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中考試題答案和中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初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中考的新初三學員能加倍努力,在2014年中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名篇名句積累
考綱解讀
近年來,隨著中考命題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已經(jīng)認識到記誦名句名篇等文化材料對于陶冶和豐富學生的人文精神有著重要作用。初中語文大綱要求“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整體感知課文,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感情,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和思路,領會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學習欣賞文學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賞優(yōu)美、精彩的語言”,“不寫錯別字”等等。而名家名篇名句的記誦默寫能較好的實現(xiàn)大綱諸如此類的要求,而且這種題型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題型,它能夠檢測出學生的語文功底和精神底蘊,同時,這一考點還能檢測出考生的歸納、聯(lián)想、遷移等能力,因此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重視。
一般來說,除根據(jù)詩詞或課文語句的上句或下句填空默寫的形式外,近年來,背誦默寫的形式會繼續(xù)沿著“有理解、能運用、善歸納、融內(nèi)外、多積累"的方向發(fā)展。如把內(nèi)容、思想相近或相反的名句加以歸納并準確默寫的,與語言的遷移運用以及閱讀理解相結合而記憶默寫的,有的甚至深入到對結構、修辭和表達方式等等的理解檢測。
陶淵明的《飲酒》:表明詩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飲酒》反映詩人陶淵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現(xiàn)他優(yōu)游自在的隱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詩中,“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一句蘊含著這樣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說明白,卻又不可言傳的詩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一、選擇。
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歌頌了熱鬧的田園生活,突出地表現(xiàn)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理。
B.“悠然見南山”一句中“見”字用的極好,表現(xiàn)出詩人不是有意而為之,而是在采菊時,山的形象無意中映入了眼簾。
C.這首詩在藝術上的特點是情、境、理三者的渾然融合。在幽美淡遠的景和悠然自得的情構成的境界中,蘊涵著萬物各得其所的哲理。
D.“真意”與“忘言”的關系是說此情此境中讓人體會到生活的真諦,而這種“真意”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因而詩人只好“忘言”了。
2、下列對詩句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而無車馬喧”意思是沒有那些人來人往的喧囂,沒有世俗的困擾。
B.“心遠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靜,心就會遠離喧鬧的塵世。
C.“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心與自然的會意與親近,達到了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寫出了詩人面對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3、下列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飲酒》主要表達了詩人如何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這一內(nèi)容。
B.“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句與杜甫《望岳》中“蕩胸生層云,決眥人歸鳥”都借歸鳥來寫詩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與《歸園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都表達了詩人返樸歸真的人生理想。
D.陶淵明愛菊,菊花成了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頤說蓮,蓮花象征著君子美好的品德。他們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種高潔的情致。
4、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xiàn)詩人歸隱田園后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出這樣一個道理:環(huán)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D.詩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賦予特殊的意蘊。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脫俗、高傲純潔的象征意義;而詩人“采菊”,則表現(xiàn)詩人熱愛自然的情趣。
5、下面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結廬在入境,而無車馬喧”寫出了詩人的居住環(huán)境和生話狀況。
B.盡管沒有車馬的喧鬧嘈雜,但仍有“采菊東籬下”的勞作煩憂。
C.詩中四句寫景句子傳神的描繪了優(yōu)美恬靜的田園風光。
D.全詩融說理、寫景、抒情為一體,表現(xiàn)了詩人細微的內(nèi)心感受。
6、對該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本詩是詩人棄官歸隱之前寫的一首詩。
B.“心遠地自偏”句用得極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時的心境,想要離開喧鬧的塵世,追求一種寧靜恬淡的氛圍。
C.“采菊東籬下”寫作者酷愛菊,常常在住處周圍種上菊花,頗為后人稱道。
D.全詩語言樸實含蓄,寫得很有特色,敘事、議論、抒情相結合。
二、按要求默寫。
1、表現(xiàn)這首詩思想內(nèi)容的一個詞是: 。
2、詩中最能體現(xiàn)詩人隱逸生活情趣的一個詞是:____________。
3、蘊含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囂人境也無“喧囂”之感的詩句是:
4、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是:陶淵明《飲酒》詩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詩句是:
5、表明人決意擺脫塵世的干擾,過閑適恬靜的生活的詩句是:
6、寓情于景,道出了詩人隱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7、全詩通過對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 ”(填原文)的道理,表達作者從自然景物中尋得樂趣的恬適之情和豐富的精神生活。
8、詩中以自問自答的形式表明心情閑適,心志高遠的詩句是:
三、賞析。
1、詩的三,四句道出全文的主旨,表明了詩人的境界。
2、全詩樸素而形象的表現(xiàn)了陶淵明 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
3、前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用得非常精妙,換成“望”字就沒有這種效果。請你說說為什么。
4、“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幾句詩描寫了一種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5、閱讀此詩,在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用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來。
6、陶淵明《飲酒》詩中“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句表現(xiàn)了詩人一種怎樣的心境?
一、選擇。
1、A2、B3、B4、C5、B6、A
二、按要求默寫。
1、心遠
2、“心遠”或“悠然”
3、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4、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5、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7、心遠地自偏
8、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三、賞析。
1、遠離世俗,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2、厭棄世俗,陶醉自然。
3、因為“見”字生動地描繪出了作者在東籬下采菊時的悠閑,不是有意去“望”,而是無意所“見”,從而很好地表現(xiàn)出了詩人悠然恬靜的心境。
4、悠然(悠閑)自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狀態(tài)。
5、略。緊扣詩意,寫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6、悠閑淡遠,靜穆恬適的心境(恬靜、恬淡、愉悅、悠閑自得,陶醉于自然的心境)。
7、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似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千年以來膾炙人口的名句。詩人悠閑地在籬下,采菊,抬頭見山,是那樣地怡然自得,那樣地超凡脫俗!以景物的描寫襯托出詩人的閑適心情。“悠然”二字很妙,說明詩人所見所感非有真意尋求,而是不期而遇。
8、此二句妙在自己無心見山,然悠悠遠望,心與物游,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9、生活的真諦、無法形容
2014中考各科目復習資料匯總 | ||
---|---|---|
語文:閱讀 詩歌 名句 綜合 | 作文:素材 范文 技巧 中考范文 | 數(shù)學:填空 壓軸 模擬 解題 |
英語:單選 閱讀 易錯 綜合 | 作文:句型 模板 技巧 熱點話題 | 政治:選擇 問答 辨析 提綱 |
物理:易錯 選擇 重點 公式 | 化學:認識 解讀 演練 熱點難點 | 歷史:問答 考點 材料 基礎 |
生物:選擇 提綱 考點 資料 |
地理:基礎 提綱 問答 熱點材料 | 2006--2012滿分作文匯總 |
|
2013年部分省市中考試題匯總 | ||
---|---|---|
2013山東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 2013山東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化學試題匯總 | 2013山東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 2013山東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 2013江蘇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
2013江蘇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
2013四川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 2013湖北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
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