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 有學者建議公立學校對理科教育模式進行改革

字號:


    美國傳統(tǒng)的理科教育模式涉及不少對科學知識的死記硬背,但最新的一項提案表示,美國教育需要新的教育方法。
    日前,有學者建議在美國公立學校對理科教育模式進行改革。報告指出,為了提高理科教育質量,學校需要縮減不必要的課程更專注于傳授科學的核心思想,并教給學生更多關于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讓學生死記硬背。
    提出以上建議的學者名叫海倫·奎因,她是美國國家加速器實驗室一位退休的物理學家。她帶領由18位成員組成的一個委員會,花了一年多時間設計了這種新的教育模式。
    該委員會完成了一份282頁的報告,報告明確了改革的目標之一,即希望在12年級(高三)畢業(yè)前,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學會欣賞科學的美麗與奇妙。
    這份報告日前由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正式發(fā)布。美國國家科學研究委員會同時還要求將工程教育內容加入到小學至高中的課程之中。美國學生的科學知識在國際比較測試的排名通常處于中間位置,因此美國花了幾十年來提高學生的科學水平,這份報告將成為最新的一項舉措。
    盡管報告提出的還只是一個框架,但未來將由一個非營利的教育集團將其擴充為一套標準。之前,有關數學、語言、藝術方面的教育也有類似的做法,這些標準已被美國44個州所采納。
    該教育集團表示,將于明年年底完成整套標準,并會在完成之前先向公眾公布草案;而新的教育模式真正進入課堂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因為教材和課程計劃都需要重新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