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語文復習:記敘文閱讀指導

字號:


    同學們,假期既是休閑、放松的時候,又是學習提高的佳期,善學的學生,總會合理利用假期,給自己充電,為自己的下學期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了幫助同學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特地準備了一些假期學習套餐,希望同學們依時完成,同時,也希望家長能督促子女完成。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記敘文閱讀指導
    記敘文知識點、出題點舉隅
    【知識點】
    什么是記敘文?
    記敘文是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結合議論和抒情,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廣義的記敘文包括新聞、通訊、特寫、傳記、訪問記、游記、報告文學、回憶錄、童話、寓言、散文、小說等。根據初中教學的特點,我們重點研究小說及散文。
    【出題點】
    1、 整體感知,分清要素、線索、順序。
    2、 劃分文章段落、層次,概括段意、層意,明確詳略,歸納中心。
    3、 理解重點段落、關鍵語句含義及作用。
    4、 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表達方式的作用。
    5、 欣賞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現(xiàn)手法等。
    指導與訓練(一)
    (一)文章信息的感知和提取
    文章的信息包括文章的內容要點、寫作順序線索、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出題形式】
    1、 理清文章的思路(梳理寫作順序或文章線索)
    〖補充知識點〗
    記敘文的線索:物線、事線、人線、感情線
    常見的敘述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2、 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找出文章要素、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補充知識點〗
    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概括記敘文中心的常用格式:本文記敘了(描寫了)„„的故事(事跡、經過、事
    件、景物),表現(xiàn)了(反映了、歌頌了、揭露了、批
    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實質),抒發(fā)了作
    者„„的感情。
    (二)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的分析和體味
    【出題形式】
    1、 理解文章中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
    詞語(1)指代性詞語(短語)在文中指代的具體對象或內容。
    (2)題眼,揭示文章中心和主題的詞語。
    (3)在文中具有特定含義的詞語。(反語諷刺、一語雙關)
    句子(1)中心句
    (2)過渡句
    (3)語言優(yōu)美,哲理深厚的句子
    2、 重點語句和關鍵詞語的作用
    〖補充知識點〗
    作用要從兩方面考慮,
    一從結構上,常起A承上啟下過渡、B總領下文或C總結上文的作用;
    二從內容上,常有A開篇點題,B設伏筆、C作鋪墊、D深化中心、E點明主旨(畫龍點睛)等作用。
    (三)文章的表達方式與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
    【出題形式】
    判斷文章或段落采用了何種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補充知識點〗
    表達方式: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說明。(記敘文中一般都要綜合運用敘述、
    描寫、議論、抒情,而敘述和描寫是不可以缺少的)
    表現(xiàn)手法:詳略得當、首尾呼應、正側結合、虛實相間、欲揚先抑、借景抒情、巧
    設懸念、托物言志、象征、對比等
    指導與訓練(二)
    (一)段落層次的劃分
    思路,就是文章作者按照一定的條理由此及彼地表達思想的脈絡、路徑。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思路。而思路并不是什么抽象的東西,事實上,文章的思路隱含在文章的結構之中,一篇文章的結構就是文章思路的具體展現(xiàn)。
    因此,要想把握住文章的總體思路,就應該從分析文章的結構入手,從歸納各段段意入手。給文章劃分層次,理清段與段之間以及一段之內各個句群或句子之間的層次關系,是把握文章思路脈絡的手段,也是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觀點態(tài)度的手段。
    【出題形式】
    1、 為文章劃分段落結構
    〖補充知識點〗
    如何劃分段落層次呢?方法如下:(不同的依據可有不同的劃分法)
    1)按時間推進劃分(時間詞語為標志)
    2)按空間變換劃分(地點詞語為標志)
    3)按感情的變化劃分
    4)按選材角度或內容的變化劃分
    5)按邏輯關系劃分(總分式、層進式、并列式)
    〖技巧〗
    簡單說就是合并同類項,把相同內容的合為一層,把不同的分開來。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無中心句)歸納段意:本段(概括或具體)寫了“誰——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樣”)
    2、 段意、層意的概括
    〖補充知識點〗
    歸納大意是在分層次的基礎上進行的,或者是同步進行的,一般說來在分層次合并同類項的同時,大腦也就在歸納各層的大致意思,再進而形諸文字而已。歸納層次大意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用最簡潔的文字說明各層寫了什么;二是用表明作者觀點的話來概括;三是選用文中現(xiàn)有的關鍵詞自己組合成句來概括。不論采用哪種形式,都要遵循基本的原則:一是力求完整,不能以偏概全;二是力求簡潔,不要過多復述;三是力求明確,不能籠統(tǒng)含糊。
    (二)欣賞作品中的形象
    【出題形式】
    通過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補充知識點〗
    1、 小說三要素:人物、環(huán)境、故事情節(jié)。
    2、 記敘文中的人物描寫手法
    說明:小說中有關人物的描寫還有環(huán)境等,其作用是為了突出人物描寫心理,襯托人物的某種心情,烘托渲染氣氛。 〖技巧〗
    1、 找人物性格特征的內容依據:包括動作、語言、外貌、、心理、環(huán)境描寫)
    2、 結合文中對人物稱謂或有關人物的隱喻的事物,確定答題的用詞感情傾向
    褒貶色彩
    3、 用清晰、準確、全面的語言寫出分析結果
    (三)開放性閱讀試題
    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chuàng)新有機地結合起來。
    【出題形式及解題指導】
    ① 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
    解題指導:一般情況下,這種題目要針對文章的主題來理解。
    ② 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
    解題指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或者是針對當代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從正面看待問題。
    ③ 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
    解題指導:先談這是個怎樣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說自己對他的看法。
    ④ 根據生活、學習經驗,判斷優(yōu)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
    解題指導: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從某一個方面進入。
    ⑤ 聯(lián)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xiàn)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和設想;
    解題指導: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⑥ 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lián)系;還有學科間的整合知識。
    ⑦ 發(fā)揮聯(lián)想、想像補寫有關內容;
    ⑧ 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解題指導:先寫出自己對文中的哪個方面比較欣賞,然后按照賞析的基本步驟進行。
    ⑨ 要求仿照文中的有關句子的修辭手法、句式,仿寫一句話,要求在內容上緊密相關,在形式上一致。
    (四)其他類型試題
    1、 八種常用修辭手法的定義:
    ⑴ 比喻:
    是根據事物之間的相似點,用乙事物(喻體)跟甲事物(本體)作比。比喻分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種。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⑵ 擬人:
    是把事物當作人,把它寫成有人一樣的感情和人一樣的動作神態(tài)。
    ⑶ 夸張:
    是為了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某一事物,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
    ⑷ 排比:
    是把內容緊密關聯(lián)、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句子或短語量上夠不上三個的,不是排比。 ⑸ 對偶:
    是用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shù)相等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只在詩歌或對聯(lián)中出現(xiàn)。 ⑹ 反復:
    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有意重復某個詞、短語或句子的修辭方法。反復有連續(xù)反復和間隔反復(重復的詞、短語或句子中間插入其它內容)兩種。
    ⑺ 設問:
    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問題,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說出來的修辭方法。設問分兩種,一種是自問自答,一種是問而不答。
    ⑻ 反問:
    是為了加強語氣,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以肯定形式問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
    【注意】
    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語言的形象性,設問、反問、反復、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強語言氣勢。
    2、 記敘的人稱及作用:
    ⑴ 第一人稱“我”,好處是親切自然,真實可信;
    ⑵ 第三人稱“他”,好處是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地敘
    述。
    明確記敘的人稱,有助于體味作者對所寫的人物、事件的態(tài)度,進而理解文章的內容和結構。
    3、 記敘的詳略
    記敘文有詳寫和略寫,能夠反映文章中心的要詳寫,與中心思想關系不大的一般略寫或不寫。閱讀時,要清楚哪些詳寫,哪些略寫,并知道為什么。
    
2014試題庫匯總
5年高考3年模擬匯總 每日一練(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語言運用匯總
2014近義詞匯總 2013高考閱讀理解練習匯總 2013語文試題分類匯總
2014閱讀測試匯總(含答案) 2014語文限時訓練匯總 2014語文古文匯總
2014成語測試匯總
    
2014語文名句默寫匯總 2014詩歌鑒賞解題方法匯總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