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訓練試題及答案

字號:


    世界上沒有不付出就成功的可能,想要高考取得好成績,扎實的第一輪復習必不可少,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考歷史第一輪復習資料,希望能夠讓更多的高三學生更好的復習,并祝愿高三學生一朝金榜題名,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訪問www.liuxue86.com。
    一 選擇題
    1.(2009廣東佛山質量檢測)“在希臘,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土地。這種自然環(huán)境形成以‘個體導向’為傾向的文化淵源,在某種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對此材料的理解正確的是
    A.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只能導致民主政治
    B.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只能導致個人主義
    C.強調地理環(huán)境對文明的影響
    D.政治文明完全有自然地理環(huán)境左右
    【解析】仔細閱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材料的話旨在強調自然環(huán)境對文明的影響。
    【答案】C
    2.(2009廣東韶關二模)有一本書這樣寫道:他們(雅典人)每年至少召開四十次市民大會,討論Polis的一切重要問題,通過法律決定戰(zhàn)爭與和平。其中“Polis”指的是
    A.公民 B.政治 C.城邦 D.民主
    【解析】無論是公民的事務,還是政治、民主事務,都是城邦的問題。
    【答案】C
    3.(2009廣州高中畢業(yè)班綜合測試)在西方,有人稱他為“雅典的喬治?華盛頓”。這里的“他”是指
    A.梭倫 B.柏拉圖 C.伯利克里 D.亞歷山大
    【解析】喬治?華盛頓是美國共和政體的第一位總統(tǒng),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答案】A
    4.(2009廣東深圳模擬)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根據當時雅典的政治體制,作出應戰(zhàn)決定的是
    A.公民大會 B.五百人議事會
    C.元老院 D.民眾法庭
    【解析】奴隸制時代的雅典,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民眾法庭是民主政體特征的充分體現(xiàn),但公民大會是最高的權力機關,負責審議并決定一切國家大事。元老院是羅馬國家的機關。
    【答案】A
    5.(2009山東濰坊高三一模)公民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一切雅典公民皆有權參加,五百人議事會的議員經抽簽選舉產生,名額依各居住區(qū)公民人數(shù)按比例分配。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有
    ①人民主權 ②輪番而治 ③比例代表制 ④少數(shù)人的民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注意題干問“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有”, 從材料出發(fā),①②③都能反映出來,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但不符合材料。
    【答案】A
    6.(2009江蘇徐州第三次調研)黑格爾說:“中國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臘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臘知道自己自由的這“一部分人”是指
    A.婦女 B.外邦人 C.奴隸 D.全體公民
    【解析】古希臘是民主政治,全體公民享有民主政治權利。但其全體公民不包括A、B、C三項。
    【答案】D
    7. (2009廣東高考預測)美國考古學家曾在希臘發(fā)現(xiàn)刻有鐵米16.托克里(雅典政治家)名字的陶片190枚,根據字跡辨認是14人刻寫。由此可以看出“陶片放逐法”
    A.充分體現(xiàn)了公民的意志 B.是審判民主敵人的妙方
    C.實際上被少數(shù)人所控制 D.是一場民主鬧劇
    【解析】提取信息:190枚陶片卻是由14個人刻寫,說明陶片放逐法存在著很大的弊端,而且易造成少數(shù)人的專政。
    【答案】C
    8.(2009江蘇淮安調研)蘇格拉底因“腐蝕雅典青年,并否定傳統(tǒng)的神”的罪名被判處死刑。當時的宣判機關是
    A.公民大會 B.陪審法庭 C.五百人會議 D.十將軍委員會
    【解析】公民大會是雅典的最高權力機關,五百人會議是其附屬機構,在兩次公民大會的休會期間,五百人議事會是大會最高權力的代表;陪審法庭是日常司法機關。
    【答案】B
    9.(2009江蘇連云港模擬)“沒有人愿意用抽簽的方法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師、吹笛手或其他行業(yè)的人,而這類事若出錯的話,危害還比在管理國家事務上出錯輕得多。”蘇格拉底的上述觀點反映他
    A.反對直接民主制度 B.要求哲學家管理國家
    C.贊揚君主專制制度 D.用人要做到人盡其才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閱讀分析材料的能力。仔細閱讀材料,蘇格拉底用比喻的方式表達了其對直接民主制度的反對。
    【答案】A
    10.(2009江蘇高考歷史)古代雅典民主制實行抽 簽選舉、輪番而治,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體雅典人參與國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參與政治的均等機會
    ③確保了公民大會決策的公正無私 ④忽視了參與政治者的能力與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此題考查古代希臘民主政治。①與史實不符,不是全體雅典人都能參與國家管理,婦女、奴隸、外邦人等則被排除在公民之外 ,③公民大會決策的“公正無私”不是抽簽選舉、輪番而治的結果。
    【答案】B
    11.(2009山東泰安一模)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希臘“內部極盛的主要原因是
    A.對外交流頻繁 B.法律體系完備
    C.民主政治發(fā)展 D.人文思想想盛行
    【解析】伯利克里時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期,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帶來了雅典社會的繁榮和發(fā)展。
    【答案】C
    12.(2009上海普陀區(qū)高三調研)法國歷史學家布羅代爾說:“一種文明的歷史,就是對古代材料中那些對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東西的探索。它有待解決的問題不在于要告訴人們關于希臘文明或中世紀中國我們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訴人們在西歐或現(xiàn)代中國以前的時代與今天仍舊相關的東西?!痹谶@里,布羅代爾強調的是
    A.史學是當代人的歷史認識 B. 史學無需窮盡人類文明歷史
    C.以探索的精神研究歷史 D.從文明傳承的角度闡釋歷史
    【解析】根據材料提煉信息。從“而是要告訴人們在西歐或現(xiàn)代中國以前的時代與今天仍舊相關的東西”可知作者強調的是從文明傳承的角度闡釋歷史。
    【答案】D
    二 非選擇題
    13.(2009寧夏模擬卷)閱讀下列材料:
    我們的制度是別人的模范,而不是我們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們的制度之所以被稱做民主制度,是因為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數(shù)人手中。解決私人爭執(zhí)的時候,每個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讓一個人負擔公職優(yōu)先于他人的時候,所考慮的不是某一個特殊階級的成員,而是他們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夠對國家有所貢獻,絕對不會因為貧窮而在政治上湮沒無聞。
    在我們這里,每一個人所關心的,不僅是他自己的事務,而且也關心國家的事務;就是那些最忙于他們自己事務的人,對于一般政治也是很熟悉的一一這是我們的特點;一個不關心政治的人,我們不說他是一個注意自己事務的人,而說他根本沒有事務。我們雅典人自己決定我們的政策,或者把決議提交適當?shù)挠懻?,因為我們認為言論和行動之間是沒有矛盾的;最壞的是沒有適當?shù)赜懻撈浜蠊兔笆ч_始行動。這一點又是我們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里克利《在陣亡將士葬禮上的演說》
    請回答:
    (1)通過演說詞分析,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種地位?
    (2)伯里克利認為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優(yōu)勢?
    (3)在雅典,公民個人與國家之間在政治生活中表現(xiàn)出一種什么關系?
    (4)你是否贊成伯里克利演說的內容?請簡要闡述理由。
    【解析】本題從雅典的民主制的“黃金時期”切入。前三問要全面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提煉;第(4)問應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評價雅典民主。
    【答案】(1)地位: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生活中占據主體地位,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2)優(yōu)勢:政權掌握在全體公民的手中,公民在法律上是平等的,才能是擔任公職的先決條件,參加公職不論貧富,每個公民都關心國家事務,國家事務充分討論,民主決策。
    (3)每個公民都把國家事務當做個人事務的一部分,每個公民都關心國家事務,熟悉國家事務,敢于對國家事務發(fā)表意見。
    (4)不完全贊同。理由:伯里克利執(zhí)政時期,雅典的民主制度發(fā)展到很高的程度。表現(xiàn)在:除十將軍外,各級官職向所有公民開放;每個公民在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上都有發(fā)言權和表決權;由民眾組成的“民眾法庭”擁有最充分的權力;為保證所有公民能積極參加國家政治事務,國家為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補貼。但是雅典“公民”由成年男子組成,婦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所有權力并不是“由全體人民掌握”。
    14.(2009福建泉州五中階段考試)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關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圖一 通途 圖二 居民比例
    圖三 某學生繪制的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一幅簡筆畫
    材料二 (雅典民主政體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權力交給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國家管理者具有專長,不要求他們具有真知灼見。一個國家應當由既有專業(yè)知識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統(tǒng)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選中的人,不是攫取財富的人,不是使用強權和騙術的人,而是有統(tǒng)治知識的人。
    ——蘇格拉底
    問題:
    (1)寫出材料一漫畫圖一“通途”中交通禁行標志的具體含義。結合材料一漫畫圖一和圖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狹隘,也是最充實的民主政治”。
    (2)圖三中的男士告訴妻子要去參加公民大會了,妻子也想跟著去,但在雅典,這種要求就是奢望。張三同學由欣賞這幅畫對雅典社會認識最深刻的結論應是什么?
    (3)依據材料二,蘇格拉底所評論的是雅典怎么樣的民主形式?他的態(tài)度如何?理由是什么?對今天的民主制度有何啟示?
    【解析】第(1)(2)問首先真正理解材料一中三幅圖所提供的信息,然后結合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作答;第(3)問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二的內容回答。
    【答案】(1)交通禁行標志含義——奴隸、外邦人、婦女、未及年齡的男子,這些人都被排除在雅典民主政治殿堂之外。狹隘——是指享受民主權利的人數(shù)太少(真正享有民主權利的只是少部分的公民,僅占總人口的9%左右)。
    充實——是指全體公民在立法及治理公眾事務上有直接與平等的權利。
    (2)當時的雅典是以男性為中心的父權和夫權社會。
    (3)直接民主形式;批判態(tài)度。
    理由: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意味著素養(yǎng)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國家管理權,這可能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啟示:極端民主或直接民主不等于最優(yōu)民主,這種民主形式只存在于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范圍內,并不具有普遍性。在近現(xiàn)代不斷斗爭中完善的代議制民主更符合大多數(shù)國家的實際需要。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