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五類食物預防感冒

字號:


    9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秋分節(jié)氣了,秋分過后,炎熱退去,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天一天的冷起來,并且冷空氣來襲與晝夜溫差也將越來越明顯。在這個乍暖還寒的初秋,最常見的多發(fā)病就數(shù)感冒了。秋分吃什么呢?秋分吃什么預防感冒呢?出國留學網小編提示大家,秋分養(yǎng)生需要從飲食入手且能預防感冒。
    篇一:秋分 五類食物預防感冒
    1、喝點蜂蜜水。蜂蜜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能激發(fā)人體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兩次沖服,可有效地治療和預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另外,秋燥容易導致便秘,喝點蜂蜜水有較好的預防效果。
    2、每天食用蔥姜蒜。蔥姜蒜在日常炒菜時都會用到,但是經過翻炒營養(yǎng)會流失。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生吃,蔥可切絲澆油,而姜蒜都可切碎與蜂蜜或糖攪拌服用,對預防感冒有奇效。而且如果不小心著涼了,立即飲用一些蔥姜蒜沖制的糖水或菜湯,發(fā)發(fā)汗就會沒事了。liuxue86.com
    3、吃蘿卜夏吃姜。有便秘癥狀的人最適宜多吃蘿卜,因為冬季人們習慣多吃高熱量食物,如果腸道不通,則會使體內淤積細菌,降低人體抵抗力。此外,還有一些偏方也十分有效,比如每天早晚用淡鹽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細菌;適當飲用黃酒,可驅散風寒。而除了飲食,生活環(huán)境也十分重要。
    4、糖姜茶合飲。因秋冬季感冒多為外感風寒之邪,常有頭痛、鼻塞、流涕及關節(jié)酸痛,甚至怕冷、發(fā)熱等癥狀??捎眉t糖、生姜、紅茶各適量,煮湯飲,每日1-2次,不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5、多吃蘋果多吃梨。秋分過后,空氣越來越干燥,干燥的環(huán)境容易上火,蘋果和梨都有很好的降火功效,可以用水煮沸服用。
    秋天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冷熱失常,往往使人措手不及,賊風往往會乘虛而入,使人生病。防賊風一方面,要注意穿衣蓋被,不要隨意減衣;另一方面晚上睡覺盡量不要開窗戶,即便要開也不宜開得過大。
    篇二:秋分吃什么 秋分飲食宜與忌
    在飲食調養(yǎng)上,中醫(yī)也是從陰陽平衡方面作為出發(fā)點,將飲食分為宜與忌。有利于陰平陽秘則為宜,反之為忌。
    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對于那些陰氣不足,而陽氣有余的老年人,則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對發(fā)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也不宜過分進補;對痰濕質人應忌食油膩;木火質人應忌食辛辣;對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食蝦、蟹等海產品;對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等。
    不論是哪種人,其實質都應防止實者更實、虛者更虛而導致陰陽失調。飲食調養(yǎng)方面要體現(xiàn)“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做到《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說的:“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shù),飲食有節(jié)”。
    在食物搭配和飲食調劑方面,中醫(yī)也是注重調和陰陽的。在食與藥的一體營養(yǎng)觀中,強調同屬天然產物的中藥和食物,某些性質,特別是補益或調養(yǎng)人體的陰陽氣血之功能本來就是相通的,有著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從本草、方劑典籍中不難發(fā)現(xiàn)食藥同用的例證,古代醫(yī)者把烏雞、羊肉、驢皮、蔥、姜、棗等視為陰陽氣血之用,或調補胃氣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譜和菜肴中,又不難發(fā)現(xiàn)有很多藥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黃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類。當藥食調配得當時,可提高食品保健強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推薦閱讀
    秋分飲食養(yǎng)生四佳品
    秋分是哪一天
    秋分習俗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