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家公務(wù)員考試即將重磅來襲,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為大家提供行測預(yù)測題及答案解析,幫助大家順利過關(guān)。

21.2003-2007年,乙國的年碳排放量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差距為:
A.7億噸 B.8億噸
C.9億噸 D.10億噸
22.2007年兩國碳排放量之和比2006年兩國碳排放量之和約增加了:
A.1% B.2%
C.5% D.7%
23.2003-2007年,甲國平均每年比乙國少排放的碳總量為:
A.30億噸 B.48億噸
C.55億噸 D.60億噸
24.2004-2007年,甲國的年碳排放量與上年相比增長幅度最大的年份是: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25.根據(jù)以上資料,能夠推出的是:
A.碳排放量總是呈逐年上升趨勢的國家是發(fā)展中國家,反之,發(fā)達國家的碳排放量總是呈逐年下降
B.2003-2006年,乙國的年碳排放量穩(wěn)中有升
C.2003-2006年,甲國的每年碳排放總量總低于乙國的每年碳排放總量
D.甲國的年碳排放量的增速遠大于乙國
21.【答案】D。解析:由圖可知,2003-2007年乙國的年碳排放量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04年(1263億噸),最小值出現(xiàn)在2006年(1253億噸),差距為1263-1253=10億噸。
22.【答案】C。解析:由圖可知,2006年兩國碳排放量分別為1289、1253億噸,2007年分別為1401、1262億噸,則所求為

23.【答案】B。解析:

所求為(219+131+65-36-139)÷5=240÷5=48億噸。
24.【答案】A。解析:

比較可知,2004年增長率最大。
【考點點撥】這兩道題涉及的數(shù)據(jù)較多,可列出表格,使數(shù)據(jù)關(guān)系更清晰明了。
25.【答案】D。解析:A項:材料中沒有提到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A無法推出。
B項:從條形圖可知,2003-2006年,乙國年碳排放量先增后降,B錯誤。
C項:2006年,甲國的碳排放量高于乙國,C錯誤。
D項:由圖可知,2003-2007年,乙國碳排放量只有在2004、2007年實現(xiàn)增長,且增量均小10億噸;而甲國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長趨勢,且增量均是兩位數(shù)以上,故可推斷D正確。
綜上,滿足題意的選項就是D項。
推薦訪問:行測資料分析題匯總
推薦訪問:2014國家公務(wù)員考試行測預(yù)測題匯總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