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作文論點:相互理解是緩解矛盾的良藥

字號:


    同學們要寫高考作文時如果偏題或者離題,作文的主要分數(shù)就失去了。為防止跑題,可從如下幾點做出努力:一是將材料、引語和話題聯(lián)系起來思考,不可單看話題;二是看自己確立的觀點能否用話題所給材料來證明;三是想一想這則材料當初發(fā)在媒體上登載是要達到一個什么效果的。萬一跑題了,要考慮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種欲揚先抑的結(jié)構(gòu)形態(tài)。更多有關(guān)2014高考滿分作文的信息可登錄出國留學網(wǎng)作文頻道,歡迎收藏本站(CTRL+D即可收藏)!
    交友篇
    【論據(jù)集成】 珍惜友誼 真誠待人
    相互理解 學會寬容 摒棄嫉妒
    禮貌待人 學會交際 謙虛謹慎
    相互理解
    【論點15】相互理解是緩解矛盾的良藥。
    【相關(guān)論據(jù)】
    1、讓一讓,6尺巷:清康熙年間,張英在京城做了大官,被稱為“張宰相”。張英的安徽桐城老家有一個姓葉的大戶與張家府第為鄰。那年,張家重新擴建府第,院墻蓋到了葉家的地界。葉家明知是張家仗勢欺人,但祖上傳下的宅地也不愿相讓,于是和張家爭執(zhí),并表示“寧可家破人亡,也寸土不讓”。雙方相持不下,沖突在所難免。張英的夫人在族人的催促下給丈夫?qū)懶?,希望張英干預此事。張英接到夫人的信后,對家人依仗他的權(quán)勢欺壓鄉(xiāng)里很是不滿,于是作詩一首帶給夫人,詩中寫道:“千里家書只為墻,再讓3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夫人見詩后,很不理解張英的做法,反復吟誦,才理解丈夫的用意,于是讓家人主動后退3尺筑墻。葉家得知以后,被張英寬厚禮讓的行為感動,也將自己宅院圍墻主動后退了3尺。這樣張、葉兩家就形成一個6尺寬的巷子。后來,這件事被廣為傳頌,還有一個順口溜:爭一爭,行不通;讓一讓,6尺巷。
    2、李陸交歡:唐朝宰相陸贄,聽了人們的片面反映,認為太常博士李吉甫和某些人拉幫結(jié)伙謀私利,竟然沒做調(diào)查了解,就把李吉甫從京城長安貶到明州去做長史。人們對李吉甫表示了深切同情,也極不滿于陸贄的主觀臆斷。但是李吉甫卻認為陸贄的用心還是為國為民的,絕不能由于陸贄冤枉了自己,就以牙還牙。沒過多久,皇帝聽信了讒言,免掉了陸贄的宰相官職,把他貶到長江三峽附近的忠州當別駕。后任的宰相,耍弄權(quán)術(shù),特地提升李吉甫為忠州刺史,打算借刀殺人,讓李吉甫整陸贄,讓陸贄永遠回不了宰相的位子上來。曾受陸贄委屈的李吉甫,成了前任宰相陸贄的頂頭上司。人們議論說:往后有陸贄的苦果子吃了。但是,沒有想到,李吉甫一上任,就特地和陸贄飲酒結(jié)歡,并且處置州里的政事,處處尊重陸贄,征求陸贄意見,采納他的建議。結(jié)果,現(xiàn)任宰相的算盤落空了,相反,忠州的政績,卻是一天比一天好。
    3、“論敵”相親:南宋時期,思想家朱熹和陸九淵是一對“論敵”。朱熹旗幟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要教育學生明白道理,必須多讀書。”陸九洲針鋒相對地提出:“道理存在于人們的思維中,書讀多了反而糊涂。”朱熹不同意這種觀點,拍案而起:“學習不破萬卷書,怎能有出息?”陸九淵簡直怒發(fā)沖冠了,他堅持道:“書籍堆積如山,何年何月才能讀完?”這兩位當時頗有影響的學者常常唇槍舌劍,據(jù)理爭論,十幾年沒有個結(jié)論。但是,治學思想的分野并沒有妨礙他們的友情,兩人互拜為師,取長補短,完全沒有門戶之見。后來,朱熹在廬山腳下辦起了“白鹿洞書院”,熱情邀請陸九洲前來講學,“論敵”欣然前往。他深刻細致地剖析科舉制度之弊端的講演,使許多身受其害的學生得益非淺,他們痛哭流涕,悔恨莫及。朱熹對他的講課備加贊賞,還將陸九洲的治學警句鐫刻在石碑上,立于書院門口。
    4、藺相如忍讓為國家:廉頗,是趙國的大將,勇猛過人。藺相如因“完璧歸趙”和“澠池會”中立了大功官拜上卿,位居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屢次想羞辱藺相如,而相如卻每每避開。有一次,藺相如坐車出門,遠遠地望見廉頗的馬車。他趕忙繞道而行。等到臨朝,為了不和廉頗爭位次的前后,相如也常常推病不朝。這些忍讓的行為使藺相如的門客們羞辱難當,紛紛提出辭職。相如就說:“諸侯不敢進攻趙國,是怕我和廉將軍?,F(xiàn)在如果兩虎相爭,則必有一傷。我不是怕,而是先國家后私仇啊!”廉頗聽后大受感動,于是“負荊請罪”,從此將相和睦,趙國爭霸諸侯。
    5、不打不成交:牛津的六月,綠樹成蔭。英國學術(shù)會議在這里舉行了。焦耳要求在會上宣讀自己的關(guān)于能量守恒和轉(zhuǎn)化定律的論文,由于他年輕,只三十歲,又沒受過過教育,只是一個普通的釀酒師,因此大會主席以會議內(nèi)容多為借口,不許他宣讀論文。“熱不可能轉(zhuǎn)為功”,湯姆生撇撇嘴,說:“這簡直是胡鬧。”他是一位有較高學術(shù)地位的物理學家,格拉斯哥理論物理學教研室主任,是熱質(zhì)論的擁護者,認為熱不能轉(zhuǎn)為功。當大會主席只許焦耳在會上做實驗并對實驗作簡單的介紹時,湯姆生說:“這就夠了,足夠了。”焦耳在會上作了實驗后,湯姆生陷入了沉思:他仍然擁護熱質(zhì)論,但又覺得焦耳的實驗提出了新問題。這時他聽說大會主席不準備讓大家討論焦耳的實驗,湯姆生蹭地站起來,說:“我堅決反對。我不同意焦耳的結(jié)論,但認為有必要討論„„”由于湯姆生的堅持,焦耳的實驗頓時引起人們的重視。三年后,許多人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得同焦耳一致的結(jié)論。此時焦耳的結(jié)論被公認為是正確的,焦耳也當上了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曾經(jīng)反對焦耳的湯姆生也改變了自己的觀點,接受了熱功當量說。
    【名言警句】
    1、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余地,須知每個人都有犯過錯誤而需要人原諒的時候。(福勒)
    2、假如人人都停止抱怨別人,而由自己本身去發(fā)光生熱,這人間就溫暖得多了。(羅蘭)
    3、有一種東西比才能更罕見,更優(yōu)美,更珍奇,那就是知人之明。(巴頓)
    4、誰若想在困厄時得到幫助,就應在平日待人以寬。(薩迪)
    5、不要希望人類是完美無缺的。(羅蘭)
    【材料選用指導】
    選用證明“相互理解”的材料很多,如何從眾多的材料中把那些能證明論題的材料挑選出來,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切不可信手而拈,那樣往往會不著邊際。挑選時需要緊緊扣住“理解”二字思考,看哪些材料是屬于這個范疇。是,就選用;不是,就放棄。選用名言警句也是這個原則,凡是能證明“相互理解”這一論題的就把它挑選出來,否則就剔除。
       高考作文頻道精心推薦:
       高考滿分優(yōu)秀作文范文匯總
    2013全國各省市高考滿分作文匯總
    2014年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匯總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大全
    
2014試題庫匯總
5年高考3年模擬匯總 每日一練(72套含答案) 2014高考語言運用匯總
2014近義詞匯總 2013高考閱讀理解練習匯總 2013語文試題分類匯總
2014閱讀測試匯總(含答案) 2014語文限時訓練匯總 2014語文古文匯總
2014成語測試匯總
    
2014語文名句默寫匯總 2014詩歌鑒賞解題方法匯總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押題 高考作文預測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語作文
高考記敘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