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之初生活常見問題詳解

字號:

   開學了,對于留學生來說,首要的事就是打理好自己的生活,這樣才能安下心來學習。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住學校的宿舍還是租房子住?如何盡快融入當地?請聽師兄師姐們一一道來。
    住宿舍還是寄宿家庭? 根據性格決定
    開學了,對于留學生來說,首要的事就是打理好自己的生活,這樣才能安下心來學習。該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住學校的宿舍還是租房子住?如何盡快融入當地?請聽師兄師姐們一一道來。
    對于出國讀高中的學生來說,據介紹,生活自理能力、溝通技巧稍欠缺的學生,最好住學校宿舍,進行過渡。而自理能力、心理承受力、溝通能力都較強的學生,可以選擇寄宿家庭,了解當地人的生活。住在寄宿家庭可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當地家庭的人際交往模式,熟知當地文化,掌握更多當地的人脈資源。
    選擇寄宿家庭時,可看家庭的男女比例,成員是否了解中國文化,是否能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家庭氛圍,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寄宿學生。如果學生是男孩子,建議選擇至少有一個男性成員的寄宿家庭;如果學生是女生,建議選擇至少有一個女性成員的寄宿家庭,這樣交流可能更好。建議中國學生可以在國內提前準備一些中國結、中國水墨畫等小禮品,到了寄宿家庭后,先贈送一些小禮物。在平時,學生可多分享一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幫助家庭成員普及中國常識,例如教家庭成員用筷子等。
    合租如何相處? 選擇習慣相近的室友
    對于出國讀大學的學生來說,通常大一還是住在學校宿舍為好,等到熟悉環(huán)境后再租房子住。加拿大阿爾伯塔學院在讀生Vivian Xu介紹,晚上7時到9時是兩節(jié)自習課時間,學生在自己房間內學習。一般在第二節(jié)課的時候,老師會到宿舍去解答疑難,功課有疑問的學生可以去問老師。宿舍有很多生活老師,其中有一些就是學校的學術老師或者是醫(yī)務室的護士,他們會輪流值班并樂意幫你解決學習及生活問題。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伍同學介紹,她是跟幾個同學一起合租房子。和諧相處的經驗是,大家如果有什么問題,就要直接表達出來,看能否互相調整配合,不要一直憋在心里。選擇室友的標準,最好是看大家的生活習慣是否接近,例如是否選差不多的課程,是否同樣的時間起床,是否有差不多的交友標準等。
    美國AACSB商學院MBA畢業(yè)生陳彩銀認為,要避免跟室友產生矛盾,首先要選好室友。學生選擇跟什么朋友一起住,主要在于交情深厚程度及可信任的程度,因為涉及對方是否及時交房租、是否有財務安全、能否互相包容生活習慣等問題。
    荷蘭斯坦德大學溫同學表示,外國學生有時很難理解中國學生煮飯的場景,但事實上,他們自己煎牛扒也會產生油煙。“外國學生通常會選擇吃三明治,跟他們同住的時候,我會選擇在學校飯?zhí)贸燥垼蛘呓型赓u,很少自己在家煮飯,以免產生摩擦。另外,每次用完廚房,我都會清潔干凈。”在他們宿舍,大家每周聚一次,一起討論宿舍的事務,例如每周的清潔安排,還有一些共用的資源(紙巾、油、鹽等)費用如何分配等,利用這個公開的交流平臺,大家坦誠交流。
    和室友融洽相處要遵循幾個原則:首先要學會尊重彼此的私人財產;其次雙方商量是一起做飯還是自己做飯;事先規(guī)定好一些事情,如輪流搞衛(wèi)生、每人物品放置位置等。碰到實在不能容忍的室友,可以盡早更換,以免雙方矛盾升級。
    如何解決國外生活幾個小疑難?
    怎樣參加學校社團?興趣為先 積累人脈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大三學生雯雯介紹,在開學當日,學校布置得像個游樂園,廣場上學校的各種社團在招攬新生。學生如果對社團的認識不多,也可以多問問師兄師姐,看看他們覺得哪個社團比較符合自己的興趣,還能積累人脈。
    畢業(yè)于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會計專業(yè)的李文心介紹,他參加過學校的會計專業(yè)學生協(xié)會和舞蹈俱樂部。大部分美國商學院每個專業(yè)下面都會有一個這樣專業(yè)性的組織,歡迎所有商科的學生參與。學生進入這個組織,幾乎不用面試,但有些需要交年費,一般為20美元。如果學生想競選組織里的E-board(類似主席團),必須通過申請,面試和競選演講才能進入。在ASA里,學生能結交到本專業(yè)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這些人都很可能會成為學生在專業(yè)課上的團隊成員或者日后工作的伙伴。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生小張介紹,她當時沒有參加學校的社團,而是組建了一個新的中國學生社團,在社團里面組織了一些乒乓球比賽、中國菜展示等。在國外申請辦理一個社團的手續(xù)并不復雜,學校老師也會給學生提供幫助。
    如何調節(jié)焦慮心理?開口傾訴 找心理醫(yī)生
    畢業(yè)于加拿大特倫特大學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現(xiàn)在是加拿大羅耶列斯特學院招生代表的郭峰介紹,常見的留學生心理問題包括焦慮、抑郁、多動癥、學習障礙等。學生出現(xiàn)這些心理問題,通常是集中于每年剛開學的9月~10月,或者是12月的期末考試左右,部分中國孩子羞于開口去傾訴。郭峰認為,學生應該正視自身的問題,尋求外界幫助,例如可以打電話預約學校的心理醫(yī)生,進行心理咨詢。學生可以先在學校里接受免費心理咨詢,再考慮是否在校外進行咨詢。
    對于家長來說,也需要調節(jié)心理,掌握一些越洋親子溝通的技巧。已出版《海歸博士的家庭教科書》的留洋博士朱凡認為,父母要重視開學的第一天和期末考試的第一天,新學期給孩子打氣,期末開考叮囑幾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同在,哪怕不能親臨現(xiàn)場,也要打越洋電話加油打氣。
    專家認為,家長不要經常問孩子關于學習成績等情況,反而可以多講講自己在國內的生活怎么樣,孩子走了之后家庭或者自己有什么變化,自己又是怎么消磨這段時間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家長很愛他,隨時可以傾聽他的牢騷和煩惱。
    家長若遇到孩子在國外有異常情況,例如突然在一個月刷卡超出平時的幾倍,或者是經常不上課,晚上當夜貓子跟國內同學聊天,或者是喊著退學,家長也不要立即責罵,這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強。家長應該保持平和的語氣,先問他最近是怎么回事,了解情況后再慢慢進行引導。
    如何快速過語言關?逛街多聽 不懂就問
    美國芝加哥大學MBA碩士畢業(yè)生、現(xiàn)就職于法資銀行的頤達說,她當時在國內報了托福培訓班,培訓了兩個月,托??荚嚦煽円埠芎茫€是用了1個學期的時間去適應。當時,頤達在美國非常愛逛街,也在逛街中鍛煉了英語水平。“那些售貨員講話的速度特別快,我剛開始也聽不懂句子,只能聽懂一些單詞,于是一遍遍地問和重復。但因為他們是售貨員,也沒辦法不回答我,我也慢慢地鍛煉了英語,了解了一些當地人用語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