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菏澤高考真題及答案

字號:


    2014年高考已經(jīng)天天臨近,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提供了2013年菏澤高考語文試題完整版,祝您2014年高考復習考試順利!
    點擊查看2013年菏澤語文高考試題及答案
    絕密★啟用并使用完畢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山東卷)
    語 文
    本試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兩部分,共8頁。滿分150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0.5毫米黑色簽字將自己的姓名、座號、考生號、區(qū)縣和科類填寫在答題卡和卡和試卷規(guī)定的位置上。
    2.第1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
    3.第Ⅱ卷必須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 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怍答的答案無效。
    4.第Ⅱ卷第六題為選做題,考生須從所給(一)(二)兩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不能全選。
    第1卷(共36分)
    一、(每小題3分,共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B.C.D.
    A.校訂(jiào) 戛然(jiá) 佝僂病(gōu) 自怨自艾(yì)
    B.降服(xiáng) 驚詫(chà) 超負荷(hè) 流水淙淙(zōng)
    C.奇葩(pā) 胴體(tóng) 拗口令(ào) 三緘其口(jiān)
    D.稱職(chèn) 諂媚(chǎn) 一剎那(shà) 良莠不齊(yǒu)
    2.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的一句是
    A.五臺山位于山西東北部,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勝地,上山有許多寺院,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B.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故有領土,這在歷史和法理上都是清楚的。
    C.作為一位大山深處的鄉(xiāng)村教師,他不單給孩子們上課、輔導,還細心照料他們的生活。
    D.對峙的雙方情緒激動,箭拔弩張,幸虧民警及時趕到,才避免了—起暴力事件的發(fā)生。
    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陽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邊展示他高超的拳腳功夫,引來許多行人側目觀賞。
    B.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十年了,其間,他換過幾種不同性質的工作,但始終沒有放棄專業(yè)學習。
    C.老王一直熱衷于收藏,每當?shù)玫叫膬x的藏品,喜悅的心情總讓他如坐春風,夜不成寐。
    D.此前中國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與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場份額相差無幾。
    4.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最近兩天,京津地區(qū)、華北中南部、黃淮、江淮、漢水流域、貴州等地的日平均氣溫達到了入夏 以來的最高值。
    B.《新民叢報》雖然名為“報”,其實卻實期刊,是梁啟超等人于1902年在日本橫濱創(chuàng)辦的,曾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
    C.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他不得不認真思考公司的業(yè)績?yōu)槭裁磿禄?,怎樣才能打開產(chǎn)品的銷路?
    D.新鮮大米,手感滑爽,米粒光潔,透明度好,腹白很小(米粒上呈乳白色的部分),做出的米飯清香可口。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警察反復觀察了兩個目擊者提供的彈殼,并進行技術分析,確定它們和從案發(fā)現(xiàn)場得到的彈殼并不是出自同一支槍。
    B.跟隨廣播學習英語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不過大部分電臺英語廣播的語速較快,對于初學英語的人聽起來確實感到困難。
    C.這種新研制的牙膏香氣濃郁,清新爽口,去污潔齒力強,而且不損傷牙釉質,能保持牙齒潔白光亮,深受消費者喜愛。
    D.當今的世界,各個國家、地區(qū)相互依存,已經(jīng)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是—個經(jīng)濟全球化的時代。
    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①中國藝術追求的靜寒境界,寧靜而淵澄,有一種自然而平淡的美,這與中國人的文化追求有關。世界永遠充滿著齷齪與清潔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僅是中國人的社會理想,也是一種審美追求。
    ②靜寒境界是片寧靜的天地。寧靜驅除了塵世的喧囂,將人們帶入悠遠清澄的世界中;寧靜滌蕩了人們的心靈污垢,使心如冰壺,從而歸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寧靜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國藝術追求這種絕對的寧靜。比如在中國畫中,永恒的寧靜是其當家面目。煙林寒樹,雪夜歸舟,深山蕭寺,漁莊清夏,這些習見的畫題,都在幽冷中透出寧靜。這里沒有鼓蕩和聒噪,沒有激烈的沖突,即使像范寬《溪山行旅圖》中的飛瀑,也在空寂的氛圍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囂。寒江靜橫,孤舟閑泛,枯樹蕭森,將人們帶入永恒的寧靜中。如北宋畫家王晉卿傳世名作《漁村小雪圖卷》,畫山間晴雪之狀,意境清幽,氣氛靜寂,畫中漁村山體均以薄雪輕施,寒林點綴于石間崖隙,江水蕩漾,與遠山相應,一切都在清暉中浮動,真是幽寒寧靜之極。
    ③中國畫家酷愛靜寒之境,是因為靜反映了一種獨特的心境。畫之靜是畫家靜觀默照的結果,也是畫察高曠懷抱的寫照。畫家在靜寒之中陶冶心靈,以靜寒來表現(xiàn)自己與塵世的距離,同時通過靜寒來表達對宇宙的獨特理解。
    ④中國藝術的靜寒之境,絕不是追求空虛和死寂,而是要在靜寒氛圍中展現(xiàn)生命的躍遷。以靜觀動,動靜相宜,可以說是中國藝術的通則,它一般是在靜寒中表現(xiàn)生趣,靜寒為盎然的生機躍動提供了一個背景。文嘉自題《仿倪元鎮(zhèn)山水》:“高靈爽氣澄,落日橫煙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亂小影。”在靜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輕煙飄渺,青山浮蕩,孤亭影亂,這不正是一個充滿生機的世界嗎!徹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這動靜轉換中全然蕩去。
    ⑤靜與空是相聯(lián)系的,靜作用于聽覺,空作用于視覺,聽覺的靜能推蕩視覺的空,而視覺的空也能加重靜的氣氛。在中國畫中,空絕非別無一物,往往與靜相融合,形成寧靜空茫的境界。因此,靜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國藝術熱衷于創(chuàng)造“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會的復雜文化活動,盡量保持“自然的純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樣呈現(xiàn),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聯(lián)系。空山無人,任物興現(xiàn),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節(jié)選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韻味》,有刪改)
    6.下列對“靜寒境界”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它寧靜而明澈,化解了齷齪與清潔的沖突,還我們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體現(xiàn)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寧靜是中國藝術追求的全部內(nèi)容。
    C它可以幫助我們還原宇宙的本來面目,表達我們對宇宙的獨特理解。.
    D它追求一種絕對的寧靜,但這種寧靜卻不是真正的空虛與死寂。
    7.關于中國畫對“靜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畫的習見畫題盡管內(nèi)容指向不盡相同,但其基本特點是在幽冷中透出寧靜。
    B.無論是動態(tài)之景還是靜態(tài)之景,畫家都力圖營造空寂的氛圍,驅除喧囂,歸于幽靜。
    C.畫之靜表達的是一種獨特的心境,畫家在靜寒中涵養(yǎng)自己,表現(xiàn)自己與塵世的距離。
    D.中國畫以徹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襯現(xiàn)實世界的生機,從而體現(xiàn)出靜寒之境的生趣。
    8.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 的一項是
    A.中國畫是中國藝術的重要門類,文章以之為例來談論中國藝術所追求的靜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題畫詩的目的是論證構建靜寒之境是中國藝術的通則。
    C.視覺的空與聽覺的靜融合成靜寒境界,因此,中國畫既是視覺藝術,也是聽覺藝術。
    D.靜之寒就是空之寒,這使得中國藝術隔絕俗世而得以盡量保持其“自然的純粹性”。
    
高考語文真題 高考數(shù)學真題 高考英語真題 高考文綜真題 高考理綜真題
高考語文答案 高考數(shù)學答案 高考英語答案 高考文綜答案 高考理綜答案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