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

字號:


    亞里士多德也說過: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而普勞圖斯曾經(jīng)說過:習慣是在習慣中養(yǎng)成的。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深刻的影響,在不知不覺中,常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行為,顯示出我們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為您帶來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方便借鑒參考。養(yǎng)成好習慣,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愿景的原則
    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消極選擇反應,更能主動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采取主動并不表示要強求、惹人厭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為自己開創(chuàng)前途的責任。最令人鼓舞的事實,莫過于人類確實能主動努力以提升生命價值。
    積極主動不僅指行事的態(tài)度,還意味著為人一定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個人行為取決于自身的抉擇,而不是外在的環(huán)境,人類應該有營造有利環(huán)境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要想變?yōu)榉e極主動的人就先從自己的言語開始,推諉責任的言語往往會強化宿命論。說者會一遍遍唄自己洗腦,變得更加自怨自艾,怪責別人和環(huán)境,甚至把星座也扯了進來。另外積極主動的人除了改變自己的言語之外,還需專注于“影響圈”,他們專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們的力量是積極的,能夠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圈。但事實上我們并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情,不管是怎么積極主動的人都無法做到,我們通常會遇到三類問題,即可直接控制的問題、可間接控制的問題、無法控制的問題,對于可直接控制的問題積極主動的人會通過培養(yǎng)正確的習慣來解決,對于可間接控制的問題則會通過改進施加影響的方法來解決,例如采取移情方式而不是針鋒相對,以身作則而不是口頭游說,對于無法控制的問題,積極主動的人要做的就是改變面部曲線,以微笑、真誠與平和來接受現(xiàn)實。
    習慣二:以始為終,忠于自己的人生計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計劃,尤其以成功人士為最。人生計劃是你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人生信條是你一生的原則和標準。成功人士之所以能成功,歸功于他們能以終為始忠于自己的人生計劃。
    我們經(jīng)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擁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xiàn)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我們將這個書面計劃稱之為“使命宣言”。“使命宣言”需要階段性地評估以及持續(xù)修正和改良。
    確立目標后全力以赴,就是我們所說的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并把事情做對。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許多人在埋頭苦干時,尚未發(fā)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現(xiàn),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選擇不做什么更難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要做重要的事,即你覺得有價值并對你的生命價值、最高目標具有貢獻的事情;要少做緊急的事,也就是你或別人認為需要立刻解決的事。消防隊的最大貢獻應是做好防火工作,而不只是忙于到處救火。因此,“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能的人只會有少量非常重要且需立即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么是重點后,自己掌握住重點并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左右。要想集中精力于當前的要務;就必須先排除次要事情的牽絆,要勇于說“不”。
    習慣四:追求雙贏,遠離角斗場
    我們在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可能有好多的選擇,贏輸模式、輸贏模式等,但我們必須緊握雙贏模式,因為解決問題是方法有很多種,我們的腦海中時刻要把WIN-WIN模式放在首位,如果實在是達不到這種模式,最后的方法好聚好散。
    雙贏品德,要想擁有雙贏品德的意識,就必須把握三個基本特征,即誠信、成熟和知足。雙贏關系,以雙贏品德為基礎,我們才能建立和維護雙贏關系。雙贏協(xié)議,沒有雙贏人格和雙贏關系作為后盾,書面協(xié)議形同虛設。雙贏體系,只有在雙贏的體系下,才能收獲雙贏,如果你鼓勵雙贏,但卻獎勵輸/贏模式,結果注定要失敗。雙贏過程,雙贏過程可以通過四個步驟來實現(xiàn)。首先,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真正理解對方的想法、需要個顧慮,有時甚至比對方理解得更透徹;其次,認清主要問題和顧慮;第三,確定大家都能接受的結果;最后,實現(xiàn)這種結果的所有可能途徑。
    雙贏并非性格魅力的技巧,而是人類交往的一種模式。雙贏來自誠信、成熟和知足的人格,是高度互信的結果;它體現(xiàn)在能有效闡明并管理人們的期望和成就的協(xié)議中;在起支持作用的雙贏體系里蓬勃生長;經(jīng)由必要的雙贏過程來實現(xiàn)。
    習慣五:善于溝通,換位思考的原則
    當一個醫(yī)生在沒有充分聽你對病情的訴說的情況下,給你開了藥方,這種藥方你敢用嗎?我們在溝通的時候也需要我們充分的聽他人的訴說后,才能更明白別人的意思。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時候總喜歡匆匆忙忙地下結論,以善意的建議快刀斬亂麻地解決問題。不愿意花時間去診斷,深入地了解問題的癥結。
    據(jù)統(tǒng)計,人際溝通僅有10%靠語言來進行,30%取決于語調和聲音,其余60%則靠肢體語言。其中肢體語言是由內心支配的一種表現(xiàn),相對來說沒有那么容易偽裝,所以我們要發(fā)自內心的傾聽對方的訴說。每個人除了物質,最大的需求來自心理,即被他人理解、肯定、認可和欣賞,我們的移情聆聽等于給了對方心理空氣。
    有效的溝通有四個階段:一,復述語句,這至少能讓人專心聆聽;二,加入解釋,純用自己的詞句表達,但仍用左腦的邏輯思考去理解;三,滲入個人的感覺,右腦發(fā)揮作用。此時聽者所注意的已不止于言語,也開始體會體會對方的心情;四,既加以解釋,又帶有感情,左右腦并用。有效溝通中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所以我們在溝通之前要鍛造我們的品德,并不是的增加彼此之間的感情投資。同時表達也需要講究技巧,表達自己的想法并非自吹自擂,而是根據(jù)對他人的理解來訴說自己的意見,有時候會改變自己的初衷。因為在了解別人的過程中,你也產(chǎn)生新的見解。
    習慣六:統(tǒng)合綜效,1+1可以大于2
    第六個習慣告訴我們,統(tǒng)合綜效的基本心態(tài)是:如果一位具有相當聰明才智的人跟我意見不同,那么對方的主張必定有我尚未體會的奧妙,值得加以了解。與人合作最重要的是,重視不同個體的不同心理、情緒與智能,以及個人眼中所見到的不同世界。假如兩人意見相同,其中一人必屬多余。與所見略同的人溝通,毫無益處,要有分歧才有收獲。
    統(tǒng)合綜效的精髓就是尊重差異。在進行討論的時候應該鼓勵博采眾議的情況出現(xiàn),但博采眾議的現(xiàn)象只會出現(xiàn)在大家都彼此信任的基礎上,這里就涉及到了溝通的三層次,即一低層次的溝通,特點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堤防,相互不信任,經(jīng)常借助法律說話,毫無效率;二是中間一層的溝通,是彼此尊重的交流方式,唯有相當成熟的人才辦得到。但為了避免沖突,雙方都保持禮貌,卻不一定為對方設想。第三層次為統(tǒng)合綜效的溝通,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礎上的,同時合作層次也高。當出現(xiàn)博采眾議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將我們的思維移至尋找第三條道路,應抓住任何問題都有多種解決方法,應時刻把握雙贏的思維,每一個不同態(tài)度和看法的人也許是經(jīng)歷不一樣,就像少婦畫像故事一樣,大家的認識都是對的,但都是事實的一部分。所以在出現(xiàn)大家的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就需要牢記統(tǒng)合綜效的精髓尊重差異。差異是活力的促進劑。
    習慣七:過著身心平衡的生活
    身心和意志是我們達成目標的基礎,所以有規(guī)律地鍛煉身心將使我們能接受更大的挑戰(zhàn),靜思內省將使人的直覺變得越來越敏感。當我們平衡地在這兩方面改善時,則加強了所有習慣的效能。這樣我們將成長、變化,并最終走向成功。
    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給人帶來經(jīng)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chuàng)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擁有財富,并不代表有永遠的經(jīng)濟保障,擁有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前三個習慣在于我們本身,確立目標就要全力以赴,著重于如何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轉向獨立,實現(xiàn)“個人成功”;第四、五、六個習慣,即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都將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而第七個習慣涵蓋了前六個,督促我們從身心開始完善。通過培養(yǎng)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當我們的修養(yǎng)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tài)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擾和博采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系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編后語】
    生活中總有一些人在遭遇失敗和不得志,而往往歸咎于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其實,在我們失敗時,應該認真反省一下,檢討一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把這些習慣歸歸類,哪些是好習慣,比如:比較守時;作事有主有次;做事抓緊時間;對人和藹...哪些是壞習慣,比如:工作間混亂;做事不分主次;不能自我控制情緒;隨便指責別人等等。如此來,可謂小習慣影響大事情。
    在這個世界上,相信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甘平庸,怎樣才能使自己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呢?就請從培養(yǎng)自已良好習慣入手,用良好的習慣來改善自我,打造自我,塑造一個全新、成功的我。
    最后,祝大家都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