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們現(xiàn)場接待的話,則需要關注另外三大要點。
第一,待客三聲。接待時要注意待客三聲。待客三聲是指哪三聲呢?第一聲,來有迎聲;第二聲,問有答聲;第三聲,去有送聲??腿说侥氵@里來,你見了面,要先打個招呼。
我有一次參加一個公關活動,感覺就不大好,我到他那個大酒店的大堂去了,他那兒設立了一個牌,接待什么什么活動的什么嘉賓,站在那兒的人一看就是公關小姐、公關先生了。我往那兒一站,大概那天我穿得不夠亮麗,還是什么其他原因,他們就問我"你找誰呀?"還讓我一邊站著去,別擋路。這不大適合。
第一聲,來有迎聲。它永遠不可或缺。你穿著制服,你在現(xiàn)場負責公關接待,來了客人首先就要打招呼:"先生您好,歡迎光臨",這是個常規(guī)。不能上來就問"你找誰呀?"這不適合。有時候,如果你連這一聲都沒有,就會讓別人感覺非常不好,這是最基本的禮貌常識。
第二聲,問有答聲。搞接待工作的人對客人所要了解的或者感興趣的問題,一定要有問必答,不厭其煩?,F(xiàn)場接待時,往往還要注意少說多聽。沒有必要主動跟客戶攀談。你不是主角,你陪著他,你談。不陪,就不要談。但是你跟他應對的時候要注意:有問必答,不厭其煩,別嫌煩。別見了美女、帥哥話就特別多,見到老弱病殘孕就不愛說話了;別見了熟人話就多,見了陌生的客人就沒有話了;見了大款話就多,見了小小老百姓自己就趾高氣昂的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凡此種種,切忌。
第三聲,去有送聲??腿俗叩臅r候,要善始善終。既要注意第一印象的美好,也要注意所謂的末輪效應,末輪效應就是客人走的時候,你的所作所為的表現(xiàn),也會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當客人離去時,一定要主動與之道別,去有送聲是最基本的禮貌常識。
第二,規(guī)范五句。在此要強調(diào)什么呢?強調(diào)公關人員要使用基本的禮貌用語,我們一般叫做規(guī)范五句。五句話,就是要求我們的公關人員在現(xiàn)場工作之中有五句基本的禮貌用語必須要常講、多講。哪五句呢?
第一句話,問候語,您好。一定要養(yǎng)成習慣,對外人也好,對自己人也好,要先說您好,或者你好,再說其他的話。如果是在重大的商務會展和接待之中為了體現(xiàn)你的教養(yǎng),你問候?qū)Ψ綍r最好采用所謂的時效性問候,就是要加上具體時間,下午好、晚上好、周末好。這樣就會更加好一些,問候?qū)Ψ降臅r候應該是在打電話拿起聽筒的時候,或者當面,面對對方的時候。沒有必要,在人家沒有看到你,而且沒有四目相對時,你就問候人家,假定金教授我在前面走著,你沒有必要在后面狂奔,然后高喊"金教授,請留步" "干嗎?" "你好!"你可能是太寂寞了,那沒有必要,這個要注意。
第二句話,請求語,請字。當你需要別人幫助、配合、理解、支持時,你要說個請字。請坐、請稍候、請用茶,這話聽著挺來勁。若其缺少一個請字就挺不對勁。坐,喝茶,這就少了點意思了。所以這個請字,一定要講。
第三句話,感謝語,謝謝。別人幫助了你,理解了你,支持了你,要說謝謝。知恩圖報,感恩之心常存,其實都是做人、做事的基本教養(yǎng)。
第四句,抱歉語,對不起。怠慢了客人,傷害了客人,影響了客人或者不方便幫助對方的時候,有求不能做到必應的時候,要說抱歉或者對不起。退一步地闊天寬。所謂禮多人不怪,有時候要是做得不好了,再不注意這一點,有時候就會失禮于人。
第五句,道別語,再見。這是一個善始善終的問題。這個道別語再見,也得說得到位,有些地方可能未必適合說再見。我前面講過,我去交違章罰款去了,你能說歡迎再來?不可以。再比如去醫(yī)院,說實話誰都不愿意去看病,誰都可以說有事兒找我,唯有醫(yī)生大概說有事找我不行。我是一個監(jiān)獄長,我告訴你有事找我,那是什么好事兒?有事兒需要幫忙你說話,幫什么忙,把你抓起來關起來?這不合適。說話要注意分寸,比如,我要是醫(yī)生,我是護士的話,患者走的時候,我說:保重,一路平安,這就足夠了。
第三,禮貌三到。所謂"禮者,敬人也。"接待來賓時,禮貌三到不可不知,不可不做。第一到,眼到。眼神嗎?眼到有兩個意思。其一,要眼里有事兒,目中有人。不是人家找上來了你才幫人家,對那些重要的客人,或者需要幫助的人提供幫助,人家不需要幫助時離遠點兒,這很重要的。我記得,我有一次參加一個公關活動,我出來了,我是想接個電話,因為現(xiàn)場開會接電話不好,我拿著電話出來了,本來那個公關先生在那兒站著呢,他一看我,跟我笑了一下,因為我拿著電話出來,他馬上就退到一邊去了,非常得體。給我一個通話的私人空間,這是比較有眼色的。其二,要看著人家。有一天,我到一個單位去了,感覺就不好。他那里搞前臺接待的人對我說:歡迎光臨,你好。但根本不看我,我說你看我一眼嘛,咱也是個活物。當然你也沒有必要要從頭到尾看著我,我又不是F4。但你看著我,這也是個禮貌,這是個基本的尊重??匆驳脮?。比如,一般來講,像近距離接觸時,看對方的雙眼。站立式服務,敞開式服務,站在三米五米之外,看對方的上半身。主要看頭部,通常不看中間,一般不看下邊,否則別人該說你色迷迷了。說實話,尤其要注意避免所謂的全方位激光掃描,上下打量。有人不看你還好,一看你把你氣個半死。他不正眼看你,懷疑你是一毛賊。更有甚者,用眼角瞟你,斜視,讓人感覺不好,沒把人家當回事兒。
第二到,口到??诘接袃蓚€意思。其一,說話的時候,要使用規(guī)范的語言。比如介紹專利產(chǎn)品、技術、業(yè)務的時候用術語,這說明你訓練有素。再比如一般性公關接待時講普通話,如果接待的是外賓,則講對方聽得懂得外語,比如英語、法語、德語、日語,或者對方所在國家的母語。如果是我們自己人,有人喜歡講方言,廣東人、上海人、浙江人、陜西人、四川人、湖南人、貴州人、云南人、廣西人都喜歡講方言土語。誰不說咱家鄉(xiāng)好,聽到家鄉(xiāng)話格外親切。但是跟外人打交道時,則忌諱如此。
我跟一個公關經(jīng)理說過:你要講你老家的方言土語,說明你就是個縣辦企業(yè),或者村辦企業(yè),你如果是一個國內(nèi)的大型企業(yè),就要講國內(nèi)通行的語言,普通話。講普通話是個人素養(yǎng)的問題,講普通話也是公關形象的問題。要是國際交往,就要講一口流利的外語。講英語也好,講法語也好,反正講對方聽得懂而且通用的語言。
其二,要通俗易懂,因人而異。禮貌用語好不好,好啊。但是你要是用得不到位就不好了,像我剛才講得人家交違章罰款,你還說歡迎再來,這就不好。
第三到,意到。就是表情神態(tài)要注意,既專注,又友善。首先要注意的是什么呢?要自然,表情要自然,沒有必要過分地嚴肅,或者過分地熱情。凡事過猶不及,過分嚴肅,說明你怯場,以這種過分嚴肅來拒人千里之外,實際上是自己膽怯,不知道如何作為了?如果過分地熱情的話,嬉皮笑臉,點頭哈腰,把自己放到了不適當?shù)奈恢蒙?,也未必得體。說實話,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人家過度熱情,會讓人家懷疑是不是下套,或者以后是不是有什么事兒等著咱呢?
其次,要注意互動。我們有很多部門,很多接待單位,特別是搞服務的企事業(yè)單位,都要求員工要微笑服務,我就不大喜歡這個詞。因為很簡單,表情不止微笑這一種。該笑則笑;不該笑,沒必要笑。人那兒摔了一個屁墩兒,你笑嗎?笑由心生,笑在互動,該笑則笑,不該笑則不笑。人家跟你交違章罰款,你笑嗎?出了車禍,你去糾正違章去了,你能笑嗎?你這個交警,人家高興你要不高興,人家不高興你要高興,顯然都是失當?shù)谋憩F(xiàn)。最后,要注意大方。落落大方,不卑不亢。公關人員最佳的形象就是精明強干、訓練有素、落落大方。
那天我就批評一個女同志了,我說我得說你兩句,這兒沒有人,你聽好了。她問"什么事兒?"我說"你不大方"。"我還不大方?"我說"你不大方",她說"為什么呀?"我說"你不會笑"。當時,我跟她說了一件什么事兒,把她給逗樂了,一開始張著嘴笑,陽光燦爛,倒挺好看,挺大方。大概笑了一半,突然想起老爸或者老媽說了別在男人面前咧著嘴笑,結(jié)果就笑了二分之一,突然打住。笑就笑嗎,咧著嘴笑有什么不好呀,這說明你陽光燦爛,胸懷光明,自然而然。笑比哭好嗎。當然要從職業(yè)化微笑的角度來講,如果我這里給公關人員上一課,我會告訴大家:在公關接待中,標準的職業(yè)化微笑,一般要求露出六顆牙齒。
有一位同志就問我:是不是上面三個,下面三個。我說"那不可能,那是流氓兔",那不歪了嗎,那不可能。因為我們牙齒是雙數(shù),你不可能三缺一。實際上露出上面六顆牙齒。牙齒比較小,可能會露出八顆。解剖學上把它叫做笑肌拉動,如果你上面露出六顆牙齒,你的表情就是自然而然的笑。老百姓不懂笑肌拉動,但是老百姓照相時有絕招,他會說"茄子",外國人會說"cheers",實際上就是露出六顆牙齒。那樣的話,就是自然而大方的笑。
這個待客三聲,規(guī)范五句,禮貌三到,構成了我們現(xiàn)場接待時基本的注意事項。作為公關人員注意這些細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普通人也應該注意這些具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