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留學 赴意大利學習聲樂課程一些聲樂類知識

字號:


    2014-2015學年的意大利留學已經(jīng)進入了簽證期,同學們也已經(jīng)做好了出發(fā)意大利學習的準備,那么,下面意大利部的顧問老師將給赴意大利學習聲樂課程的同學們介紹一些聲樂類的知識,供大家參考學習。
    美聲唱法的三大要素:聲音放置、咽音和橫膈膜支持技巧
    G·蘭培爾提是近代意大利聲樂學派的權威教師。他認為,只要有清晰的發(fā)音技巧和橫膈膜呼吸支持技巧,任何嗓音都是動人的。而清晰的發(fā)音技巧就是由聲音放置和咽音兩大因素決定的。
    林俊卿先生創(chuàng)立的咽音學派遭到不少朋友非議,但咽音的確是意大利歌唱法的傳統(tǒng)之一。最典型的代表當然就是卡魯索了。但是,咽音訓練的根本目的不是訓練所謂咽壁的力量,而是訓練聲帶邊緣振動的狀態(tài)。只要翻開任何一本耳鼻咽喉科學的著作,都會闡述聲帶閉合的基本機制。環(huán)勺側肌、環(huán)勺后肌、甲勺肌、環(huán)甲肌對于聲帶閉合的功能是不大一樣的。其中,甲勺肌屬于內(nèi)張肌,而環(huán)甲肌屬于外張肌。前者讓聲帶縮短,并使聲帶邊緣的聲韌帶閉合,而聲帶的其它部分卻相對松弛。在這種狀態(tài)下,聲帶是縮短的,聲韌帶變薄,聲帶邊緣振動。環(huán)甲肌則讓聲帶拉長閉合,聲帶整個是緊張的。咽音訓練就是加強讓甲勺肌和環(huán)勺后肌唱主角。只要這樣,喉頭才能解放,聲帶也才能給出干凈的原音。這是咽音訓練的核心。
    聲音放置則是把聲音首先放置在鼻梁后面的鼻腔通道。因為鼻腔與頭腔是一個整體,所以這實際上有激發(fā)上部共鳴的作用。同時,由于聲音放置的位置是高而靠前的,所以形成歌唱勢能,使得聲音能夠非常容易地向前方投射。這是聲音放置的實質。正因為如此,成功的聲樂家,無論是遮蓋學派還是面罩學派,統(tǒng)統(tǒng)都要以面罩作為聲音的依托,以利于聲音放置。再次強調一下,遮蓋學派絕對不是把乍出喉頭的聲音往后靠,而是先將聲音放置好,然后確保歌唱的平衡(這才有所謂靠后的意思)。沈湘先生也強調,先要在前面掛住,然后才能向后上方去。這只要聽聽沈湘的教學片中大師本人的示范,就會有一個比較具體的印象。當然,面罩唱法與遮蓋唱法的區(qū)別還是存在的,但這不是我們現(xiàn)在要討論的問題。
    至于橫膈膜在呼吸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是大家都比較清楚的。這里只要說一點,即橫膈膜本身是很難用意識來控制的,它的最大的運動特性就是被動性。所以,用橫膈膜控制呼吸并不意味著橫膈膜可以帶動其它呼吸肌肉,而是其它所有呼吸肌肉都必須通過橫膈膜的協(xié)調統(tǒng)一作用對肺部的呼吸施加影響。橫膈膜是肺部所依托的肌肉,呼吸肌肉都必須通過橫膈膜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對肺部呼吸施加影響。在這個意義上,橫膈膜就成為衡量其它呼吸肌肉狀態(tài)是否恰當?shù)臉藴?,成為控制呼吸的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