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品味英國留學生活

字號:

   2014年即將赴英國留學的同學們,未來的英國留學生活是一片未知的天空,需要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理念去感受。讓我們看看一名十幾歲就出國留學的同學如何看待他的英國留學生活吧!
    十幾歲就出國讀書了,因為理科不好,喜歡藝術就選擇了逃避到英國,在英國讀高中只需要選3科,任何都可以,所以我選了美術,設計,攝影,再也不用去算幾何了。
    但是來了英國又不習慣了,他們9點上課,我在國內習慣了6點起床,7點到學校,這下子生物鐘調不過來了,6點就起來了,剩下3小時不知道干什么,下午3點又放學了,又不知道去哪,那么多的課余時間,學校有組織運動和其他活動自己卻不知道該參加不,怕會被覺得不務正業(yè)。
    后來高中的老師寫的評語是:不愛說話,很遵守紀律。呵呵,我媽都覺得那是我賄賂老師的結果,因為在國內我是話太多,不守紀律,為什么2個國家的老師對同一個學生那么不一樣的鑒定?英國的班就6個人。
    我們沒有一排一排的課桌,我們坐在圍成一圈的桌子旁,老師在一個小黑板上寫字,沒有什么筆記,也沒有什么作業(yè),理解了就記住了。
    班里有咖啡和茶,每個學生一個學期付2鎊,大家一起買來一起喝,上課可以喝水,但是不能吃東西,有問題可以隨意討論,不贊成老師的可以反駁和提問,老師回答不了了,會第二天找到答案來,要是他錯了也會道歉。
    我們班因為都是16歲以上的,所以老師一般不會過問我們的個人生活問題,談戀愛,還是吸煙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是父母該管的,因為英國16歲就可以吸煙,所以學校那時候是不過問的,只是告訴你吸煙不好。
    我是我們班唯一的2個外國學生,老師總會下課后問我有沒有不懂的,不會可以再講一遍,每個學生每周都有半個小時和每個科目的老師1對1的時候,那個時候老師會說出你的不足,不會當其他人的面批評你,學生之間也很少有等級分化。
    不知不覺的我喜歡學校了,喜歡在學校呆著,沒課就可以在畫室里自己練習,材料都是學校的,學費里也包了。
    因為是小班,人不多,老師會注意每個學生的需要。對于我們這些外國學生,有單獨的輔導老師,要是自己遇到什么事是可以和他們商量或是傾訴的,這個是不會外傳的。
    信任吧,這就是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信任,如果不觸及法律和年齡問題,如果本人不愿意告訴父母也是不會通知父母的。高中高考大學很平淡的就過去了,沒有國內那么的受關注,我還主動打電話給爸媽說我要“高考了”可是卻沒人重視,就這樣我默默的上了大學。
    大學的生活比起高中精彩很多,第一年的住宿生活,那是多姿多彩,我不知國內大學如何,但是這里只要不犯法,是沒有什么人會管的。學校有餐廳,酒吧,學聯(lián)每晚都有節(jié)目,一道周末晚上都是喝醉的學生,但是卻不會有暴力事件。
    學校章程有寫:禁止吸毒,販毒,一旦發(fā)現(xiàn)就開除。所以毒品是大學里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但是因為是藝術大學,偶爾還是會聞到大麻的味道,但是很少。學校宿舍是男女一起的,每個人一個房間,有帶廁所浴室有不帶的。
    廚房公用,每周1有阿姨來打掃衛(wèi)生。因為英國孩子一般高中以前就開始談戀愛了,到大學大家男女住一起也沒覺得有什么,沒那么神秘,也不會有舍監(jiān)來檢查,反倒是害怕被保安發(fā)現(xiàn)自己房間有蠟燭多過發(fā)現(xiàn)有女朋友在,因為怕失火學校禁止房間點蠟燭,發(fā)現(xiàn)就罰款。
    可能是英國教育的問題,大家其實沒有國內想的那么開放,相敬如賓的感覺。每個人都會收拾屬于的自己領地,用過的記得洗,也有不自覺的,慢慢的就會被大家討厭,也會自己告訴對方公共地方要保持衛(wèi)生。
    在大學的生活,老師還是很好,其實我們總覺得經驗是,越有名的學校和越有名的老師是越沒時間去理你的,他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忙,一般的大學一般的老師會對學生更重視一些。
    好學校的老師覺得你既然有能力進來就有能力自己照顧好自己,實在有問題還是可以找他們的。
    就這樣,曾經小學都不想讀的我,在這找到了讀書的樂趣,找了自己的信心和人生的方向,其實出國讀書不是只是為了一個文憑,那一張紙是代表不了一切的,那經歷,那個過程才是真正讓你值得回憶的。
    有些人適合留學,有些人不適合留學,如果你不敢獨自出門,不敢獨自面對問題,那我想你再考慮一下,外面的生活多了點自由,也多了很多孤獨,自己的生活全靠自己,洗衣做飯,如果什么都不會就會被同學嘲笑自己是個BABY,還沒長大的孩子。
    走出國去,雖然經濟有爸媽支持,可以他們的胳膊伸不到你那里,不能幫你擋風遮雨。
    看了過來人的英國留學生活經歷之后,你是否對英國留學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呢?希望同學們都抱著一顆平常心前往英國,靜下心來體味英國留學生活,說不定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