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特色美食推薦

字號:

     法國人對飲食藝術有極高的品味,國內的名菜多不勝數(shù),包括鵝肝醬、海鮮、蝸牛、芝士等等。每一道菜都有它獨特的烹調方法,必能令你垂涎三尺。另外,法國人對酒也很重視,法國的葡萄園分布全國各地,每年生產紅酒、白酒、香檳等來配合不同的菜式。
     
    法國菜在材料的選用上較偏好牛肉、蝸牛肉、羊肉、家禽、海鮮、蔬菜、田螺、松露、鵝肝及魚子醬;而在配料方面采用大量的酒、牛油、鮮奶油及各式香料;在烹調時,火侯占了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如牛、羊肉通常烹調至六、七分熟即可;海鮮烹調時須熟度適當,不可過熟,尤其在醬料的制作上,更特別費功夫,其使用的材料很廣泛,無論是高湯、酒、鮮奶油、牛油或各式香料、水果等,都運用的非常靈活。
     
    法國是世界上引以為傲的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的產地之一,因此,法國人對于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如在飯前飲用較淡的開味酒;食用沙拉、湯及海鮮時,飲用白酒或玫瑰酒;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而飯后則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類。另外,香檳酒慣用于慶典時較多,如結婚、生子、慶功等。
     
    法國的奶酪也是非常有名,種類繁多。依型態(tài)分有新鮮而硬的、半硬的、硬的、藍莓的和煙熏的五大 類;通常食用奶酪時會附帶面包、干果(例如核桃等)、葡萄等。
     
    另外,法國菜在享用時非常注重餐具的使用,無論是刀、叉、盤或是酒杯,因為這些均可襯托出法國菜高貴的氣質。
     
    咖啡館和酒吧:主要以出售咖啡和酒類為主,也兼營食品、香煙、彩票、稅票、賭馬票、地鐵票或電話卡。它們開門通常都很早,可以在里面用早餐,并且到凌晨兩點才關門,是人們盡情放松身心的場所。在外省,這些地方是極適于松弛身心的場所,朋友們在周末和平時都來這里相聚。在那些小鎮(zhèn)里,酒館還同時是糧店、報亭、加油站。巴黎圣日爾曼大街的“雙猴”咖啡吧,就因為存在主義哲學大師薩特和他的終身情人波伏瓦曾在此寫作,而名聲大噪。
     
    特色美食推薦:
     
    鴨胸
     
    鴨胸在法國是一個特色菜,配上“意大利老醋和蜜糖汁”,味道很香濃,鴨胸肉很嫩,味道濃郁。
     
    洋蔥湯
     
    洋蔥湯在法國是最受歡迎的家常菜品之一,它在法國的地位,如同味噌湯之于日本,紅菜湯之于俄羅斯,是傳統(tǒng)飲食中的經典,展現(xiàn)著國家特有的飲食習俗和習慣。
     
    最正宗的法式洋蔥湯,非得廚師花費兩三個小時才能炮制成功。這樣做出來的湯,溫暖濃香,整款湯滑嫩得到了讓人解恨的程度,你能想象出一口咬下去的那種感覺嗎?。。。。。。軟軟的,略帶芝士的酸,不舍得吞下去卻已悄悄融入舌間。在法國,人們通常要在1月1日凌晨5點喝一碗洋蔥湯。
     
    法式鵝肝
     
    在現(xiàn)代歐洲菜中擔任重要角色的法國菜,經常被作為一流餐廳酒店上菜和菜單組合的藍本,而在法國菜裡頭,有著世界三大美食之稱的便是法式煎鵝肝了。
     
    最早懂得烹受煎鵝肝這項美食的,大概是二千多年前的羅馬人吧。之后到了法國路易十六時期,鵝肝被進貢到法國宮廷后深受喜愛,從此成為宮廷廣為採用的珍味,當時許多知名的音樂家,作家和社會名流都爭相讚頌,自此奠定其頂級美食的地位。
     
    既然能被視為世界頂級美食的鵝肝,鵝的飼養(yǎng)過程自有其獨特之處.鵝在孵化后的14周內,會被飼養(yǎng)在室外地方以供給一個自然環(huán)境,好使鵝的免疫力能大大加強。過了14星期后,飼養(yǎng)人員便開始用特制的粟米每日3次強迫喂食鵝,為期4周。為避免在這強迫填喂的過程下鵝會緊張甚或死亡,所有的鵝都會被一對一喂食,其間并會不斷地撫拍牠們,或讓牠們聆聽音樂,以幫助牠們吞食和安撫情緒,這便是為什么鵝肝的價格會如此昂貴的原因,皆因其人工已差不多占去成本的大部分。
     
    鵝肝在法文中為Foie Gras,而煎煮則是Saute,所以在法國餐廳如果看見開胃菜中有 "Foie Gras Saute",那便是法式煎鵝肝了。在品嘗煎鵝肝時最適合搭配甜酒煮成的醬汁,或加入無花果干一起煎,鵝肝的香味便能和無花果的風味配合一起,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松 露
     
    和鵝肝、魚子醬并稱為世界級叁大美食的松露(Truffe),又名黑菌,是一種長在地下的菌菇。在法國有黑鉆石美名的松露,嚴格來說并不算是菇類,因為它寄生在樹木的根部,深藏在泥土的地底,因此必須靠訓練有素、嗅覺靈敏的狗才能發(fā)現(xiàn)它的蹤影。
     
    松露對于溫度和濕度十分敏感,處理不當?shù)脑?,只要是短短的叁天就可?ldquo;瘦”了十分之一。重量減輕了就意味著鈔票不見了,常令老板們心疼不已。因此,為了保存松露,于是便開如有人把松露放在密封的米桶里,或與雞蛋共處一室。結果產生了讓人意外的驚喜,米與蛋充分吸收了松露的氣味,同時又讓松露的水分不會快速蒸發(fā),造就了松露的另一番風味。松露最好的品味季節(jié)是在十二月到叁月間,波爾多酒和一般的紅酒都可以搭配著喝。
     
    魚子醬
     
    世界三大美食中最廣為人熟悉的魚子醬,其實就是鹽漬的鰭魚魚卵。這種享負盛名的美食,早于十三世紀,就被喻為人間的極品。傳聞當時在丹麥的一份報章上,曾提到當?shù)匾患夜S接到制造鰭魚魚子醬訂單的要求,這應是魚子醬的最早記載。
     
    除了鰭魚外,魚子醬也會用到鱒魚、鱘魚、鱈魚、鳣魚等等材料。其中,尤以鳣魚最為特別,因其生長的地方僅限于里海和黑海。魚子醬可以搭配任何材料,仍不會失去其鮮美風味,無論是冷盤,美酒,糕點等等,無一不可和魚子醬配合成絕妙的菜式。如果真的要說魚子醬最常使用的地方,大概算是和香檳配合的開胃菜吧!
     
    至于說到魚子醬的食用法,先輕輕鋪在舌上,以舌尖將魚子醬一粒粒緩緩碾碎,便會感受到那香醇濃郁,甘甜清冽的醬汁,級別越高,魚子醬里的魚脂含量亦會相對增加,含鹽量則會因應減少,也因此,品貿較高的魚子醬一般都口感黏稠,風味亦會更為精致。
     
    除了吃法外,用來舀魚子醬的湯匙也是要十分注意的。為了不讓器具壓過其風采,同時防止因高溫影響魚子醬的品質,一般是使用貝殼湯匙來進食,至於一般用餐時所用的金屬湯匙,由于會嚴重破壞魚子醬的香氣,所以絕對被列入禁止之列。#FormatImgID_6#法國蝸牛
     
    蝸牛和干貝、鮑魚、魚翅被稱為法國四大名菜。法式蝸牛又是法國人的最愛,據(jù)統(tǒng)計,法國一年要消耗三億多只蝸牛,法國人對蝸牛的喜愛從這數(shù)量上就可見一斑。而法國人做蝸牛菜又有不同的方法,如洋蔥炒蝸牛、燴燒蝸牛、宮爆蝸牛、滑蛋蝸牛等等,最受多數(shù)法國人喜歡的還是這道法式焗蝸牛。
     
    新芭緹雅的蝸牛都是從法國空運過來的半成品,因此質量絕對有保證。廚師們用香草、黃油、紅酒混合制成醬料,在每個蝸牛殼里放上一點,冷藏腌制三天,讓蝸牛肉充分吸收醬料的味道,然后在烤箱里烤5到10分鐘上桌。用特制的蝸牛夾和蝸牛叉挖出一塊放進嘴里,這時的蝸牛肉質鮮嫩、口感爽滑,嚼起來還有清新的香草味。蝸牛還是種保健食品,有降低血脂、軟化血管的功效。馬賽魚湯
     
    在普羅旺斯,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是最有名的魚類菜肴。今天的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用漁網(wǎng)內剩余的雜燴煮出的鮮湯,而是一道考究的、甚至需要提前一天預訂的菜肴。有些菜單上用來煮馬賽魚(Bouillabaisse)的魚類多達12種。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魴魚、海鰻和蝎魚。魚湯里的配料則包括藏紅花、洋蔥、韭菜、西紅柿、橄欖油和橙皮。在上桌之前還會加入土豆勾芡。#FormatImgID_0# 更多法國餐飲禮節(jié)
     
    法國人的一日三餐
     
    早餐:大約在7點和9點之間,包括牛角包或面包(也許二者兼?zhèn)?、奶油、果醬,飲料通常是咖啡、茶或熱巧克力。
     
    午餐:在正午到14點之間,有人用簡單的三明治解決,也有人把午餐當作比較重要的正餐,包括一道開胃菜、一道主菜以及飯后甜點,最后以一杯咖啡結束。
     
    晚餐:是一天中最正式的正餐,就餐時間大概是晚上20點,很多上班族會在下班后先去咖啡館小坐一會兒。對許多家庭來說,晚餐是全家人聚在一起交流和增進感情的機會。
     
    咖啡:隨時一杯咖啡是所有巴黎人的習慣,街邊的露天咖啡館對巴黎的意義相當于茶館之于成都。
     
    在餐館進餐
     
    法國是美食國度,也特別講究餐桌禮儀,在高級餐廳里就餐有一種特別隆重的儀式感。而在街邊的小飯店、咖啡館里,氣氛就要悠閑得多。
     
    大部分餐館在12點至15點和19點至23點兩個時段營業(yè)。但在一些小食品店、三明治店里白天隨時都能找到食物,火車站附近的餐館有時會開到凌晨。
     
    在餐館用餐,一般會先送上一籃面包,這是免費的,相當于中國餐廳送的開胃小菜。所謂的“法國大餐”其實分量很少,胃口大的人就靠這些面包填飽肚子了。
     
    餐館比較:
     
    正式的餐廳Restaurant:菜式精致,價格昂貴,環(huán)境奢華。最富盛名的當屬“米其林三星”,由頂尖美食家選出的頂尖餐廳,吃一頓飯平均每人150歐元。正式餐廳原則上要求客人著正裝,但也不必過于隆重。男士穿西裝、打領帶就可以,女士的要求更為寬松。高級餐廳的菜單往往非常簡單,每一道菜有3-5種選擇就算很多了。菜單上的價格(menu price)“**歐元/人”只包括五道菜,其他單品都是要另外付費的。如果拿不準主意,不妨向點餐員請教,一定能得到非常專業(yè)而周到的幫助。如果客人為一男一女,很可能遞給女士的菜單上是沒有標價的——不必詫異,入鄉(xiāng)隨俗吧。
     
    初次在法國高級餐廳吃飯難免被面前無數(shù)的刀叉和杯子搞糊涂,其實分辨也很簡單。刀叉按照由外到內的順序使用即可,每道菜吃完把用過的刀叉并排擺在餐盤內侍者就會收走。杯子有不同的用途,侍者會將客人點的酒水倒入正確的杯子,多余的也會收走。
     
    按照常規(guī),一般要付給侍者10-15%的小費。
     
    家常菜小館Bistrot:提供傳統(tǒng)的家常菜,價格比較便宜,氣氛也較為輕松舒適。在以上兩類餐廳進餐,即使明知沒有多少顧客也最好提前預訂。這既是對廚師的禮貌,也能享受到更周到的服務。特別是想點這家店的名菜或制作費時的菜,提前打個招呼讓廚師有充足的準備時間總是沒錯的。
     
    自助餐廳Cafeteria:沒有侍者上菜,自取菜肴,所以只需付菜價不用付小費。
     
    咖啡館Cafe、下午茶館Salon、小酒館Bistrot au Vin、啤酒屋Brasserie:除了提供酒、咖啡以及飲料外,也供應一些簡單的菜肴。
     
    快餐:巴黎的快餐廳不多,價格和一般小飯店比也并不便宜。不過相信你不會到了巴黎還留戀流水線生產的快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