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備考經(jīng)驗]抓住弱項的分,促成行測的飛躍
“短板理論”又稱“木桶原理”、“水桶效應”,相信作為公務員后備軍的廣大考生并不陌生。該理論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盛水的木桶是由許多塊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這些木板共同決定的。若其中一塊木板很短,則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這塊短板就成了這個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稱“短板效應”)。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換掉短板或?qū)⒍贪寮娱L才成。
理論很簡單,但往往牽扯到我們自身,就當局者迷了。有很大一部分考生,基礎不錯,國考、聯(lián)考成績都還可以;但每次似乎總是少了幾分“運氣”,離成功一步之遙。比較擅長的模塊,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想要更高層次的突破很不容易;那么再來備考,想要突破和飛躍,一定要抓住弱項的分。
參加過幾次考試,看似對行測的各個題型、各大考點比較熟悉了,但實際也是對比較擅長的模塊。弱項一直因為心里的抗拒或者是畏難情緒,難以真正踏實來學習。首先從心理上就要真正重視起弱項,不要想著靠自己擅長的模塊來彌補。有舍有得是行測復習做題的策略,但也并不意味著可以放棄某個模塊。每個模塊都有一定的基礎題目,對于實在掌握不了的模塊,也要力求把基本分數(shù)拿到。
有了對自己情況的正確認識,突破弱項的決心,還要講究方法和技巧。例如很多考生數(shù)量關系很薄弱,做題速度也很慢,自己也感覺許多題型的解題不會,那么首相考慮的還是基本題型、核心考點都掌握扎實沒有。至少要做到對基本的題型及其變式要熟悉,看到了不會完全懵了,無從下手。此外,數(shù)量關系考查的是抽象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這就需要我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要學會靈活運用,這是關鍵。以前都學過數(shù)學,相信對這一點是深有體會的,因此可以回憶和體會下以前學數(shù)學的體驗來促進行測數(shù)量關系的復習。首先要對基礎知識相當熟悉,遇到題目的時候才能判斷是考查哪一方面的能力,從而去搜索相應的方法來解答。其次是通過做題訓練獲得的解題技巧和能力,這是我們做題的關鍵。所以在平時的學習和練習中,就要注意總結(jié)和歸納這一方面的知識,再去做題中檢驗。行測的特殊在于題量多,且難度大,所以很多時候數(shù)量關系就不能再采用死算的方法,還要注意控制時間,采用一些秒殺技巧。這對我們的要求就更高了,需要對考查的知識點、常見技巧和方法都相當熟悉后再去探求。
像資料分析的話,閱讀量很大,因此提高閱讀速度是關鍵,在平時有意識地訓練提高閱讀速度,找到快速閱讀的方法,例如鎖定關鍵詞法;此外,也要了解常考查到的,要求計算的專有名詞,以至于太浪費時間去思考該怎么計算。
又比如有些考生懼怕的空間圖形的推理,關鍵也在于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平時的訓練就要多去觀察和思考,盡量多掌握一些題型及變式,畢竟圖形推理的規(guī)律千變?nèi)f化,難以把握。熟能生巧,通過練習可以培養(yǎng)對圖形和規(guī)律把握的敏感度。
總的說來,無論是數(shù)量關系還是其他模塊,都需要我們多動腦,多思考。有些考生只是機械地記憶,不考慮如何在實際做題中使用知識;看的書完全不能指導做題。
以往考試成績還不錯,還差一點點就能上去,因為幾分與成功失之交臂是很可惜的。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自己有這個能力卻沒有盡全力而失敗??炭鄾_刺一把,將弱項提上來,就能超越自己!
以上經(jīng)驗來自中政行測在線備考平臺,公考復習因人而異,把你的情況告訴給專家,他們將1對1輔導,給你最合理的備考方案,最大化你的備考效率。
鏈接直達:中政行測在線備考平臺
行測真題 | 行測答案 | 行測答題技巧 | 行測題庫 | 模擬試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