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真題復習:分析題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考研政治頻道為大家提供2015考研政治真題復習:2013政治分析題真題,希望大家多多練習,多多總結。大家可以收藏我們的網(wǎng)站,考后第一時間點擊下面的真題發(fā)布入口,查看2015年考研政治真題。
    
2015年考研政治真題發(fā)布入口

    2013年考研政治分析題真題
    34.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小學老師雷夫.愛斯基斯在其所著的熱門教育暢銷書《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從事特殊教育的優(yōu)秀教師獲得一個寶貴的簽名球,上面有美國著名棒球隊——紅襪隊1967年全體隊員的簽名,這些球員都是他的偶像,對這樣一個簽名球,這位教師別提有多珍愛了。當年幼的兒子找他一起玩球時,他理所當然地警告兒子:絕對不能拿簽名球來玩。兒子問他理由時,他覺得兒子還太小,對球和球員一無所知,說多了兒子也不會明白,于是,他沒有解釋原委,只對兒子說,不能用那顆球,是因為“球上寫滿了字”。
    過了幾天,兒子又找他一起玩球,當老爸再次提醒兒子不要拿寫滿字的球來玩時,小男孩滿不在乎說:我已經把問題解決了,爸爸問怎么回事,兒子說:我把球上所有的字都擦掉了。老爸氣的想痛打兒子,但他轉念一想,覺得兒子根本沒有做錯事。因為自己并沒有告訴兒子上面的字有什么意義。從那天起,他無論去什么地方,都帶著那顆空白的簽名球。這顆球提醒他,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一定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事情。
    不論家長還是教師,常常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用成人的思維理解孩子,用成人的保準要求孩子。豈不知,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正是兒童教育應當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3月16日)
    材料2
    某大學一研究生憑借著設計“醒目藥瓶”,摘得了素有“設計界奧斯卡”美譽的2011年度“國際紅點獎”概念設計類獎。
    在他提供的設計圖上,常見的塑料瓶蓋的頂上一圈變身為一塊圓圓的玻璃。“這是一面凹凸鏡,有放大的功能”。他解釋說,有了這個藥瓶蓋,老年人不需要帶上老花鏡來區(qū)別藥的類別、服用量等。他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中對中老年人群體的關注。有一天,有位老人要吃藥,可是藥瓶上的字太小了,原本掛在脖子上的老花鏡卻不見了,急的這位老人團團轉。就這樣,該同學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老人世界中。突然有一天靈感迸發(fā),想到“醒目藥瓶”這個點子。
    有了靈感后,從設計,帶寫英文翻譯說明,再到制作動畫,一共才三天時間。也許有人要問,這樣的設計看上去很簡單,為什么能拿“國際紅點獎”呢?他坦然,設計很簡單,關鍵在于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這一設計勝在實用。按照測算,不會給藥品本身帶來額外的成本,推廣起來很容易,實用方便。“希望將來這款設計能推向市場,讓更多人得到幫助。”
    這位研究生說他沒有想當名人的“野心”。只期望能從生活中的小處入手,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正如“紅點”主席Peter Zec博士在頒獎晚會上說的那樣:從同學們優(yōu)秀的設計中,他高興地看到的是他們所描繪的未來更加美好的世界。
    (1) 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設計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兩事例所體現(xiàn)的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6分)
    (2) “用自己的設計改變生活,讓生活更美好”對我們從事實踐活動有何意義?(4分)
    35.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浙江武義縣后陳村是全縣經濟條件較好的村,但由于財務使用不透明,村民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連續(xù)向縣紀委、街道反映村里問題,卻長期得不到徹底解決。2002年和2003年,連續(xù)兩任村支書因經濟問題查處。2004年初,村里有1000畝土地被征用,獲補償金1900多萬元,在人均發(fā)放7000多元后,還剩1000多萬元。如何處理這些集體資產成為村內一個難題。為幫助村民尋找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辦法,由縣紀委牽頭組建的村務監(jiān)督改革指導小組進駐后陳村,指導組在大量聽取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決定組建一個相對獨立于村委會及村黨支部的監(jiān)督委員會,真正能從根本上讓村民有效制約村干部的權力。6月,后陳村在海選村委員基礎上由群眾選舉產生了全國第一個村級民主監(jiān)督組織——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與村黨支部、村委員一起稱為“三委會”。
    監(jiān)督會成立不久,即對村里兩口池塘的承包進行了全程監(jiān)督,結果每口池塘三年的承包價從2.8萬升至5.8萬元,2005年后陳村舉行垃圾清運投標會,村委會主任主持會議,監(jiān)委會主任到場監(jiān)督,不到5分鐘結果就出來了,沒有人對投標公正性表示質疑。
    監(jiān)委會成立后,后陳村每年的創(chuàng)收情況,包括出租土地給廣告公司做廣告牌、舊糧站出租、經營沙場、村留土地上的杉樹出售,以及向上級部門申請到的資金補助等,每一筆都要經過監(jiān)委會審核后公布。2004年,當年的招待開支是23909元,比前些年下降近一半,村干部再不能拿著發(fā)票隨便報銷了。在村財務公開欄前,村民告訴記者:“過去簡直是胡來,集體的錢像是干部自己的,現(xiàn)在不一樣了。”監(jiān)委會主任說:“我的職責就是看他們有沒有按程序辦事,有沒有搞暗箱操作。”
    監(jiān)委會成立以來,后陳村的固定收入逐年增加,村干部連續(xù)8年實現(xiàn)零違紀,村民連續(xù)8年實現(xiàn)零上訪。村兩委已順利完成了3次換屆。最近的一次換屆,村兩委成員一個沒動,全部高票當選,一次通過。
    目前,浙江省3萬多個行政村,村村建立了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實現(xiàn)了村級監(jiān)督組織全覆蓋,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這一有效而不需要太大監(jiān)督成本的權力制衡制度,對建立鄉(xiāng)村“陽光權力體系”共建和諧社會帶來重要啟迪。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這一制度創(chuàng)新已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并在全國推行。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2年5月14日等
    (1)后陳村是如何通過制度創(chuàng)新來保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5分)
    (2)全國第一個村務監(jiān)督委員會的建立對推進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有何啟示?(5分)
    36.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陸士諤在幻想小說《新中國》里記載了一個神奇的夢,夢中主人公隨時光穿梭,看到“萬國博覽會”在上海浦東舉行,為方便市民參觀,上海灘建成了浦東大鐵橋和越江隧道,還造了地鐵,工廠中的機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權已經收回,漢語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語言……最后夢中人一跤跌醒,卻言道:“休說是夢,到那時,真有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孫中山先生完成《建國方略》一書,書中提出了修建三峽水利、建設高原鐵路系統(tǒng)等宏偉設想,構想了工廠遍地、機器轟鳴、高樓大廈矗立城鄉(xiāng)、火車輪船繁忙往返的現(xiàn)代化景象,描繪了“萬眾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優(yōu)秀之民族,應世界之潮流,而建設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樂之國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愛的中國》中寫道:“中國一定有個可贊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時候,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這時,我們民族就可以無愧色的立在人類的面前,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這么光榮的一天,決不在遼遠的將來,而在很近的將來。”
    摘編自《經濟日報》(2012年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
    材料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到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在十九世紀末列強割占領土、設立租借地、劃定勢力范圍示意圖前,在鴉片戰(zhàn)爭期間虎門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民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前,在《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等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釗獄中親筆自述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前,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照片前,習近平不時停下腳步,認真觀看,仔細詢問和了解有關情況,在參觀過程中,習近平發(fā)表了重要講話,他提出,每個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夢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
    (1) 為什么“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4分)
    (2)為什么說“現(xiàn)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6分)
    37.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某圖書館向所有讀者免費開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破舊的民工小心翼翼進來了,無人阻擋,于是他們便堂而皇之的在館內讀書看報,有讀者對此表示不滿,向館長抱怨說:圖書館是大雅之堂,如果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入閱讀,就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館長回答說: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
    此事被發(fā)在微博上,頓時觸動了社會的神經,引發(fā)人們對人文精神的關注和思考,中央電視臺等主流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一場公共圖書館辦館理念的大討論由此引發(fā)。
    公共圖書館一向更愿意向體面地文化人敞開,常在門口赫然告示:衣冠不整謝絕入內!把讀者分為三六九等,拒絕部分人入內,其公益性大打折扣,而該館長希望圖書館成為每一個讀書人的天堂,,無亂任何人,只要進了圖書館,在知識面前都享有同等權利,不得有高低貴賤之分。為此,該館在全國同行中率先推出免證閱讀制度,任何人進館借讀書籍都不需要證件和費用,以體現(xiàn)人道、人文的公共圖書館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務。
    對于圖書館實行免費開放可能帶來的問題,該館有關負責人感觸頗深:自圖書館實行零門檻后,我們不僅沒有感到壓力增加,反而感覺開放的時間越長,不尊重這種權力的讀者越少,我們和讀者都被這種和諧的環(huán)境所改變,至于盡管要先洗手,館內并沒有硬性規(guī)定,耳濡目染的時間長了,誰也會自覺地洗手,然后在閱讀。
    “如果沒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是文學大師曾相任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的博爾赫斯的一句名言,該圖書館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費開放,不啻一輪明亮的太陽讓乞丐和拾荒者在得到溫暖的同時,也凈化我們的心靈。
    摘編自《中國青年》(2011年第5期)、《光明日報》(2012年5月10日)
    (1)從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閱讀,但你有權選擇離開”?(5分)
    (2)圖書館想乞丐和拾荒者年費開放對我們處理人際關系有何啟示?(5分)
    38.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1
    2012年5月,美國發(fā)布奧巴馬上臺后第一個《四年防務評估報告》和《國建安全戰(zhàn)略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國家利益由安全、繁榮、價值和國際失序四個方面組成;美國通過對這些利益的追求,實現(xiàn)國家復興和全球領導地;相比世界其他地區(qū),亞洲是美國最有所作為的地區(qū)。同時,報告將南亞國家歸為三個類別:“戰(zhàn)略伙伴“和”可預期的戰(zhàn)略伙伴“,雖然,美國準備讓東盟所有國家成為美國的盟友或是伙伴。
    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總裁包道格說:“過去的10年來,中國在南亞地區(qū)不斷擴大其利益,取得了有效的成果,這是美國沒有做到的。
    摘編自 新華網(wǎng)(2011年5月28日)
    材料2
    2011年10月以來,美國高層不斷訪問亞太地區(qū)的國家,參加相關的國際會議。10月下旬,國防部長帕內塔出訪印尼,日本和韓國,強調美國將加大在軍事部署。11月下旬到12月初,國務卿希拉里??肆诸D,先后訪問菲律賓、泰國,并對緬甸進行了“歷史性訪問”,這是1955年以來美國國務卿首次訪問緬甸。同時,奧巴馬也是展開亞太之行,他參加在夏威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隨后出訪澳大利亞并前往印尼出席東亞多邊峰會,成為參加東亞峰會的首位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亞太之行中高調宣示,美國是“太平洋大國”,講“留駐”亞太,通過“堅持核心原則”和與盟友及伙伴的緊密合作,在“塑造”亞太地區(qū)未來中發(fā)揮更大,更長遠的作用。2012年11月8日,奧巴馬連任成功不到48小時,即宣布他的首次出訪選在東南亞。17日至20日,他不僅訪問了泰國,而且對緬甸和柬埔寨進行了歷史性首訪。在這次東南亞之行中,奧巴馬再次強調,美國是一個太平洋國家,亞太地區(qū)對美國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以及塑造其安全與繁榮至關重要。
    摘編自《人民日報》(2011年12月23日)、《參考消息》(2012年11月21日)等
    材料3
    第十一屆香格里拉對話暨亞洲安全會議于2012年6月1日至3日在新加坡舉行。會議期間,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發(fā)表了題為《美國對亞太的再平衡》的演講,重點闡釋了“亞太再平衡戰(zhàn)略”的軍事計劃,其中包括2020年前在亞太地區(qū)保持6個航母艦隊,以及將60%的海軍力量部署到亞太地區(qū)。國際輿論普遍懷疑,美國戰(zhàn)略重心向亞太地區(qū)轉移的意圖是為了遏制中國。
    摘編自 新華網(wǎng)(2012年6月4日)
    (1) 美國將其全球戰(zhàn)略重心轉向亞太的原因何在?(5分)
    (2) 如何看待美國戰(zhàn)略重心東移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影響?(5分)
    34題答案: 1)分析“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設計前把自己想像成老人”兩事例體現(xiàn)認識主體的能動作用。
    認識對實踐能動的反作用(或指導作用)1、人對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指導著實踐的進行,使實踐具有了自覺的能動性。人的實踐是一個主動改造對象的能動過程,而要能夠主動有效地改造對象,就必須首先對對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有所認識。正是理論認識對實踐的指導,賦予實踐以自覺的能動性。2、通過已有認識確定人實際的需要對實踐過程起著導向作用。同動物單純的生理需要不同,人的需要是一種被理解的自覺的需要。通過對人實際需要的自覺認識,正確制定實踐目標使實踐具有了明確的方向,從而避免了實踐過程的盲目性和單純經驗的狹隘性。3、認識對實踐的可行性論證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浪費。實踐是人 同對象的一種客觀的物質交流過程,也是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運用過程,只有通過認識對象的本質和規(guī)律而對實踐的可行性作出必要的論證,才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并取得成功。4、在實踐活動中通過不斷深入認識和理論創(chuàng)新而不斷調整實踐過程,從而引導實踐向縱深發(fā)展。實踐所能達到的程度與人對對象的認識程度是一致的,只有不斷加深對對象的認識才可能不斷加深對對象的改造。認識和實踐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實踐的基礎上產生認識 和發(fā)展認識,而不斷發(fā)展的認識又反過來指導實踐不斷進步。實踐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必須把實踐創(chuàng)新和理論創(chuàng)新統(tǒng)一起來。5、認識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具有兩面性。正確的認識可以指導實踐取得成功,而錯誤的認識 則有可能導致實踐失敗。
    人們的實踐活動總是受著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制約,任何實踐活動都是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tǒng)一,是合規(guī)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自己的設計”向“改變生活”的轉化,根本目的是為了改變事物的現(xiàn)存形式,以滿足人的需要,實踐在認識指導下進行,要把源于事物本質和規(guī)律的認識同主體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認識結合起來,形成正確合理的實踐觀念,這是實現(xiàn)認識飛躍到實踐的決定性環(huán)節(jié)。所以“設計”一定是為了改變生活,也一定是為了“讓生活更加美好”。
    35題答案:(1)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fā)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黨政永葆生機的源泉。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chuàng)新是社會發(fā)展和變革的先導,要通過理論創(chuàng)新推動制度創(chuàng)新、科技創(chuàng)新、文化創(chuàng)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各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提供指導。制度創(chuàng)新的核心內容是社會政治、經濟和管理等制度的革新,是支配人們行為和相互關系的規(guī)則的變更,是組織與其外部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變更,其直接結果是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和積極性,促使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和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及社會財富源源不斷的涌現(xiàn),最終推動社會的進步。
    (2)基層群眾自制制度的主要內容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yè)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制體系。廣大人民在城鄉(xiāng)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jiān)督的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yè)實行民主自治,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
    36題答案:(1)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就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開創(chuàng)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近代以來的奮斗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發(fā)展才能自強,因此必須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2)經過九十多年艱苦奮斗,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貧窮落后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xiàn)出光明的前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于找到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使中國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37題答案:1、人人生而平等,我國憲法也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都平等地受到同等的待遇,不因性別、民族、宗教信仰、等其他因素而區(qū)別對待。憲法尊重和保護****。
    2、自由平等觀念是社會主義法制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正體現(xiàn)了公民的權利平等地受到法律保護。不能因為是乞丐或者拾荒者而剝奪了他們進入圖書館的權利。
    3、公民的權利不受任何人的非法剝奪,圖書館館長的話恰好印證了他沒有法律依據(jù)拒絕乞丐和拾荒者的進入,這正體現(xiàn)了自由平等地觀念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館長有義務依照法律來執(zhí)行。
    4、該讀者有權利進入圖書館學習,也有權利離開、這正也說明了權利的兩面性,公民可以處置自己所享有的法律權利,可以選擇行使自己的權利,也可以選擇放棄。
    5、權利的行使不能阻礙他****利的正常行使,這也體驗了禁止權利濫用原則,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使。權利與義務正是對應的。
    (2)答:材料中體現(xiàn)了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重要性,也凸顯了營造和諧社會環(huán)境的必要性。人與人和諧相處要堅持以下原則:第一、平等原則。平等待人,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的前提,與人交往應一視同仁,不因社會地位等原因而有所區(qū)別對待,要尊重他人。第二、寬容原則。寬容是促進個人與他人和諧必不可少的條件。人與人之間應寬容以待,和諧共存。這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要求。材料中恰好體現(xiàn)了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理念和價值觀。
    38題答案:
    (1)隨著中國崛起以及與東盟國家關系越來越好,美國感覺中國越來越可能對其霸權構成威脅。因此,美國戰(zhàn)略東移,矛頭實際所指是中國,即牽制、遏制中國。實質上,美國仍然是懷著"霸權心里"開始其"重返"進程的,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對美國構成挑戰(zhàn)的對手,繼續(xù)維持美國的全球霸權。
    (2)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系發(fā)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政府和人民都將高舉和平、發(fā)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第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第二,維護世界多樣性,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fā)展模式多樣化。第三,樹立新的安全觀念,努力營造長期穩(wěn)定的國際和平環(huán)境。第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考研政治歷年真題及答案匯總
    

    年份
    

    歷年真題
    

    歷年答案
    

    2015
    

    真題
    

    答案
    

    2014
    

    真題
    

    答案
    

    2013
    

    真題
    

    答案
    

    2012
    

    真題
    

    答案
    

    2011
    

    真題
    

    答案
    

    2010
    

    真題
    

    答案
    

    2009
    

    真題
    

    答案
    

    2008
    

    真題
    

    答案
    

    2007
    

    真題
    

    答案
    

    2006
    

    真題
    

    答案
    

    2005
    

    真題
    

    答案
    

    注:紅色標注的是已發(fā)布信息
    

    2014考研答案頻道為您整理
    

    
    
考研英語真題 考研數(shù)學真題
    
政治真題
    
    
專業(yè)課真題
英語一真題 英語二真題 數(shù)學一真題 數(shù)學二真題 數(shù)學三真題 數(shù)農真題
考研英語答案 考研數(shù)學答案
    
政治答案
    
    
專業(yè)課答案
英語一答案 英語二答案 數(shù)學一答案 數(shù)學二答案 數(shù)學三答案 數(shù)農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