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走出圖書館。
同學們可以拿到學位,有很高的平均分,但仍然沒有為實際工作做好準備。
大學是四年人生經(jīng)驗,不是120個學分。在國外的大學,課外活動常常和功課一樣重要。
同學們可以在自己的宿舍里開始做生意。
記住,只要努力,只要作品夠出色,總有人會爭先恐后地買你弄出來的網(wǎng)站。
別債務纏身。
在普通的大學和名牌但昂貴的私立大學之間,最好選擇前者。因為目前公立大學質(zhì)量很好。從個人前途上看,無債一身輕比花錢買個名牌要有利得多。
積極參加校園的活動。
比如有個二年級的學生去年給新生當校園導游,今年成了導游部的主任。
通過這種活動,她學會了怎么理解、幫助別人,滿足別人的需要,和別人溝通。這是所謂“領袖素質(zhì)”的基礎,找工作時會被別人另眼相看。
參加體育運動。
調(diào)查表明,大學從事體育的人,畢業(yè)后比那些不沾體育的同學明顯收入高。特別是企業(yè)總裁,從大學體育中獲益甚大。
別按著父母的期待生活,要干自己喜歡的事情。
干一些你并不擅長的新事物。
大學生很愛給自己下定義,什么不擅長這個,不擅長那個,作繭自縛。你對自己未必了解,這是蘇格拉底給人類的教誨。
所以,請給你自己一個機會。現(xiàn)在大學生中許多人,二十年后會生活在自己完全沒有設想過的現(xiàn)實中。
以自己為中心來定義成功,別以外在的東西(比如金錢)來定義成功。
好工作要自己去找,不要等著天上掉餡餅。
選修關(guān)于“幸福”的心理課程。
上表演課。
社會整個就是個舞臺,從教授、政治家、企業(yè)總裁,到律師、將軍、記者,不會表演就很難出頭。
學會贊美別人。
被拒后應該坦然以對。
有一位朋友,當年沒有上清華,后來說:高考給人一種自卑心理。因為清華那個分,發(fā)揮多好也到不了。
所以,見了清華的就自覺低人一頭。其實,他事業(yè)遠比許多清華學生成功。一句話,要自己定義自己,不要用外在指標定義自己。
從上一點延伸下來,就是要傲視名校,別覺得上了牛津、劍橋有多么了不起。
不要過分追求完美,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
要靠打工讀完大學,積累工作經(jīng)驗。
把你的目標列成表,因為你沒有計劃就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