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毛坦廠中學介紹

字號:

我校是成立于1939年的高級中學。1939年春,隨著抗戰(zhàn)形勢的發(fā)展,省城部分學校遷至毛坦廠,成立了安徽省第三臨時中學,史稱“三臨中”;抗戰(zhàn)勝利后,一批有識之士將滎陽、廣城、山王等五所中學在毛坦廠合并,定名為六南私立中學;1952年改為公立,校名為六安縣第二初級中學,史稱“六安二中”;1960年,創(chuàng)辦高中部,更名為六安縣毛坦廠中學;1992年,縣市合并,學校更名為六安市毛坦廠中學;1999年12月,成為六安市首批市級“示范高中”之一;2001年12月爭創(chuàng)省級“示范高中”,一舉通過專家組驗收。
    學校始終緊緊圍繞黨的教育方針,艱苦奮斗,教書育人,共為國家培養(yǎng)了近三萬名初、高中合格畢業(yè)生,一萬六千余名優(yōu)秀人才走向北大、科大、復旦、南京大學等高等學府。近年來,學校加快了發(fā)展步伐,擴大了發(fā)展規(guī)模,現占地400多畝,教職工380余人,在校生超萬人。為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花園式單位”,安徽省“綠色學?!?,安徽省“家教名?!?,六安市“文明單位”,金安區(qū)“文明單位”。
    幾十年來,毛坦廠中學始終以校風正、教風純、學風濃而蜚聲江準大地,深受社會各界及廣大學生家長的好評。純正的校風首先得益于嚴格、科學、人性化的管理,隨著形勢的發(fā)展,學校實行了教師崗位聘任制,制訂了詳細的聘任方案、管理目標及獎懲制度,同時,學校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依法執(zhí)教觀念深入人心。學校提出了“一切為了學生”的辦學思想:把時間留給學生,把空間讓給學生,把工作交給學生,把關愛獻給學生。
    學校十分重視校園環(huán)境建設,投入巨資美化、凈化、綠化校園。經安徽工業(yè)大學設計院設計,校園布局合理,教學樓、科教館、圖書館、住宅樓、文化長廊、晉善亭、磨菇亭、曲橋藤廊、雕塑小品、花壇、古樹互相映襯,環(huán)境品味高雅,舒心悅目,恬靜宜人。
    近年來,學??朔酥刂乩щy,投資近八千萬元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現代化教學全面展開。學?,F有四幢教學樓,氣勢雄偉,美麗壯觀,每層另設年級部、教研組辦公室及多功能教室各1個,每間教室裝有閉路電視系統、語音設備系統和多媒體教學系統;現有學生公寓樓16幢,每幢單面朝陽,配有專人管理,安全衛(wèi)生,每間宿舍,電話、陽臺、衛(wèi)生間等設備齊全;有完整的自來水、蒸飯系統,投資近千萬元的學生餐廳可容納8000人就餐;有具400米跑道的標準田徑場,足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排球場也應有盡有,高標準體育館正在規(guī)劃;有科教館、圖書館各一幢,各類實驗室、微機室、語音室,全按部頒標準配備。
    幾十年來,學校召四方學子,育八方英才,教育教學取得了大面積豐收,真可謂桃李遍神州。2005年高考重點、本科以上1505人,金安區(qū)委、區(qū)政府給予我校通令嘉獎;2006年高考再傳捷報,重點、本科人數達2784人(其中應屆為1268人),600分以上達108人,其中文科有3人進入省前100名。
    雄厚的師資力量,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現代化的教育設施,科學的教育手段,讓如今的毛坦廠中學以更加驕人的姿態(tài)展現在世人面前。2005年10月29日,省委書記郭金龍同志來毛中視察,認真聽取了學校工作匯報,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整個校園,對毛中的發(fā)展連連稱贊“不容易,不容易,我感謝你們”。
    如今的毛中,碩果累累,眾人矚目,然而這僅僅是我校不斷前進的新起點。現在全校師生正眾志成城,奮力拼搏,積極開展“二次創(chuàng)業(yè)”,力爭早日擠進“國家級示范高中”行列。
    二00七年元月
    
    漫畫/張永文
    “魔化”的高考工廠
    高考期間,“高考工廠”名聲大噪,正在情理之中。安徽省六安市的毛坦廠中學,位于大別山中偏僻的小鎮(zhèn),今年高考考生多達13000人,其中8000以上是各地慕名而來的復讀生。因為該??忌磕晟先f,本科分數上線率連續(xù)4年超過80%,近乎“神話”,從而被一些人戲稱為“高考工廠”,另一些人則訴諸更濃烈的情感色彩,將這里視為高考的“集中營”和“地獄”。是耶非耶?顯而易見的褒貶不一,讓這所堪稱是與世隔絕卻名聲在外的中學,卷入了爭議的漩渦。
    如果對這個小鎮(zhèn),這所中學的情況有進一步的了解,那么,就會意識到這些稱呼都不無道理。首先,該校每年輸送的考生上萬,而且升學率如此之高,宛如現代化生產流水線出來的產品,看起來非電控機械化的設備而莫能為;其次,高考已經成為了毛坦廠鎮(zhèn)的支柱產業(yè)。該鎮(zhèn)常住居民僅5000多人,學校師生和陪讀家長,則有近3萬人。當地人稱,“全鎮(zhèn)的人都在為學校服務”,鎮(zhèn)上為了保證考生專心應考,禁止一切娛樂產業(yè),“有污染、噪音的項目都不讓上”。
    據這些數據粗略估算,毛坦廠中學這家“高考工廠”,僅學費一項,收入就在1億元以上。有學生家長稱,將孩子送入高考工廠“加工”,一年要花費8萬元左右,那么這些加上附帶的經濟效益,該鎮(zhèn)高考產業(yè)的總產值保守估計應不低于10億元——“高考工廠”之稱可謂實至名歸??紤]到當地地處偏遠,學校對考生的嚴格管理,諸如教室宿舍均沒有充電插座,宿舍教室電源由學校統一控制等等,顯然強制考生專注學業(yè)而“與世隔絕”,以及考生學習、生活的高度集中,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故而撇開情感色彩,稱之為高考“集中營”,只是客觀描述。
    另外,在這個制造“考試機器”的流水線上,學生深陷題海之中,幾乎沒有休息日,每天睡眠只有4、5個小時。在緊張的氣氛、激烈的競爭和巨大的壓力之下,考一個好成績是所有考生唯一的目標。故而,視之為高考“魔鬼訓練營”無疑是恰當的,而高考一旦以失敗告終,或者金榜題名后得以解脫,考生回顧這段備考生涯,覺得這無異于“地獄”,也不應該感到意外。當然,這也不妨收獲了效益的當地政府、學校和家長,稱之為“高考圣地”。
    在眾說紛紜的名稱下,唯一可以肯定的它不再是一所正常意義上的中學,已經偏離了中學教育的法定職責,而是一個集應試教育弊端大成的商業(yè)怪獸,是現行高考制度弊端催生的怪胎。該校校內“考過高富帥,戰(zhàn)勝富二代”,“書山翰林過千嶂,高考圣地競風流”這類粗鄙、陳腐的精神激勵,以及校外家長膜拜“高考神樹”,香火余燼厚達一米這些迷信業(yè)績,均是其荒誕與畸形的明證,也是對教育現狀的辛辣諷刺。
    平心而論,但凡有起碼的職業(yè)操守,沒有學校甘于成為“高考工程”,也沒有家長、考生情愿淪為“高考機器”,這是現實所迫而“魔化”的結果——在高考制度促進的這種極端狂熱之中,不僅要理解學校、家長和考生的苦衷,還應該同情他們的處境,更應該針對迷失在升學濃霧中的盲目與無知,提醒他們高考一考定終身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深入了解一下現在應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和待遇情況,就不難明白,成就美好人生的道路,并非僅有高考這一條。
    
    歷史回顧:

    1939年春,隨著抗戰(zhàn)形勢的發(fā)展,安徽省會安慶淪陷,省會安慶資源外遷,部分學校遷至毛坦廠,成立了安徽省第三臨時中學,史稱“三臨中”;
    抗戰(zhàn)勝利后,在“三臨中”的校址上又辦起了滎陽中學;
    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適應革命形勢的發(fā)展,日本慶應大學畢業(yè)的王溫叔、日本東京大學畢業(yè)的潘逸群、上海政法大學畢業(yè)的張子貞等一批有識之士將滎陽、廣城等五所中學在毛坦廠合并,校名為“私立六南中學”;
    1952年改為公立,校名為六安縣第二初級中學,史稱“六安二中”;
    1960年,創(chuàng)辦高中部,更名為六安縣毛坦廠中學;
    1992年,縣市合并,學校更名為六安市毛坦廠中學;
    1999年12月,成為六安市首批市級“示范高中”之一;
    2001年12月爭創(chuàng)省級“示范高中”,一舉通過專家組驗收;?
    2006年以來,學校加快了發(fā)展步伐,擴大了發(fā)展規(guī)模,學校占地達8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