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育隨筆短篇 幼師教育隨筆6篇(實用)

字號: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師教育隨筆短篇 幼師教育隨筆篇一
    回顧這四天的學習,每位老師的真誠交流引起我們心靈的震撼。作為教師,這一職業(yè)身份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干好這一職業(y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師德的提升?!皫煇蹫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該對孩子付出無私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豐厚的文化素養(yǎng),注意與時俱進。教師應以身作則,孩子喜歡關注教師、模仿教師,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良好的個性習慣影響孩子,切實做到為人師表。
    師德的底線是尊重生命,尊重孩子??鬃诱f過:“有教無類”,古人尚且悟出,何況我們現(xiàn)代人呢?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教師應該尊重這一人類的神奇——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教師對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盡心盡力,不管聰明的還是笨拙的,聽話的還調皮的,漂亮的還是一般的,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美,有存在的不同意義。教師應該看出孩子之間的差異,尊重這些差異并且為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成長道路。
    魏老師的人生經(jīng)歷讓我聯(lián)想到一部影片,很小的時候看的,不記得名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電影里有個苗苗老師,孩子們很喜歡她。于是又上網(wǎng)搜了搜,重新看一遍,好多場景都讓我觸動。苗苗老師的初衷也不是教師,但是最后她卻愛上了這個職業(yè),而且做得很成功。一開始她也有困惑,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無計可施,扯著嗓子喊也沒用,于是向老校長請教,原來當一個老師的奧秘是心,待她慢慢去這樣做后,才逐漸體會到這是一顆愛孩子的心。影片中的那群孩子也是參差不齊的,有個小女孩是結巴,有幾個男孩兒到處欺負人、捉弄老師,還有個孩子愛撒謊等等,苗苗老師始終用心去關注她們,相信他們,幫助他們,保護他們幼小的純潔的敏感的心靈。她真正做到了走進孩子們的世界并且和孩子們做朋友,她尊重每一個孩子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對每一個孩子付出百分之百的愛。
    很喜歡影片中老校長說的一句話:“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適合當老師?!边@不就是今天我們所強調的師德嗎?讓我們像苗苗老師那樣用一顆純潔之心去愛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教育事業(yè)。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是我們要有信心做好這個工作,成為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因為我們有很多同樣熱愛教育事業(yè)的前輩們幫助我們、鼓勵我們,只要我們努力用心去做,相信孩子的眼睛是公正的,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以愛換愛......
    幼師教育隨筆短篇 幼師教育隨筆篇二
    開學快將近一個月了,經(jīng)過這一個月的生活與學習,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經(jīng)適應了,也開始慢慢地建立起了一定的常規(guī)。
    經(jīng)過這一個月短暫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大一部分小朋友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但如有個別小朋友說話還不怎么會說;有些小朋友小完便之后不會拉褲子;有些小朋友來自單親家庭,性格比較孤僻;還有一些小朋友的家長對孩子的各方面關注都特別高,每天都會打電話來尋問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我感覺到了壓力。
    冬冬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穩(wěn)重、踏實的男孩子。在一次美術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孩子都興致勃勃地在作畫。只有冬冬一個人呆呆地坐在位置上擺弄蠟筆。我輕輕地走近他:“東東,你怎么不畫呢?”他說:“我不會涂顏色,我真的不會,我不騙你?!彼苷J真地看著我。第一次的美術活動,我以為是他還沒有適應新環(huán)境,所以才表現(xiàn)出這種狀態(tài)。我握住他的手,幫助他一起完成了作品。
    第二次美術活動,要為紅綠燈涂上顏色。開始沒多久,冬冬過來,拉住我的手,用求助的眼神看著我說:“老師,我不會涂顏色。”這次,引起了我的重視。平時遇到什么事情,他從來不會說我不會。唯獨美術活動的時候,他都會表現(xiàn)出不自信。
    我笑了笑,撫摸了一下他的頭,嘗試著鼓勵他:“冬冬,你很棒的,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你試試看,就算把顏色涂到外面也沒關系,只要是你自己畫的。”冬冬聽了之后便開始動手作畫了。在活動結束后,評價過程中,我特地看了看齊齊完成的作品,向他豎起來大拇指,并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看,冬冬涂的紅綠燈,雖然有一點弄臟了,但是是他自己完成的,給他拍拍手吧。”
    第三次的美術活動,還沒等他向我開口求助,我先鼓勵了他,“冬冬,這次你不需要老師幫忙就能自己完成的對嗎?”他點點頭。
    自信心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每個幼兒都要自己獨特的地方,有的幼兒畫畫好,有的幼兒唱歌好。老師應該了解每個幼兒的特點,幫助幼兒在某方面中獲得成功和自信。讓他感受到“我很棒”。
    幼師教育隨筆短篇 幼師教育隨筆篇三
    我會蹲下身來多和孩子用眼睛“說話”
    今年三月份接手了一個新開的班級。全部的孩子都是新生,我也調整好心態(tài),做好心理準備,迎接他們適應期的哭泣。
    第一周的教學主要是讓孩子熟悉幼兒園和教室環(huán)境,認識自己的毛巾、杯子、座位等,以玩玩具、講故事、做游戲為主,積極鼓勵正面教育,盡早地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努力使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把孩子送到三位完全陌生的老師手中,不光孩子有焦慮情緒,家長也有。你們最關心的是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哭,吃飯好不好等,但這種焦慮常常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因此家長要樹立一種觀念:小鳥長大了,就會飛,為了讓小鳥飛得高,飛得遠,父母應該推他一把。既然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里,就要讓他學習獨立生活。
    有些家長送孩子來,孩子好好的,大人倒先哭起來了,結果弄得大人、小孩一起哭。還有些家長把孩子送到后,總是不放心,不肯離去,陪著孩子玩,有的躲在窗外偷看。這樣,孩子永遠都無法學會獨立,等到別的孩子都已適應集體生活時,你的孩子上幼兒園還要哭鬧。
    所以,當你們把孩子送到老師手上時,就應該以信任的心態(tài)和孩子說再見。
    怎樣讓孩子盡快地適應集體生活,其實光靠幼兒園的教育是不夠的,也需要家長的配合:
    一、不良的飲食習慣:有的孩子坐著等老師來喂,有的孩子還有比較嚴重的偏食挑食現(xiàn)象。
    在家里可以試著讓孩子這樣做:1.吃飯時先鼓勵孩子自己吃,孩子不愿吃了再喂;2.飯前不要讓孩子吃零食;3.吃飯時不要讓孩子離開飯桌;4.教會幼兒如何使用勺子。
    二、不愛護玩具:玩具隨地亂扔不會整理,并且有搶奪玩具的現(xiàn)象。這種情況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家長包辦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現(xiàn)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沒有與別人分享的經(jīng)驗。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求孩子學習整理玩具。我們提醒他們玩具也有自己的家,我們玩好后應該把他們都送回家。對于要搶玩具的孩子,我們要求多跟孩子說,“大家一起玩好嗎?”“你玩好了再給我玩好嗎?”等等語言。家長平時在家也可以試著讓孩子自己來收拾玩具。
    三、行動自由散漫:孩子剛上幼兒園,從一個自由的環(huán)境到一個相對來說有規(guī)范的幼兒園集體生活,會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比如上課或游戲時還有幾個孩子隨意走開,集體觀念差。而且孩子們好模仿,一個走開了,后面會有很多小朋友跟著一起離開。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一方面會在選擇教學內容游戲時,多考慮如何吸引孩子的注意;另一方面也會對小朋友有一定的紀律約束。
    幼師教育隨筆短篇 幼師教育隨筆篇四
    新學年開學,我又迎來了小班的孩子們。考慮到小班孩子剛入園會出現(xiàn)分離焦慮,我特地在開學前的家長會上向家長們就此現(xiàn)象作了充分的講解,介紹了一些簡單的應對方法。開學初雖然有的孩子也會哭泣,也會焦慮,但是他們會期待地等著“下午四點鐘”,念叨著“下午四點鐘,媽媽會第一個來接我”來安慰自己??磥?,開學前的“預防針”還是很見效的,我不由地松了一口氣。
    開學后的第三天,順順媽媽焦急地給我打來求助電話:“何老師,順順在家里成天機械地重復同一句話,晚上要拉著外婆的手才能蒙朧入睡,還時常驚醒,怎么辦……”
    “老師,一起!”“外婆什么時候來?”“不要睡覺好不好?”……在幼兒園里順順不停地重復著相同的幾句話,一邊抽泣,一邊不安地拉著我的衣服,不允許我離開他的視線,也不愿意坐在他的小椅子上。順順的午睡也是在迷迷糊糊中進行的,每天大約也只有半小時,只要我從他的小床上稍稍挪一挪身子,他就馬上跳起來:“老師不要走!”接著就是大聲哭泣和無休無止的“……好不好……什么時候來……”如果有陌生的老師或高鼻子藍眼睛的外教進入教室,順順更是恐懼地蜷縮在我身邊,驚恐地哭著重復:“老師,一起!老師,一起!”我完全被順順死死地拖住了,分身乏術。望著滿頭大汗、精疲力竭卻依舊驚恐焦慮的順順,我有說不出的心疼。從教近二十年從來沒有遇到過分離焦慮反應如此強烈的孩子,怎么辦?
    我開始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了解到:分離焦慮是幼兒離開母親時出現(xiàn)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最親近的人突然離開了幼兒的視線,幼兒會一下子不安起來:媽媽在哪里?我要找媽媽!幼兒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分離焦慮的出現(xiàn),與幼兒缺乏安全感有關,它促使幼兒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fā)出信號,呼喚媽媽的出現(xiàn),這是幼兒尋求安全感的一種有效方法。焦慮中的幼兒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有時甚至表現(xiàn)出不吃、不喝、不玩,這些平時最能引起親人關注的行為,現(xiàn)在成了幼兒用來呼喚親人的一種方法。此時其他活動自然也就進入不了幼兒的視線。
    同時,我還考慮到幼兒的強烈反應可能與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有關。于是,我和順順媽媽進行溝通,了解家長的個性、教養(yǎng)方式,分析順順的氣質類型。
    順順非常聰明,但是從小體質較弱,一旦發(fā)高燒,就會出現(xiàn)驚厥現(xiàn)象。此外,他對痛、癢、熱等感覺特別敏感。如果手上有小傷口,他就會不停地哭泣,并且要求媽媽和外婆陪伴。順順的爸爸長期在國外工作,順順在外婆和媽媽的呵護中長大。尤其是外婆,對順順非常關注,順順幾乎從來都沒離開過外婆的視線。即便是順順到早教中心參加活動,外婆也在窗外守候。順順不太出門、接觸陌生人,很少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機會,也從沒有離開過媽媽,甚至沒有出過遠門旅行。順順始終生活在他熟悉的環(huán)境里。
    順順第一次離開媽媽,特別沒有安全感,對未知的生活方式充滿擔憂和恐懼,對教師也不信任。加之媽媽和外婆每天憂心忡忡的神情,深深感染著敏感的順順。每天來幼兒園對順順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經(jīng)過分析和反思,我制訂了與順順本人和其家長等人的互動要點:
    1.仔細觀察順順的表現(xiàn),尋找他在幼兒園里的快樂片段,找到能讓他開心并暫時忘記緊張的“開心點”和讓他擔憂和不安的“緊張點”,尋找對順順有效的方法,總結有針對性的干預手段。
    2.經(jīng)常和順順媽媽溝通,和媽媽一起詳細分析順順在幼兒園的一些細節(jié)表現(xiàn),通過具體事例分析、探討有效的干預方法。
    3.付出更多耐心,及時給予關注,讓順順對教師逐漸產(chǎn)生信賴,確立安全感。說服自己,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及時回應順順重復的同一句話,減輕他的焦慮。
    4.在一日生活中,嘗試讓順順對依賴逐漸“脫敏”:讓他從緊緊黏著我→可以離開我,在1米范圍內幫我取東西→在我的注視下坐著玩→讓順順在看得見我的視線范圍里活動→我能短暫離開順順的視線去照顧別的孩子。
    5.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充實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同時,也鼓勵順順媽媽了解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改變自己的教養(yǎng)方式,獲得家長的理解、支持私配合。
    順順需要我長期耐心、細致地觀察和幫助,我在心理上做好了“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
    吃午飯的時候,和順順同桌的可可又開始“作”了。一會兒嫌飯?zhí)啵粫翰灰院}卜、不要吃湯里的蔬菜……伴隨著可可的大哭和嘔吐,順順也緊張得滿臉通紅,喃喃地重復著:“我吃的,我吃的……”接著也嚎啕大哭和嘔吐起來,最后還傷心地說:“我要吃飯的……”
    幼兒間情緒感染的現(xiàn)象在順順身上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同時也說明順順內心很希望進步。看來,要盡量避免同伴在順順面前的強烈情緒表現(xiàn)。于是,我把順順的座位換到了吃飯?zhí)叵恪⑶榫w愉快的小小身邊,讓同伴的愉悅情緒給順順帶去輕松的心情和好胃口。
    在同伴的感染下,順順也開始像小小那樣鼓起小腮幫子香香地咀嚼飯菜,有時還會自己捧著小碗大口地喝湯。盡管挑食的習慣還是有時會讓順順皺著眉頭,撅起小嘴,但在我積極地鼓勵再配合適時地喂幾口飯后,每天午飯時順順便變得輕松自然起來。
    又要游泳了,這是我最頭疼的環(huán)節(jié),因為需要花多一些精力去照顧班里大部分孩子,所以我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順順身上。悶熱的更衣環(huán)境加上不會自己穿脫衣服的著急、對下水的恐懼、對男教練的畏懼……這一切讓順順更加焦躁不安。順順常常滿頭大汗地拉著我的衣服嚎啕大哭,焦慮地重復同一句話的現(xiàn)象便會加劇。
    每次進游泳池之前,我都會加倍耐心地對順順講:別的小朋友都需要何老師的幫助,你要學會等一等,我會來幫助你的……等一會兒在游泳池里,你就和我在一起,我陪你站一會兒,再到水里去玩……不管順順是否能理解,我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我的話:我一邊滿頭大汗地照顧著大部分孩子,一邊及時回應著順順的哭喊……
    終于,順順愿意等一等了,盡管紅著眼圈,眼淚汪汪。進入游泳池后順順也愿意試著下水,雖然遠遠地離開男教練,雖然站在水里緊緊拉著我的手,但是,我卻很開心,畢竟順順進步了!他開始學著控制自己不安的情緒,開始信任我了。
    看來,教師在幼兒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時對其行為給予包容和理解,以及給予及時地回應和耐心安撫,就能帶給幼兒像母親一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經(jīng)過一段時間,順順漸漸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我開始趁他不注意悄悄離開他,站在離他有些距離的地方和其他小朋友說話、做游戲,但是依舊時刻注意著順順的表現(xiàn)。有幾次,順順可能玩得比較專注,竟然沒有注意到我的離開。等到他意識到抬頭尋找我的時候,沒等他著急,我就很主動地叫他“順順,我在這里,正看著你玩呢”。順順心情好的時候,會很配合地點點頭,繼續(xù)他的游戲。
    于是,我開始嘗試著拒絕順順的某些過于依戀的要求?!澳阕约喝バ”?,我會在門口看著你。”“到我的桌上幫我拿一本書好嗎?”“自己試著吃幾口飯,然后我再來幫你!”我發(fā)現(xiàn),時不時地提些小要求,順順還是能夠接受的。這樣也更有利于他大膽地去嘗試獨立活動。
    可是,剛適應了一點點,順順就生病請假了,我很擔心:順順好不容易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在家呆幾天后會不會又回到原來的水平呢?我及時和順順媽媽進行交流,說出了我的想法和計劃。于是,我利用休息時間,給順順打電話,和他聊天,關心他的情況,使順順對我產(chǎn)生親近感,讓他不忘記幼兒園的生活。順順媽媽也很配合,每天在順順面前提及我和小朋友,還讓順順在家里畫了一幅畫快遞到幼兒園。更可喜的是,順順不再說“不上幼兒園”了。
    我充滿期待地等待著順順重新回到幼兒園,并決定幫助順順逐步建立自信,讓他早日在心理上獨立起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早期的經(jīng)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早期所遭受的創(chuàng)傷或挫折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幼兒就會受到壓抑,負面情緒潛藏于幼兒的內心就會形成無意識的影響。因此,幫助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最終成為獨立的個體,是我們必須關注和探索的重要課題。我相信,童年時代教師給予幼兒的關愛與真心付出,將是幼兒一生最溫暖的記憶。
    幼師教育隨筆短篇 幼師教育隨筆篇五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說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中國。既然我們是中國人,既然幼兒園里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何不讓這些孩子接觸它呢?于是幼兒園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特色課程——陶藝。
    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都獲益良多。
    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去陶藝……”
    話音未落,孩子們拍著雙手連忙叫好。
    老師問:“為什么這么高興?”
    孩子說:“因為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邊說還一邊傻傻地笑著。
    玩泥巴是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在每一個孩子的眼里,世上的萬物只分為好玩與不好玩,而陶藝無疑屬于好玩的行列。每當孩子們來到寬敞的陶藝室,通過隨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組合創(chuàng)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后,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不正是他們所盼望擁有的嗎?
    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不會制作的時候,嚷嚷著說:“老師老師,我不會?!崩蠋煏H切地告訴他:“你行的,試試看吧!”
    當孩子在制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需要老師幫忙時,老師會主動地伸出大手。
    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不管是粗糙還是精細,老師都會對著所有孩子大聲地說:“你們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錯!”
    學陶藝是手、眼、腦協(xié)調互動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fā)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fā)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么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豐富,出現(xiàn)的作品就越是充滿童趣的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后,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老師:“明天,我們將開展親子陶藝制作比賽?!?BR>    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
    老師:“記住,先和爸爸媽媽商量制作什么,明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哦?!?BR>    第二天,陶藝室里擠滿了大人與小孩,在大手與小手的共同努力下,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出爐啦!
    大人們揣著兒時的夢想與孩子一起制作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又是親切的、溫馨的。這對親子關系的促進起著重要的作用。
    想到陶就會從心里微笑出來,還會想到莫名其妙的聯(lián)想:樂陶陶、淘氣、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愛的字眼兒,叫人喜歡,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樣的體會,才會把tao發(fā)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機靈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里,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著陶的感覺,不禁感嘆:china,我愛你!
    幼師教育隨筆短篇 幼師教育隨筆篇六
    我正在小房間里整理材料呢,只聽錢老師激動地在外面喊:“楊老師,快來看呀!”我聞聲立即出去,只見錢老師的手里捧著一只小鳥,后面跟著一大群的孩子,大家都是一臉的興奮。
    “快,找個東西把小鳥放起來?!庇谑俏以跈焕镞B忙找了一個簍子,錢老師把小鳥輕輕地放了進去,本以為小東西會在簍子里撲棱撲棱飛個不停,可它竟然躲在簍子的角落一動不動,看著它的樣子真是好可憐。這時候,孩子們已經(jīng)議論開了,給它吃什么?小鳥生病了嗎?還是放它走吧……
    于是,我抓住時機,參與了孩子的討論。
    “小鳥一般都很靈活,不會輕易被人抓住的,這只小鳥怎么了?”
    孩子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它肯定是受傷了。”“一定是天氣太冷吧。”“它又冷又累?!薄八赡艹缘锰栵w不動了。”“也可能是它的身體太胖了。”……
    “小鳥被我們抓來了,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又問。
    “找點樹枝來,給它做個鳥窩吧。”“還要給它喂點吃的?!薄罢尹c棉絮給它蓋著吧?!薄?BR>    瑤瑤說:“我們把它放走吧,真是可憐?!薄皩?,放它走吧,它的媽媽、孩子會想它的。”“放走吧,它的家在大樹上?!薄斑€是放走吧,它也是一條命呀?!秉S宸的話倒是很像大人的口氣。
    “放走?!薄傲粝隆!焙⒆觽兗拥貭巿?zhí)了起來,互不相讓。看著孩子們的爭執(zhí),錢老師說:“哎,早知道這樣不抓了?!?BR>    到底該怎么辦呢?我讓孩子們舉手表決,最后同意把小鳥留下的孩子偏多,的確,這樣的小精靈,每個孩子都會非常喜歡,況且他們平時是很難看到接觸到的,這樣的選擇也是符合他們的天性,不管是選擇留下還是放走,孩子的心中一定是喜歡這只小鳥的。
    小鳥突然不停地飛了起來,在簍子里東撞西撞地撲棱著,顯得無助極了,我說:“小鳥真的需要回家,我們還是放走它吧?!薄安恍胁恍校 笔╆亢昃谷淮舐暱蘖似饋?,眼淚叭嗒叭嗒地往下掉,隨后,幾個女孩子也都哭了起來,錢老師準備拿著簍子往外走,他們竟然一下子圍了過來,把簍子抓得緊緊的,就是不肯松手,看著他們難過的樣子,我只好出來解圍:“那就讓小鳥在我們教室待上一天吧,施昕宏,你要記住中午給它喂食哦?!彼麄冞@才肯坐回位置。
    正在這時,小鳥終于找到了出口,一下子飛了起來,從窗戶飛了出去。雖然孩子們有許多的不舍,也只能接受了。
    突然想到前幾天看過的一篇文章《放棄和擁有》,和剛才發(fā)生的一切相像極了。于是,我找了出來,讀給孩子們聽,文章說的是一個捕魚人在大海里捕到了一只海龜,他喜歡極了,于是把它抱回家,把它放在床上,給它蓋嶄新的被子,給它喂美味的食物,對它溫情脈脈地說話,可是,海龜只顧著淚流滿面,漁夫問:“我是多么的愛你,寶貝你,你為什么還要哭?”
    海龜說:“可是我的心在大海里,那有我的家,我的孩子,我的快樂在那里?!睗O夫舍不得放走,因為愛它??珊髞砜粗}斎諠u消瘦,漁夫終于放走了它。海龜慢慢爬走了,漁夫哭了??墒且荒旰蟮?,海龜竟然很多次地爬到漁夫家敲門來看漁夫,漁夫說:“當我企圖永遠占有你時,卻絲毫無法打動你;當我放棄你時,卻擁有了你?!?BR>    孩子們入神地聽著我講,他們似乎有些明白了,激動的心情也慢慢平靜了,我順著故事問孩子們:“如果有人把你們帶到別人的家里,給你們好吃的,好玩的,但就是不能見到爸爸媽媽,老師和小朋友了,你們愿意去嗎?”孩子們的頭都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意外飛來的小客人,意外地給了孩子心靈的震感,意外地給了我一次生命教育的契機。也讓孩子們意外地收獲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