各題。)
    3○4=7 6+4=□ 7+3=□
    8○2=6 □+□=□ 7-3=□
    □-□=□
    □-□=□
    3.讀題計算:要求讀準題、算對數(shù)。(投影)
    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
    4.悄悄算:(投影)
    (單號組同學先算,把得數(shù)悄悄告訴同桌同學,同桌同學同意他算的結果,就點點頭;不同意,就舉手向老師報告,老師再帶大家討論誰對誰錯。做幾道題后,換雙號組同學計算。)
    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
    5.訂正板演,并提問:
    (1)第一組題3、 4、 7各叫什么? 8、 2、 6各叫什么?
    (2)第二組題為什么6+4等于10,而4+6也等于10呢?10-6=4是怎么算的? 10-4=6是怎么算的?
    (3)第三組題“+”表示什么意思?7+3=1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什么意思?7-3=4表示什么意思?
    注意:常有人把加法做成減法,把減法做成加法。做題前要先看符號,是“+”時,要把兩個數(shù)合起來;是“-”時,減幾就從被減數(shù)里去掉幾。
    6.打手勢算:(投影)
    老師說出10以內加減法題共10道。學生打手勢表示口算的結果。
    7.對口令:(投影)
    老師按投影的題,說10以內加減法題10道,同學說得數(shù),要求脫口而出。
    8.游戲——“評選優(yōu)秀郵遞員”:
    黑貓和白貓是郵遞員,由兩位學生扮演。每人送10封信,每封信上都有一道題。誰先算出這道題得幾,就把信投進貼在黑板上的編號是幾的信箱里。送信時,誰投得又對又快,誰就是優(yōu)秀郵遞員。
    誰當黑貓?(發(fā)黑貓頭飾讓學生戴上。)
    誰當白貓?(發(fā)白貓頭飾讓學生戴上。)
    比賽結束,檢查后給獲勝者發(fā)獎。
    9.視算:看算式寫得數(shù)。要求看準題,寫對得數(shù)。視算題是10以內加減法題,共8道。
    10.聽算:聽題寫得數(shù)。要求聽準題,寫對得數(shù)。聽算題是10以內加減法題,共8道。
    11.游戲——“拔蘿卜比賽”:
    白兔和灰兔比賽拔蘿卜,由兩位學生分別當白兔和灰兔。老師說10道題,誰先算出得數(shù),誰就到黑板前面來拔編號是幾的蘿卜。拔得又對又多的獲勝。
    誰當白兔?(戴白兔頭飾。)
    誰當灰兔?(戴灰兔頭飾。)
    比賽結束后,給獲勝者發(fā)獎。
    12.速算比賽:
    計算課本上的式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題目見課本第46頁第10題,共20道題。
    完成后訂正,評出前五名并發(fā)獎。
    13.智力競賽:看誰最能動腦筋。
    (1)和是10的加法算式有哪幾道?(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差是3的減法算式有哪幾道?(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14.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做了大量的練習。10以內的加減法必須做到計算正確,得數(shù)脫口而出。我們還沒有達到要求,今后還要加強練習,爭取全班所有的同學都能做到正確、迅速地口算。
    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加減混合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一)能正確地口算整百整十數(shù)加、減整百整十數(shù),以及整萬數(shù)的加、減,口算加、減法。
    (二)培養(yǎng)學生推理遷移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口算方法。
    難點:培養(yǎng)學生計算的正確性。
    教具和學具
    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
    40000簡寫成( );70000簡寫成( )。
    2.教師出示口算卡片,指定一名學生口答,并說一說口算過程。
    27+38= 670+80= 520+400= 64-38=
    530-400= 730-300= 80-54= 430+70=
    540-200= 35+16= 360-80= 250+400=
    (二)學習新課
    教師談話:過去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及兩位數(shù)加、減整百數(shù)的口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口算加、減法。(板書課題:口算加、減法)今天學習的口算加、減法與過去有什么不同呢?
    教師把復習中最后一道口算題改為250+470,即課本題中的例1,也就是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
    1.教學例1。
    口算:250+470。
    提問:同學們會口算250+400,那么怎樣口算250+470呢?
    有250+400的基礎,同學們可能會想到:先用250+400=650,再用650+70=720。
    教師肯定上面的算法是正確的,然后提出:還可以怎樣想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可以互相商量,然后全班交流。可能會出現(xiàn)下面幾種想法:
    (1)50+70=120,200+400=600,600+120=720;
    (2)25+47=72,推出250+470=720。
    教師肯定以上幾種想法都是正確的。
    2.教學例2。
    口算:540-370。
    啟發(fā)性提問:同學們會口算幾百幾十加幾百幾十,那么怎樣口算幾百幾十減幾百幾十呢?
    相鄰的兩位同學互相商量,然后全班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情況:
    (1)540-300=240,240-70=170;
    (2)54-37=17,推出540-370=170;
    (3)140-70=70,500-100-300=100,100+70=170。
    教師肯定以上想法都是正確的。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你認為哪種方法容易就用那種方法。)
    360+180= 520-150=
    410-240= 370+580=
    (2)列出算式,口算出得數(shù)。
    一個數(shù)是390,另一個數(shù)比它多150。另一個數(shù)是多少?
    3.教學例3。
    口算:
    (1)17萬+8萬=________萬
    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
    學生可能會說出:因為17+8=25,所以17萬+8萬=25萬。
    (2) 24萬+19萬=________萬
    因為24+19=43,所以24萬+19萬=43萬。
    (3)27萬-4萬=________萬
    因為27-4=23,所以27萬-4萬=23萬。
    (4)35萬-28萬=________萬
    因為35-28=7,所以35萬-28萬=7萬。
    練一練
    (1)口算,要求說出口算過程,小學數(shù)學教案《口算加、減法》。
    34萬+18萬= 23萬-18萬=
    250萬+750萬= 50萬-27萬=
    (2)列出算式,并口算出得數(shù)。
    一個數(shù)是820萬,另一個數(shù)比它少150萬,這個數(shù)是多少?
    (三)鞏固反饋
    1.全體同學筆答。
    (1)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shù)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shù)與橫行的每個數(shù)相加)
    (2)口算下面各題,并把得數(shù)填在空格里。(用豎行的每個數(shù)作被減數(shù),分別去減橫行中的每個數(shù))
    訂正時,個別的題讓學生說一說口算過程。
    引導學生觀察,提問:
    (1)觀察表(1), 在加法中,一個加數(shù)不變,另一個加數(shù)變了,引起和有什么變化?
    (2)觀察表(2),在減法中,被減數(shù)不變,減數(shù)變化了,引起差有什么變化?
    2.全體同學試做練習四的第5題。
    溫泉鄉(xiāng)今年修了4條水渠,總長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
    在試作的基礎上,由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說一說解題思路。從問題出發(fā)來想:
    要想求“今年比去年多修多少米”,必須知道今年修多少米,去年修多少米。已知今年修的水渠總長是1608米,去年修多少米沒有直接告訴,但告訴我們今年修的1608米等于去年修的3倍,這樣就可以求出去年修的'米數(shù)。
    根據(jù)學生的講述,教師畫出下面的解題思路圖。
    由學生獨立列出等式,并解答出來。
    答:今年比去年多修1072米。
    提問:題目中“今年修了4條水渠”這個條件怎么在列式中沒有用上?
    (這個條件和要求的問題沒有關系。)
    3.課后練習:
    練習四第1,4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內容是在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幾百幾十加、減整百及整十數(shù)的口算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學習整百整十數(shù)相加減和整萬數(shù)相加減的口算。
    本節(jié)課先復習前面學過的有關口算內容,為新課作好準備。由已學過的250+400引出例1,啟發(fā)學生想出口算過程比較自然,同時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來想。學生口算時,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怎樣想得快就怎樣算。這樣安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例2減法的口算,啟發(fā)學生根據(jù)加法的口算方法遷移到減法的口算,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本節(jié)課的練習比較充分,除了邊講邊練外,還安排了集中練習。在集中練習中,除了練習本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外,還引導學生觀察和、差的變化,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對課本練習題中的一些難點,在課堂上解決,達到了當堂鞏固,減輕學生課外負擔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板書設計
    口算加減法
    例1 口算250+470=(720)
    這樣想:
    (1)250+400=650
    650+70=720
    (2)50+70=120
    200+400=600
    600+120=720
    (3)25+47=72
    250+470=720
    例2 口算540-370=(170)
    這樣想:
    (1)540-300=240
    240-70=170
    (2)54-37=17
    540-370=170
    (3)140-70=70
    500-300-100=100
    100+70=170
    例3 口算
    17萬+8萬=25萬
    24萬+19萬=43萬
    27萬-4萬=23萬
    35萬-28萬=7萬
    口算加、減法
    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加減混合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感受加減法之間的聯(lián)系,會計算8、9的加減法。
    2.通過課堂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探索意識、評價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
    教學內容:第56、57頁的內容,練習八的第7、8、9題。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圓片(7個紅的、2個白的);7個紅色圓片、3個白色圓片。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嘗試計算8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的確定,立足雙基,注重發(fā)展,力求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嘗試計算,有效地發(fā)掘了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為學習8、9的加減法計算做好了鋪墊。]
    1.看圖說話。
    (課件:出示恐龍圖畫)
    師:漂亮嗎?圖上畫著什么?誰還想說,并且和他說的不一樣?
    (讓學生充分說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學生聯(lián)想一些童話情節(jié)。)
    [看圖說話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搜集數(shù)據(jù)的能力和想像能力。并為下一步嘗試計算提供了豐富的數(shù)學情境。]
    2.讓學生看圖寫算式。
    要求:小組分工合作。
    3人寫算式,1人記錄。
    [這里要求小組合作活動,旨在通過合作學習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評價意識。同時,學生對8的加減法的嘗試計算,有利于學生再現(xiàn)已有的'計算經驗,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
    3.匯報交流,相互評價。
    操作悟理,感受加、減法之間的關系
    1.小組合作,進行操作活動(1人記錄算式)
    a、擺9個紅圓片,2個白圓片
    (老師領著學生整齊地擺出來)
    師:擺一擺你們的圓片,計算以下題目:
    (老師邊寫算式邊敘述)
    7個添上2個是幾個?(72)
    2個添上7個是幾個?(27)
    從9個里面去掉2個剩幾個?(9-2)
    從9個里面去掉7個剩幾個?(9-7)
    (板書:72=9-2=
    27=9-7=)
    [操作學具對學生的計算很有啟發(fā),但初入學的學生獨立操作學具還有一定難度,故適當進行操作性指導是必要的。]
    b、擺6個紅圓片,2個白圓片。
    計算:62=8-2=
    26=8-6=
    c、小組匯報計算結果(說明:以上計算都不要求學生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