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留學 新西蘭學校的“學習領域”被劃分為七大類

字號:


    事實上,新西蘭學校即使沒有統(tǒng)一的課本教育,但是,有關學校課程的設置,新西蘭政府頒布了一個全國性的教育規(guī)范(類似我國的教學大綱),按照這個“教育規(guī)范”,新西蘭學校的“學習領域”被劃分為七大類,包括:1、語言;2、數(shù)學;3、科學;4、技術;5、社會科學;6、藝術;7、衛(wèi)生和體育。
    除此之外,每位學生還需要掌握八大“基本能力”,分別為:
    1、社交能力;
    2、數(shù)學能力;
    3、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
    4、解決問題能力;
    5、自我管理和競爭能力;
    6、社交與合作能力;
    7、體能;
    8、工作和學校能力。(注:以上信息譯自新西蘭教育部官方網站)。
    那么,以此為“杠桿”,新西蘭的每家學校會制定各自的教學課程。之所以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新西蘭是個多民族聚集的移民國家,所以,不同的“族裔“對于學校課程設置必然有著不同的需求。例如一所以新西蘭土著人“毛利”孩子為主的學校,必然想在語言課程里增設毛利語言的學習。因而,所以,新西蘭政府在課程的設置上“下放權力”,即把課程設置的自主權留給學校,以便各家學校能夠更好的“因材施教”。
    這些圖片展示的是:新西蘭小學生上課時的情景。
    一般地,在新西蘭的小學,每個班級大概有20位學生,學生們在上課前,會把書包統(tǒng)一掛在教室外的“書包區(qū)”。
    上課時,學生們一般席地而坐,圍繞著老師聽講。在課堂上,老師會要求孩子們積極“互動”,即,孩子們可以向老師提問,同時,老師也會鼓勵孩子們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上課期間,如果有的孩子“內急”等,可以隨時向老師“請假”去洗手間,去喝水等。從這些圖片可以看出:孩子們在上課時都是一種開心,放松,快樂的狀態(tài)。
    在這里,學校課程的設置:除了語言(英語),數(shù)學,科學之外,還有以下的課程設置。
    “跑步課程”
    在新西蘭的中小學,“跑步課程”是“必設”和“必修”的課程。例如,我女兒現(xiàn)在就讀的中學規(guī)定:每天,每位學生必須跑步至少30分鐘以上。除了跑步之外,各學校還會增設一些“趣味橫生”的體育課程。
    “游泳課程”
    在這里也是必修和必設的課程,一般地,“游泳課程”都會設在夏季,課程跨度為兩周。在新西蘭,幾乎人人會游泳。因為,新西蘭教育部門認為:游泳課程,實則是教給了孩子們一種求生的方式。
    在新西蘭的學校教育中,“手工和藝術課程”占據(jù)了很大的比重。
    “社會科學和社會實踐課程”
    例如,學校會定期組織孩子們去當?shù)氐牟┪镳^等,由博物館的講解員向孩子們講訴新西蘭的歷史,等。
    “買和賣”活動
    這項主要是增進孩子們的社交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等,例如,在這類活動中,每個孩子們都會從自家?guī)砦锲?諸如自制的糕點)到學校出售,屆時,每個孩子即是出售者,也是購買者。
    “巧克力出售活動”
    每年,幾乎所有的新西蘭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出售巧克力,而出售的資金主要是用于:購買教學器材和教學設備等。這項活動主要是培養(yǎng)孩子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愛心。
    “做飯課程”
    這個也是新西蘭學校必設的課程?,F(xiàn)在,我女兒已經會烘烤餅干,蛋糕,等。
    “野外生存課程”
    這項課程也是新西蘭學校的必設課程。這個課程一般始于小學的高年級,并且會一直延續(xù)到高中。屆時,老師們會帶著孩子們在野外安營扎寨,住在臨時搭建的帳篷里,而吃呢,也主要是以“罐頭食品”為主,開設這項課程的主要目的:訓練孩子們的野外生存能力。
    “安全教育課程”
    這個課程主要是教育孩子們怎樣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諸如:交通安全,怎樣防止性侵害,怎樣識別各種危險,怎樣在自然災害面前自救,及受到來自“同輩”的欺負時,向誰求助,等等。一般地,這個課程會請當?shù)氐木焓迨寤蛘邔I(yè)人士到課堂為孩子們現(xiàn)身授課,呵呵。
    這些圖片展示的是---教授給孩子們:當?shù)卣鸬茸匀粸暮硪u時,怎樣自救..
    “縫紉課程”(俗稱:針線活)
    這項課程會在小學的高年級和中學開設。實話實說嗎?在這里,我發(fā)現(xiàn):幾乎有所有的新西蘭女士都會裁剪衣服,縫紉衣服,或者織毛衣等。而我呢?上述“女紅”,統(tǒng)統(tǒng)不會。 想想我的學生時代,我為了能夠考上大學,每日里,學習學習,考試考試,結果,成年后,我即不會縫紉,也不會織毛衣,汗顏吶!
    “演講課程 ”(speech)
    培養(yǎng)孩子在公眾面前如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圖片展示的是:我女兒在學校演講時的情景。
    “學校舞會”
    在每年的學期期末,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都會舉行“學校舞會”。屆時,每位學生都會“盛裝出席” (注:這些圖片展示的是:上個月,我女兒就讀的中學舉行“學校舞會”時的場景,手機拍攝)。
    我感覺:“學校舞會”實則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的社交舞臺,不是嗎?
    在這里,幾乎所有的小學,都會設有類似的“鍛煉器材”,供孩子們課余時間玩耍之用。
    在此,我簡略談談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在我?guī)е遗畠撼鰢ň又?,我女兒在國內已經就讀小學二年級.那時,我女兒像個童工般一周“工作”7天,即,周一至周五她上學,周六至周日,她上“課外班”。一個冬日的夜晚,臨睡前,我女兒滿含淚水地對我說:“媽媽,我感覺活著一點都不好玩。”那一刻,我被震驚了!那時,我女兒才6歲。說實話嗎?我女兒的這句話,至今令我記憶猶新,也正是因為我女兒的這句話,才令我痛下決心:出國!
    新西蘭最大的零中介費留學服務機構——新西蘭教育聯(lián)盟金牌留學專家馮霞老師介紹,到了新西蘭后,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學校教育,尤其是小學教育,更注重的是:培養(yǎng)孩子們“成人”。就此,我和這里的老師和家長們交流多次后發(fā)現(xiàn),這里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們學習成績好壞之間的差異,不在于智力水平,而主要在于孩子是否具備積極的人格因素,諸如自信心、進取心、熱情、勤奮、意志、樂觀、團隊合作和愛心等。
    再者,何為人才呢?人才,首先是人,然后是才。要想把一個孩子培養(yǎng)成“人才”,那么,首先要把他(她)培養(yǎng)成為一個人格健全和身心健康的人。試想一下:一個對生活沒有足夠的自制和自理能力的人,一個遇到危險和災難不能夠從容面對的人,一個不能對自己、對家人、對社會承擔責任的人,即使讀書再多,又能怎樣?再一個不能否認的事實是:世界上,還是普通人居多,即,很多孩子在成年后大都會成為普通的“你我他”,而非傳說中的“精英,商界奇才,梟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