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畢業(yè)生如何找工作
1) 找到目前最紅的工作介紹網站。用Google查詢即可。
2) 根據你的情況和要求搜尋相應的Angebot。在大的網站上一次往往能找到幾十上百個,你要先作個粗選。同時要注意不同網站數據更新的規(guī)律,以便第一時間得到資料。
3) 給粗選出的每個Angebot寄一份Bewerbung。盡量用書本郵寄的形式,即使對方也接受E-Mail形式的Bewerbung。照目前的就業(yè)市場情況,公司方面粗選的淘汰率大概也有80%了吧。相應的你每批要寄出20-30個Bewerbungen以保證你每批能得到大概5個面試機會。如果對某個Angebot有疑問,寄Bewerbung前要先打電話了解了解情況; 不要怯,接電話的一般都是Sachbearbeiter/In, 是沒有任何決定權的。
4) 跑面試。這個沒啥好說的。關鍵是不要緊張,也不要做作,該怎么就怎么,主持面試的一般都是老手,很快就能把你看透的。除了專業(yè)能力外,Bereitschaft 也非常非常重要 ("先別問公司能為俺做什么,要問俺能為公司作什么"),尤其是經濟不太好的時候。另外,你要表現出你對將從事的工作和行業(yè)的Begeisterung.
5) 根據公司大小,工作性質和應聘情況,面試可能會分兩次進行。每次都是淘汰大多半。
6) 如果沒有拿到工作,再從1)開始。
目前情況下找工作,要作好長期抗戰(zhàn)的準備,不要指望能速戰(zhàn)速決。要把找工作當成吃喝拉撒一樣的日常事務,要天天找,月月找,年年找,找了還要換,換了還要找...
畢業(yè)前半年就應該開始熱身活動了。先撿幾個一般般的試試,積累些經驗。
【更多海外打工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相關鏈接】
海外經歷能給海歸帶來什么?
曾留德5年的葉豐,一直在海外關注著中國科研領域的發(fā)展狀況。“適逢國家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國內科研領域的發(fā)展空間很大,對于科研人才來說,回國發(fā)展的機會非常多。”葉豐談道,德國的材料研究以基礎性研究為主體,而國內材料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則是走向直接應用。“我所認識的從事金屬材料研究的留學人員,現在大部分都回來了。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我覺得自己應該回來為國家貢獻點力量。”
海外經歷能給海歸帶來什么?葉豐認為,首先是思維方式的改變。“海外的研究經歷給了我更廣闊的視野,對于科學研究的思考也達到了更高的層次。”他指出,一個科研人員的學術水平不僅體現在實驗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對問題的看法和思維方式上。因此,有志于回國從事科研工作的海歸,一方面要在專業(yè)技能上過硬,另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