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知識拓展

字號:


    同學們,假期既是休閑、放松的時候,又是學習提高的佳期,善學的學生,總會合理利用假期,給自己充電,為自己的下學期學習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為了幫助同學們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地準備了一些假期學習套餐,希望同學們依時完成,同時,也希望家長能督促子女完成。祝大家節(jié)日快樂!
    詞語學習:
    一: 要求學生學會下面詞語的結構和意義。掌握下列詞語的讀音和詞義。
    1.渡 du 考察地形,全面考察
    2.劈波斬浪 pibozhanlang 一起前往,前往日本
    3.穩(wěn)健 wenjian 寧靜的校園,寧靜的校園
    4.掠 lve 綠樹成蔭的小道
    5.眺望tiaowang 隱隱作痛,隱隱傳來
    6.魂牽夢繞hun qian meng rao :踏步,腳踏實地
    7.赴fu:異常興奮,異?,F(xiàn)象
    8.誕生dansheng 爭先恐后的場面
    9.惦記dianji:遠大的理想,目標遠大
    10.逢feng:報效國家,無法報效。
    11.賞shang:特地趕來,特地看望。
    12.敘述xushu:察看地形,仔細察看。
    13.談論tanlun 列表,列名單
    14. 埋藏 maicang 感到欣慰,十分欣慰
    15.動搖 dongyao 勉勵大家,常常勉勵。
    16.漫長manchang 頻頻出現(xiàn),頻頻斷電
    17.研制 yanzhi 再三交代,再三叮囑
    18.不朽 buxiu 辜負大家,
    19.譽yu
    .詞句練習:
    (1)看拼音,寫詞語。
    Daodan-( ) liuxue( ) jiaoshou( ) Manchang( ) dongyao( ) hangcheng( )
    2.選詞填空; 談論.. 研制.. 埋藏.. 早日.. 敘述..
    1.我們盼望( )回到家鄉(xiāng)。
    2.同學們經(jīng)常(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話題。
    3.這篇文章詳細地( )了事情發(fā)生的經(jīng)過。
    4.早日回到祖國是( )在他心底多年的愿望。
    5.經(jīng)過多次試驗,他們終于( )出了新產(chǎn)品。
    3.用加點的詞語模仿造句。
    1.不是„„„而是
    2„„„于„„..
    3„„„所„„„
    4„„„被„„為„„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中國現(xiàn)代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市人,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1934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學習。1938年獲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并從事火箭研究。1947-1955年間任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10月沖破種種阻力回國后,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yè)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職。
    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和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錢學森曾是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shù)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協(xié)會主席。
    一、生平簡介
    錢學森(1911~)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1911年12月1日生于上海,3歲時隨父來到北京,1934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后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jīng)5年于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F(xiàn)任中國科技協(xié)會名譽主席等職。
    二、科學成就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tǒng)科學和系統(tǒng)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錢學森共發(fā)表專著7部,論文300余篇。主要貢獻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①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chuàng)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shù)的概念。
    ②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并實現(xiàn)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于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fā)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fā)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tǒng)概念。
    ③工程控制論
    工程控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wěn)定與制導系統(tǒng)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④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guī)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只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jié)約了人力物力,并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F(xiàn)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茍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茍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⑤系統(tǒng)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我國航天系統(tǒng)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tǒng)工程理論,并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jīng)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于將航天系統(tǒng)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jīng)濟建設,并從社會形態(tài)和開放復雜巨系統(tǒng)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tǒng)。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tài)都有三個側面:經(jīng)濟的社會形態(tài),政治的社會形態(tài)和意識的社會形態(tài)。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系統(tǒng)劃分為社會經(jīng)濟系統(tǒng)、社會政治系統(tǒng)和社會意識系統(tǒng)三個組成部分。相應于三種社會形態(tài)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jīng)濟形態(tài))、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tài))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tài))。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xié)調發(fā)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xié)調發(fā)展的就是社會系統(tǒng)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xiàn)實來看,不僅需要經(jīng)濟系統(tǒng)工程,更需要社會系統(tǒng)工程。
    ⑥系統(tǒng)科學
    錢學森對系統(tǒng)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fā)展了系統(tǒng)學和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的方法論。 ⑦思維科學
    人工智能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熱門,但學術思想?yún)s處于混亂狀態(tài)。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站在科技發(fā)展的前沿,提出創(chuàng)建思維科學(noetic 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把30年代中國哲學界曾議論過,有所爭論,但在當時條件下沒法講清楚的主張,科學地概括成為思維科學。比較突出的貢獻為:
    (1)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chuàng)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2)錢學森主張發(fā)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他以自己親身參予應用力學發(fā)展的深刻體會,指明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應以應用力學為借鑒,走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際要理論指導的道路。人工智能的理論基礎就是思維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研究思維學的途徑是從哲學的成果中去尋找,思維學實際上是從哲學中演化出來的。他還認為形象思維學的建立是當前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能、智能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3)錢學森把系統(tǒng)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tǒng)觀,即首先以邏輯單元思維過程為微觀基礎,逐步構筑單一思維類型的一階思維系統(tǒng),也就是構筑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社會思維以及特異思維(靈感思維)等;其次是解決二階思維開放大系統(tǒng)的課題;最后是決策咨詢高階思維開放巨系統(tǒng)。
    ⑧人體科學
    錢學森是中國人體科學的倡導者。
    錢學森提出用“人體功能態(tài)”理論來描述人體這一開放的復雜巨系統(tǒng),研究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和行為。他認為氣功、特異功能是一種功能態(tài),這樣就把氣功、特異功能、中醫(yī)系統(tǒng)理論的研究置于先進的科學框架之內,對氣功、特異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錢學森指導下,北京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于1984年開始對人體功能態(tài)進行研究,他們利用多維數(shù)據(jù)分析的方法,把對人體所測得的多項生理指標變量,綜合成可以代表人體整個系統(tǒng)的變化點,以及它在各變量組成的多維相空間中的位置,運動到相對穩(wěn)定,即目標點、目標環(huán)的位置。他們發(fā)現(xiàn)了人體的醒覺、睡眠、警覺和氣功等功能態(tài)的各自的目標點和目標環(huán)。這樣,就把系統(tǒng)科學的理論在人體系統(tǒng)上體現(xiàn)出來了,開始使人體科學研究有了客觀指標和科學理論。
    ⑨科學技術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最高概括,也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包括科學的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錢學森將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狀況,歸納為十個緊密相聯(lián)的科學技術部門。這十大科學技術部門的劃分方法,正是錢學森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系統(tǒng)論對科學分類方法的又一創(chuàng)新。
    
2014中考各科目復習資料匯總
語文:閱讀 詩歌 名句 綜合 作文:素材 范文 技巧 中考范文 數(shù)學:填空 壓軸 模擬 解題
英語:單選 閱讀 易錯 綜合 作文:句型 模板 技巧 熱點話題 政治:選擇 問答 辨析 提綱
物理:易錯 選擇 重點 公式 化學:認識 解讀 演練 熱點難點 歷史:問答 考點 材料 基礎
生物:選擇 提綱 考點 資料
    
地理:基礎 提綱 問答 熱點材料 2006--2012滿分作文匯總

     
    

    
2013年部分省市中考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化學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生物試題匯總 2013山東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地理試題匯總
2013江蘇中考歷史試題匯總
    
2013四川中考物理試題匯總 2013湖北中考政治試題匯總

    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語文試題 數(shù)學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