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語文《5年高考3年模擬》:詩歌鑒賞

字號:


    出國留學(xué)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guān)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xué)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zhǔn)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xué)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專題十三
    1.(2013安徽,8—9)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8分)
    秋齋獨宿
    (唐)韋應(yīng)物
    山月皎如燭,霜風(fēng)時動竹。
    夜半鳥驚棲,窗間人獨宿。
    和韋蘇州《秋齋獨宿》
    (金)趙秉文
    冷暈侵殘燭,雨聲在深竹。
    驚鳥時一鳴,寒枝不成宿。
    [注] ①韋蘇州:即韋應(yīng)物,因其曾任蘇州刺史,故稱“韋蘇州”。
    (1)兩首詩中詩人的心境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4分)
    答:
    (2)請分別指出兩首詩第一句使用的修辭手法,并加以賞析。(4分)
    答:
    1.答案
    (1)相同點:兩首詩都表現(xiàn)了詩人在秋夜的孤獨之感。韋詩以風(fēng)動竹、鳥驚棲、人獨宿表現(xiàn)內(nèi)心孤獨;趙詩以驚鳥無宿暗寓詩旨,含蓄地道出詩人心境的孤獨。
    不同點:韋詩孤獨中又有淡靜。皎月悅目,風(fēng)竹悅耳,恬靜怡人。趙詩孤獨中更顯凄冷。冷月殘燭,秋雨寒枝,凄冷襲人。
    (2)韋詩:比喻,以燭喻月。山月皎潔,宛如夜?fàn)T相伴,照人無眠。趙詩:借代,借“暈”代月。“暈”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暈”又預(yù)示天氣變化,引出下句。
    2.(2013課標(biāo)全國Ⅰ,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2)題。(11分)
    鵲橋仙
    陸游
    華燈縱博,雕鞍馳射,誰記當(dāng)年豪舉?酒徒一一取封侯,獨去作江邊漁父。 輕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斷自屬閑人,又何必君恩賜與?
    [注] ①這三句是追憶當(dāng)年軍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種棋戲。②占斷:占盡。
    (1)上闋最后兩句是什么意思?它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5分)
    答:
    (2)詞的結(jié)尾借用了賀知章的故事,這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6分)
    答:
    2.
    答案
    (1)那些整天酣飲的酒徒一個個都受賞封侯,而自己只能做個閑散的江邊漁翁。表達了對自己壯志未酬而只能隱居的無奈與牢騷。
    (2)用來含蓄地表現(xiàn)對統(tǒng)治者的不屑以及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閑散,鏡湖風(fēng)月原本就屬于閑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賜呢?再說,天地之大,何處容不下我一個閑散之人,誰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賜!
    3.(2013課標(biāo)全國Ⅱ,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 洲煙雨:指長滿草、煙雨空濛的風(fēng)光。③鏡湖:即鑒湖,在今浙江紹興。唐天寶初,賀知章請求回家鄉(xiāng)會稽當(dāng)?shù)朗?玄宗詔賜他鏡湖一角。 ①②③①洲煙雨。
    鏡湖元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
    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yīng)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
    (1)這首詠梅詩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梅花的?請簡要分析。(5分)
    (2)詩的最后一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請簡要分析。(6分)
    3.
    答案
    (1)(5分)運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詩幾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環(huán)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從而表現(xiàn)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2)表現(xiàn)了作者落寞惆悵、若有所失的心情。作者將自己復(fù)雜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緒萬端卻又無從說起,以至在梅樹下沉吟許久,直到日暮才獨自離開。
    4.(2013大綱全國,1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客 從
    杜甫
    客從南溟來,遺我泉客珠。珠中有隱字,欲辨不成書。
    緘之篋笥久,以俟公家須。開視化為血,哀今征斂無。
    [注] 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傳說中的人魚,相傳它們流出的眼淚能變?yōu)檎渲?。②佛教傳說,有些珠子中隱隱有字。③篋笥,指儲藏物品的小竹箱。
    (1)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故事,請簡述這個故事。(4分)
    答:
    (2)從全詩看,“珠中有隱字”、珍珠“化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答:
    4.
    答案
    (1)有客人從南海來,送我珍珠;珍珠里隱約有字,想辨認(rèn)卻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來征求;但日后打開箱子一看,珍珠卻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現(xiàn)在再也沒有什么可以應(yīng)付官家的征斂了。
    答出故事梗概的,給2分;答出“欲辨不成書”的意思的,給1分;答出“哀今征斂無”意思的,給1分。
    (2)“珠中有隱字”,寓意為百姓心中有難言的隱痛。珍珠“化為血”,寓意為官家征斂的實為平民百姓的血汗。
    答出“珠中有隱字”寓意的,給2分;答出珍珠“化為血”寓意的,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5.(2013江蘇,9)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10分)
    醉 眠
    唐庚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 ③①②答: 答:
    馀花猶可醉,好鳥不妨眠。
    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
    夢中頻得句,拈筆又忘筌。
    [注] 唐庚,北宋文學(xué)家,此詩為其謫居惠州時所作。
    (1)說明“山靜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答:
    (2)“世味門常掩,時光簟已便”一聯(lián)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心境?(4分)
    答:
    (3)《宋詩鈔》中說唐庚的詩“芒焰在簡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蘊藏著激烈情感,試結(jié)合本詩作簡要分析。(4分)
    答:
    5.
    答案
    (1)用遠古時期的寧靜寫出山中的幽靜。
    (2)表達了厭惡官場、追求恬淡的心境。
    (3)“門掩世味”“拈筆忘筌”暗含詩人難忘世事,透露出幽憤不平之氣;全詩卻以“山”“馀花”“好鳥”等閑適悠遠的意象,形成一種簡樸的風(fēng)格,意味平淡深長。
    6.(2013浙江,21—2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7分)
    秦中吟·歌舞
    (唐)白居易
    秦中歲云暮,大雪滿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盡公侯。貴有風(fēng)雪興,富無饑寒憂。所營唯第宅,所務(wù)在追游。朱輪車馬客,紅
    燭歌舞樓。歡酣促密坐,醉暖脫重裘。秋官為主人,廷尉居上頭。日中為一樂,夜半不能休。豈知閿鄉(xiāng)獄,中有凍死囚。
    [注] ①閿(wén)鄉(xiāng):舊縣名。白居易有《奏閿鄉(xiāng)縣禁囚狀》,詳述了無辜婦孺被關(guān)進閿鄉(xiāng)獄并遭受迫害的慘狀。
    (1)這首詩揭露了中唐尖銳的社會矛盾,表現(xiàn)出強烈的憂國憂民之情,與杜甫詩名句“ , ”一脈相承。(2分)
    (2)賞析這首詩對比藝術(shù)的特色。(5分)
    6.
    答案
    (1)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
    (2)①從結(jié)構(gòu)上看,開頭兩句興起全篇,接下來十四句詳寫統(tǒng)治者驕奢侈靡的生活,而結(jié)尾僅用兩句描述“凍死囚”,文勢陡急,有一落千丈之勢。
    ②從藝術(shù)效果看,前面十四句通過層層鋪敘、渲染,為結(jié)尾一幕作藝術(shù)的鋪墊,前后構(gòu)成強烈、鮮明的對比,震撼人心。
    [賞析]
    此詩是《秦中吟十首》中的第九首,題作“傷閿鄉(xiāng)縣囚”。這首詩與《秦中吟十首》中的《輕肥》一詩思想內(nèi)容相近,
    表現(xiàn)手法基本相同;都是把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人民的不同生活境遇加以對照,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統(tǒng)治階級與勞動人民之間的尖銳對立關(guān)系。《歌舞》這首詩把朝廷貴官的糜爛生活與獄中的“凍死囚”相對照,對醉生夢死的統(tǒng)治階級作了無情的鞭撻,對被迫淪為“囚犯”的勞動人民表達了深切的同情。前者詳寫,后者卻只在末尾重筆點出。因為“凍死”二字已盡顯囚犯之慘狀,因此這兩個字用得簡潔而有力;而朝廷貴官的奢靡生活,則必須詳盡鋪寫,才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使這個對比變得格外強烈和鮮明。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所謂“囚犯”,實際是無力交納賦稅的勞動人民,他們的慘死,正是因為封建官吏的殘酷迫害。詩人把這些“囚犯”的悲慘遭遇與統(tǒng)治者的奢侈糜爛相對照,越發(fā)反襯出“囚犯”遭遇的悲慘;而“囚犯”的悲慘遭遇,又更加反襯出統(tǒng)治者的奢侈糜爛。對比越是強烈,越能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這樣比僅僅描寫某一個方面,更加深刻有力。這首詩不僅前后兩個部分能形成對比,在前一部分中,也有不少能形成對比的地方。除了詩中的“貴有”兩句之外,歌舞宴飲的豪華熱鬧場面與開頭所寫大雪紛飛、天寒地凍的景象,也是一種對比。對比的層次之多,形式之豐富多樣,足以見出詩人的藝術(shù)功力。 ①答:
    鷓鴣天
    (宋)張炎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
    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xiāng)惟有夢相隨。
    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注] ①勞勞:遙遠。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濱設(shè)祭。③賣餳:清明前后賣糖粥。④蘇堤:作者家鄉(xiāng)杭州的名勝,以柳聞名。 ④②③①
    7.(2013廣東,10)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1)作者在詞的上片是怎樣借景抒情的?(4分)
    答:
    (2)作者為什么說“不是蘇堤也皺眉”?請結(jié)合詞的下片分析。(3分)
    答:
    7.
    答案
    (1)借樓上笛聲、春水暝云、千里燕子、雨中梨花,從聽覺、視覺的角度,以用典的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達了愁苦的思鄉(xiāng)之情。
    (2)修禊熱鬧場景,清明時節(jié)的祭祀,都因自己遠離家鄉(xiāng)、漂泊異地而不能參加,增添愁緒,夜不能寐,江畔獨步折柳,更又回想親人蘇堤“折柳”送別之場景,更添思鄉(xiāng)之愁苦,也就令人愁眉不展了。
    [賞析]
    上片側(cè)重寫景,景中含情。起首寫因笛聲撩人心魄而引起思鄉(xiāng)之情——“樓上誰將玉笛吹”。小令從一開始便定下深沉
    的思念故鄉(xiāng)、故友的感情基調(diào)。次句“山前水闊暝云低”,寫作者因聞笛而起故鄉(xiāng)之思,不禁引頸往故鄉(xiāng)方向眺望,然而卻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這一畫面在縷縷凄惻的笛聲中推出,更給人一種壓抑、低沉的感覺。“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三、四句繼續(xù)寫眼前所見之景。此句說春天的燕子正忙著覓食、筑巢安家,而自己卻流落千里,有如斷梗浮萍,隨波逐浪。“落落梨花雨一枝”,白居易《長恨歌》中形容在仙界的楊貴妃的孤寂形象時說:“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張詞顯然是由此化出。并在前冠之以“落落”,更顯雨中梨花之孤寂了。中國古代詩人似總喜以雨與黃昏為背景來寄托其愁緒,如“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等等,那么雨中梨花亦可作為寄托愁緒之意象了。上片側(cè)重寫眼前之景,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現(xiàn)。
    下片側(cè)重抒情,將上片壓抑在畫面背后的愁緒直抒而出。下片前三句寫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懷念。“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
    倍思親”,作者將兩個節(jié)日名列出,我們似乎可以看到飄零異鄉(xiāng)的游子正扳著手指算著臨近的節(jié)日。“故鄉(xiāng)惟有夢相隨”,一個“惟有”道盡了作者埋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深深苦衷。也許寫自己在夢中對故鄉(xiāng)的思念,尚未能盡意,接下便以具體的動作寫自己的思鄉(xiāng)情懷:“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此二句謂自己昨夜里不得安眠,愁緒無法排遣,漫步江頭,折得一枝新柳歸來,雖非故鄉(xiāng)蘇堤上的,但也令人愁眉不展,足以撩動思鄉(xiāng)之愁了。楊柳原為離別的象征,遠離故鄉(xiāng)折柳,實只能徒增煩惱。
    8.(2013福建,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6分)
    送何遁山人歸蜀
    (宋)梅堯臣
    春風(fēng)入樹綠,童稚望柴扉。
    遠壑杜鵑響,前山蜀客歸。
    到家逢社燕,下馬浣征衣。
    終日自臨水,應(yīng)知已息機。
    (選自《宋詩精華錄》)
    [注] ①杜鵑:又名子規(guī)。②息機:擺脫瑣事雜務(wù),停止世俗活動。
    (1)請簡要分析首句中“綠”字的妙處。(2分) ②①
    答:
    (2)三、四兩聯(lián)是怎樣借助想象之景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簡要賞析。(4分)
    答:
    8.答案 (1)【要點】“綠”字寫出了春風(fēng)吹綠林木的動態(tài),表現(xiàn)了春風(fēng)的活力,顯示了春天的生機,增強了詩的韻味。(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要點】頸聯(lián)想象友人喜逢家鄉(xiāng)的燕子,一洗征塵,表現(xiàn)出歸家時輕松愉悅的心情。尾聯(lián)進一步設(shè)想友人歸家后悠閑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對友人真誠的祝福,也暗含著詩人對超脫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對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9.(2013天津,14)閱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作答。(8分)
    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
    (宋)辛棄疾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zhǔn)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jǐn)y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 ①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②白苧(zhù):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門,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
    試得中。
    (1)“白苧新袍入嫩涼”句中的“嫩”字帶給你怎樣的感覺?(2分)
    答:
    (2)“鵬北海,鳳朝陽。又?jǐn)y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xiàn)了辛詞的豪放特點?(3分)
    答:
    (3)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shù)手法。(3分)
    答:
    9.答案 (8分)(1)輕微、新鮮、清爽等。
    (2)大鵬、丹鳳,意象豪邁;北海、太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3)例:“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是實寫,點明時令和環(huán)境;“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是虛寫,想象金榜題名后輕松愉悅的心情。虛實相生,表達對應(yīng)考者的良好祝愿。
    [賞析]
    此詞上闋前兩句為秋季的環(huán)境描寫,用詞清新,環(huán)境清爽。接下來兩句詞人運用想象為廓之加油祝福,“禹門”“桂”都
    是考試得中的意象。
    下闋詞人運用大鵬、丹鳳等豪邁的意象營造出一種開闊的意境,還塑造了一個儒雅剛健、很有氣概的書生形象,把辛詞的
    豪放風(fēng)格充分表現(xiàn)了出來。最后兩句想象金榜題名后輕松愉悅的心情,真摯表達了對應(yīng)考者廓之的美好祝愿。
    10.(2013江西,14)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8分)
    水調(diào)歌頭 ②③①
    壬子被召,端仁相餞席上作
    辛棄疾
    長恨復(fù)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②①
    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后名?人間萬事,毫發(fā)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注] ①紹熙三年(壬子),辛棄疾奉召赴臨安,在陳端仁的餞行席上賦此詞。②“余既”三句出自《離騷》:“余既滋蘭之九
    畹,又樹蕙之百畝”“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概括“蘭”“蕙”“菊”三種意象的共同內(nèi)涵。(2分)
    答:
    (2)指出“聽我楚狂聲”和“富貴非吾事”典故的出處。詞人借它們分別表達了什么情思?(6分)
    答:
    10.答案 (8分)(1)蘭、蕙、菊都是花草,在詞中都用來象征詞人高尚、純潔的品格和節(jié)操。
    (2)兩個典故分別出自《論語》和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前者以楚狂接輿的典故,表達了詞人抗金復(fù)國理想無人理解的悲憤;后者以陶淵明自況,抒發(fā)了詞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情懷。
    11.(2013山東,14)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8分)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巖石巔,下照一溪煙。
    煙色如云白,流來野寺前。
    開門惜夜景,矯首看霜天。
    誰見無家客,山中獨不眠。
    (1)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哪些特點?詩人是如何描寫的?(4分)
    答:
    (2)結(jié)合全詩分析詩人“不眠”的原因。(4分)
    答: 11.答案 (1)三四兩句中的“煙”有兩個特點:一是色白,一是具有動態(tài)。詩人在第三句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形容山嵐在月光下呈現(xiàn)出如云的白色;第四句以“流”字描寫山嵐之動態(tài),形象生動。
    (2)詩人不眠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喜愛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寫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開門惜夜景”,“惜”字表達了詩人對山中夜景的喜愛;二是思家,最后兩句中“無家客”“獨”表現(xiàn)出詩人的孤獨和羈旅思家之情。
    12.(2013湖南,10)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題目。(8分)
    釣船歸
    賀鑄
    綠凈春深好染衣,際柴扉。溶溶漾漾白鷗飛,兩忘機。 南去北來徒自老,故人稀。夕陽長送釣船歸,鱖魚肥。 .
    (1)“鱖魚肥”三字讓人聯(lián)想起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句。(1分)
    (2)簡析首句中“凈”字的妙處。(3分)
    答:
    (3)探究本詞的思想情感。(4分)
    答:
    12.答案 (1)桃花流水鱖魚肥
    (2)聯(lián)系“春深”“染衣”,“凈”字巧妙展現(xiàn)了暮春時節(jié)芳菲凋盡,“綠”成了自然的主色調(diào)的情景,委婉道出詞人內(nèi)心的純凈。
    以世事縈懷的內(nèi)心世界。
    (3)詞人通過“釣船”“柴扉”“白鷗”“鱖魚”等意象的描寫,展現(xiàn)出田園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隱居為樂,不再
    13.(2013四川,13)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8分)
    九日和韓魏公
    蘇洵
    晚歲登門最不才,蕭蕭華發(fā)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xùn)|閣,閑伴諸儒老曲臺。
    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
    暮歸沖雨寒無睡,自把新詩百遍開。
    [注] ①九日,農(nóng)歷九月九日,即重陽節(jié);韓魏公,即韓琦,時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盞。③曲臺,指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
    事。
    (1)本詩主要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答:
    (2)“佳節(jié)久從愁里過,壯心偶傍醉中來”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有何妙處?請簡要賞析。(4分)
    答:
    13.答案 (8分)(1)主要表達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憂愁和苦悶。作者已頭發(fā)花白卻不得重用,佳節(jié)時愁苦嘆息,只能在酒醉中偶露雄心,因愁思而寒夜無眠,凡此種種,都表現(xiàn)了作者壯志未酬的憂愁和憤懣。(4分)
    (2)妙在用三層對比強化了詩人憂愁之深和潛藏于胸的壯心未絕。佳節(jié)時不喜反憂。壯心在現(xiàn)實中的落空與在醉酒豪言中的顯現(xiàn),“久”與“偶”在時間上一長一短:三層對比,層層遞進,準(zhǔn)確地表現(xiàn)了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4分)
    14.(2013重慶,12)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7分)
    鷓鴣天 酬孝峙
    (清)錢繼章
    發(fā)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qū)こJ?仿佛終南石里藤。 閑倚杖,戲臨罾。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fēng)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詞字字冰。
    [作者簡介]錢繼章,字爾斐,號菊農(nóng),浙江嘉善人。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明朝曾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農(nóng)詞》。
    [注] 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學(xué)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wǎng)。③熏風(fēng):東南風(fēng)。
    (1)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4分)
    答:
    (2)怎樣理解“折腰久矣謝無能”?(3分)
    答:
    14.答案 (1)容貌病態(tài)怪異,性格堅韌不拔。用描寫刻畫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此句意謂:我為官很久了,要我再出任官職,則以沒有能力為借口來推辭。表現(xiàn)了詞人堅決不與清朝統(tǒng)治者合作的氣節(jié)。
    15.(2013遼寧,8—9)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2)題。(11分)
    竹軒詩興
    張镃
    柴門風(fēng)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 ②③①③②①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 注
    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
    預(yù)想此時應(yīng)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
    [注] 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
    (1)本詩第二聯(lián)描寫精妙,請簡要分析。(5分)
    (2)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6分)
    15.答案 (1)(5分)全聯(lián)視聽結(jié)合,生動地描寫了詩人的所見所聞,表現(xiàn)了竹軒環(huán)境的清幽和詩人生活的閑適;“梢影細從茶碗入”準(zhǔn)確地描繪了茶具間光影的變化;“葉聲輕逐篆煙來”運用比擬(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葉聲與煙縷升起相伴的動態(tài)美。 答出視聽結(jié)合并加以分析,給2分(若答出襯托或動靜結(jié)合并加以分析,可給1分);答出光影變化,給1分;答出比擬手法并加以分析,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2)(6分)塑造了閑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xiàn)出詩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答出形象特征,給2分;結(jié)合詩句分析,給4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見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答: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試題匯總
2013江蘇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新疆理綜試題答案 2013內(nèi)蒙古理科試卷答案
2013寧夏理綜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西藏理科試卷及答案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2013安徽數(shù)學(xué)真題(理科)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東數(shù)學(xué)真題(理科)試卷 2013廣東數(shù)學(xué)真題(文科)試卷

    出國留學(xué)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高考語文復(fù)習(xí)資料 高考數(shù)學(xué)復(fù)習(xí)資料 高考英語復(fù)習(xí)資料 高考文綜復(fù)習(xí)資料 高考理綜復(fù)習(xí)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xué)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xué)習(xí)方法 高考復(fù)習(xí)方法 高考狀元學(xué)習(xí)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