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傳》讀后感由出國留學網的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名人傳是我們高中時候讀的一本書,它在逆境中不斷的鼓勵我們,那么,我們在閱讀過后都有些什么感想呢?
范文一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著《名人傳》,受益非淺。書中三位主人公堅持不懈的精神,改變了我膽小、懦弱、怕苦的性格。
我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了。貝多芬出身貧寒,13歲輟學,17歲挑起家庭的重擔,25歲他在樂壇嶄露頭角,耳朵卻開始失聰。他嘔心瀝血創(chuàng)作的樂曲,常常拿不到分文報酬……總之他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磨難,然而所有的磨難只是使他變得更加堅強:他痛苦卻不屈服于命運;他貧窮卻不趨炎附勢;他從未享受過歡樂,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頌》奉獻給大家。他終于戰(zhàn)勝了痛苦!戰(zhàn)勝了疾病!戰(zhàn)勝了所有磨難和障礙,攀上了生命的顛峰!
米開朗琪羅出生于佛羅倫薩頗有聲望的藝術家庭,從小接受精英階級的教育,有較高的文化素養(yǎng)和藝術功底,然而他在精神上受折磨:他眼見外族入侵,人民受奴役,自己的作品毀于戰(zhàn)亂,他的家族只想從他身上榨取利益。更可悲的是,他的處境與奴隸相差無幾。他沒有自由,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為教皇勞碌終身。他們剝奪了他的自由,拿他當牛馬使喚。他是沐浴著文藝復興的春風長大的,沒有人比他更深刻的領悟到這思想運動的精髓,他比同時代的藝術家更不滿足于宗教藝術,更醉心于表現人的力量,尊嚴與意志。他的藝術理想是巨人式的。這就決定了他與那些只關心為自己樹碑立傳的教皇們永遠不能達成一致,決定了他將終身為實現不了理想而痛苦。
托爾斯泰是名門貴族,地位優(yōu)越,衣食無憂,既不需依附任何人,也不必像貝多芬和米開朗琪羅那樣終日勞碌;他身體健康,婚姻美滿,有深愛他的妻子和可愛的孩子;他有很高的文學天賦,幾乎沒有經歷過艱難的習作階段就獲得了成功;他蔑視已經擁有的一切,包括他的文學聲譽,惟獨渴望擁有他所未知的——生命真諦,于是他以畢生的精力去求索,去探尋。他對城市貧民的凄慘處境感到震驚,為農民的貧困和愚昧而痛苦,為難以擺脫家庭的羈絆而煩惱。他若像旁人一樣心安理得地享受命運的安排,也許就沒有煩惱了,然而托爾斯泰的偉大就在于不肯安享富貴,不肯虛度年華,他想要通過造福于人類來實現自身的價值,于是煩惱接踵而至:他因為執(zhí)著于自己的信念而受到來自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壓力,甚至得不到家人的認同和理解。
常言道:“開卷有益”?!睹藗鳌分械娜恢魅斯蔀槲胰松吠镜拿鳠?,啟迪我懶惰的思維,鞭策我在漫長的人生中奮進。
范文二
在這個暑假里,我看了一本叫《名人傳》的書。這本書的作者是羅曼·羅蘭,是19世紀末的法國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這本書分別講述了《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篇傳記。講述的是在藝術方面不同領域的三位偉人。他們分別是:音樂家、雕塑家、作家。雖然他們各自所處的領域不同,但是,在人生憂患困頓的征途上,他們?yōu)閷で笳胬砗驼x,為創(chuàng)造表現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獻出了畢生的精力。
這本書詳細講述三個名人在以前那充滿了野心、邪惡等人人不平等的社會中如何生存,獲得榮譽和名利全失。貝多芬,是一個在音樂領域上德高望重的人,同樣也是一個不畏強權的人。米開朗基羅是一個著名的雕塑家,創(chuàng)造了無數不朽的杰作流于后人觀賞,他為了自己的作品揮灑了無數的汗水。托爾斯泰為后人留下了經典的文學作品,用文字傳播著愛的種子。他們三個雖然在各自不同領域發(fā)展,但是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自己的理想從未有放棄過。這也就是他們值得讓人敬佩的地方!
《名人傳》這本書令我獲益良多,讓我明白了在這些名人們風光的背后,隱藏著的是我們一般常人都難以體會的痛苦和艱辛??赐炅诉@本書,我獲益良多。在以后的學習中,遇到困難也要認真研究,勇敢面對。
范文三
讀《名人傳》讓我與傳記中的三位大師交流。讓我體會到貝多芬早年輟學、身體殘疾的痛苦;讓我體會到米開朗琪羅理想破滅來自精神上的折磨;讓我體會到托爾斯泰為貧民凄慘處境、為自己不勞而獲的優(yōu)裕生活、為難以擺脫家庭的羈絆而煩惱。但憑借他們偉大而堅定的意志,他們都收獲了成功。
貝多芬曾這樣說:“善事應盡力而為,愛自由勝于一切,即使為了帝王的寶座,也絕不出賣真理。”
貝多芬的童年充滿艱辛,缺少溫暖。父親向開發(fā)他的音樂天賦,在貝多芬四歲時,當同齡孩子在玩耍時,他卻一連數小時在羽管鍵琴前,或是被關在小房子里,被逼著練提琴。在他十六歲那年,貝多芬失去了他所熱愛的母親。當他十七歲時,他成為了家里的頂梁柱。后來 ,貝多芬被迫離開波恩,在維也納度過了整個一生。雖在他鄉(xiāng),但貝多芬對音樂的熱愛依舊不減,在8年貝多芬患上了耳聾癥,對常人來說這已是非常不幸了,更何況貝多芬是名音樂家?但病魔不能阻止貝多芬喜愛音樂的步伐,他努力著,堅持著,試了一遍又一遍。他的快樂來自音樂,貝多芬從中感受到壓倒一切的意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將煩惱一掃而空。
貝多芬所處的那個時代,精神物質貧乏,人們只顧追求名利祿,而忘記豐富其精神世界。此傳記的三位大師,是三位手藝精湛的裁縫,彌補我們精神上的缺口。傳記中的托爾斯泰,可能很多人認為他傻,有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生活,卻因看不見摸不著的什么真理而放棄優(yōu)裕的生活。因為托爾斯泰不是有虛榮心的精英,不是律法家那一派,不是有這樣那樣信仰的法利賽人。他是自由基督教最崇高的典型,終其一生都努力追求真理。
如今,對比《名人傳》可以發(fā)現我們的許多問題,《名人傳》是一面鏡子,對照它,可以發(fā)現許多不足,能夠讓我們及時改正。西漢劉向曾說過:“書如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
現在可以說:“書如鏡也,善讀之可以見缺。”
《名人傳》讓我知道了成功的秘訣,堅持、堅持、堅持定能成功。
范文四
站在自認為都達到不能再大的土地上,抬起頭,卻被更大的天空所震撼,心里默念道:好大啊;飛翔在廣闊無邊的藍天下,靜靜地俯視行走在大地上的人們,淡道:真是渺小。
總是在黑暗的生活之中看向那耀眼的光輝,心生羨慕,卻總是抱怨為何自己的生活如此悲慘?但事實上他們的生活又幸福些嗎?
貝多芬是受全世界尊重的偉大之人。人們愛他的音樂,學習他的精神,可是有體會到他內心的那份無可比擬的痛苦?
他的童年是痛苦的。一個酷愛藝術的少年而言,過早地挑起生活的重擔。以至于為生計奔波,無疑內心是凄涼的。革命爆發(fā),席卷全歐,也占據了貝多芬的心,他用藝術去造福窮人、造福全世界。一七九六年,他的病痛開始叩門,且一聲身邊不再離開。耳聾癥開始肆虐,耳鳴不分晝夜的折磨他,內臟也疼痛不已,聽覺逐漸衰退。他避免與人交往,怕自己的毛病被人發(fā)現,他將之藏在心里。他出了肉體的困擾還受景色很難的折磨。他對愛總是充滿熱情,一八零一年他鐘情的對象是珠列塔,兩年內他第一次享受幸福的時光,可是最后,朱列塔竟嫁給了侖貝格伯爵。真是世事難料!一生中,這次他似乎來到了死亡邊緣。
真實值得人們“羨慕”的生活。
我們不過是學習上苦了、累了點;不過是面對別人的專橫與不理解的悲涼;不過是犯了小小的錯誤就被父母夸大的責備而不甘;不過是看不懂這個是是非非的環(huán)境。那又有什么呢?
范文五
在我們大多數人看來,名人是多么偉大、多么光鮮亮麗、多么幸福,受到人們的尊敬,多么優(yōu)秀、完美。有些的確如此,但在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筆下的三位名人,在他們優(yōu)秀的品質下面,卻有著并非常人能夠接受得了的遭遇。他們有各自的性格,各自的優(yōu)點,也有各自的缺點,這證明了常人所認知的偉大無缺點的錯誤觀點。這一系列說明,名人、偉人并非一生下來就是名人、偉大的人,而是奮斗,是努力拼搏到的。
作品里,作者一共就講述了三位名人的一生歷程: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
一:貝多芬。貝多芬一生挫折不斷,從小就家境貧寒,十三歲輟學,十七歲時,就挑起整個家庭的生活重擔。二十五歲時剛剛在樂壇嶄露頭角,不幸耳朵又開始失聰,這一切的一切,并沒有將他擊敗,而是所有的磨難只是使他變得更加堅強、執(zhí)著。痛苦卻不肯屈服于命運;貧窮卻不趨炎附勢,亦不迎合潮流,始終保持獨立的人格;他孤獨,卻能以熱誠的赤子之心愛人類;他從未享受歡樂,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奉獻給了全世界。聽吧!那從未停斷過的《命運》,那對生命的呼喚,是多么悲壯,多么悲壯!
二:米開朗琪羅。米開朗琪羅比較幸運,既無殘廢、又不貧窮,出生在頗有聲望的市民家庭。然而,他在精神上受的折磨比誰都多,他不得不依附他所不愿依附的教皇,不得不為教皇們的光榮勞碌彈終身,拿他當牛馬使喚。然而,他也有弱點,軟弱、多疑、優(yōu)柔寡斷,做事常常有始無終,不止一次屈服于強權……當然,這也再正常不過了,畢竟名人也是人,而不是神——但這無損于他們的偉大。然而,沒有人比米開朗琪羅更不滿足于宗教藝術,更醉心于表現人的力量,尊嚴和意志,他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之一,他的藝術理想是巨人式的。
三:托爾斯泰。托爾斯泰的情況完全不同,他是名門貴族,地位優(yōu)越,衣食無憂,總之,他是個“什么也不缺”的人,然而他的痛苦恰恰由此而生。他蔑視已經擁有的一切,包括他的文學聲譽,惟獨渴望擁有他的所未知的——生命的真諦。旁人眼里的幸福生活非但不能給他帶來幸福感,反而成為精神上的沉重負擔;他因執(zhí)著于自己的信念而受到來自壓迫者和被壓迫兩方面的壓力,甚至得不到親人的認同和理解……
這三位名人的故事,讓我們受益匪淺,人這一生的價值,是靠自己創(chuàng)造的,要想讓生命迸出火花,沒有任何的捷徑,也不必乞求于神靈。生活是廣闊的,并非是到處陽光滿地,有時也會遇上風雷雨電。人生是平等的,只有靠自己努力奮斗,幸福也就產生于奮斗的過程之中。不經奮斗得來的享受還會帶給人任何歡樂。要始終記住的一句話正是貝多芬所說的:“人啊!靠你自己吧!”
名人傳讀后感 | 托爾斯泰傳讀后感 | 米開朗琪羅傳讀后感 | 貝多芬傳讀后感 |
名人傳讀后感 | 托爾斯泰傳讀后感 | 米開朗琪羅傳讀后感 | 貝多芬傳讀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