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各大學的資金充盈

字號:

   大專院校社區(qū)學院及自負盈虧教育部門的收支狀況備受關注。立法會文件顯示,2013/14學年教資會資助院校本部開辦自資課程的學費收入合共近40億元,其中近30億元學費收入來自研究院修課課程。各院校合共錄得8.3億盈余,僅香港中文大學本部開辦的自資課程的學費收入就達8.25億元,盈馀2.01億元,為各院校之冠。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非教資會資助活動的盈馀主要用于院校自資項目,教育局將繼續(xù)要求各院校盡量將盈馀以不同方式回饋學生,現(xiàn)港中大尚未公布資金會用于哪些方面。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昨日提出書面質(zhì)詢,關注今年《施政報告》指某些獲教資會資助的專上院校透過轄下社區(qū)學院開辦自資課程累積大量財政盈馀。根據(jù)教育局回覆立法會的文件,顯示2013/14學年中大本部開辦的自資課程的學費收入達8.25億元,盈馀2.01億元,兩項數(shù)據(jù)均為各院校之冠。中大研究院修課式課程的學費收入高達8.13億元,遠多于合共錄得1200萬元學費收入的學位及副學位課程。
    自資課程學費收入僅次于中大的是香港理工大學,達7.41億,其研究院修課課程及學士學位收入分別佔4.71億元及2.65億元,另有500萬元來自研究院研究課程。香港大學本部開辦的自資課程學費收入則達5.94億元,其中5.53億元來自研究院修課式課程,盈馀則有1.92億。香港城市大學研究院修課式課程學費收入達4.31億元,連同學士學位課程則高達5.4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