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從小適應國外的文化和生活、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在孩子小小年紀就把他們送出國門。但留學生在千辛萬苦申請到美國學校并順利入讀后,卻發(fā)生了很多“水土不服”的事情,出現(xiàn)了一些心理問題。下面就是低齡留學生登陸美國后要面對的三大挑戰(zhàn):
學習:變被動為主動
不少學生出國前總是認為中國的學習是最苦最難的,出國前抱著一種心態(tài)便是美國的高中學習更輕松。殊不知,到了美國才發(fā)現(xiàn)專業(yè)英語名詞又變成了他們學習中的另一道障礙。英語基礎(chǔ)本來就不好的孩子,就更加理解不了化學、物理等課文中的專有名詞。倘若不加倍努力學習,自怨自艾然后沉浸在無盡的后悔、抱怨和苦惱中,便要面臨考試不合格、甚至無法適應學業(yè)被遣返的危險。所以,除了孩子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強以外,出國前可讓孩子學習一些相關(guān)類專業(yè)的英語知識或者相關(guān)專業(yè)的基礎(chǔ)銜接課。
心理:提高自控能力
小留學生首先面臨的是學業(yè)壓力,大部分到美國高中留學的學生從10年級或11年級開始讀起,相當于國內(nèi)的高一或高二,11年級是較難并充滿競爭的一年。初到美國,文化差異、環(huán)境不同、聽課困難等因素,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而這些孩子大多出國前自我管理能力不強,心智和價值觀還沒完全成熟,再加上初到海外求學的孤獨感,使他們一時很難適應新生活。
小留學生有成功、有失敗,關(guān)鍵是要看孩子的心智是否成熟。家長[微博]送孩子到國外讀高中之前,不能忽略兩個因素:一是自控能力,它不同于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能力是很容易教會的,但自控能力往往和自身的性格特點以及家庭的教育背景有關(guān)。因此,如果家長有意送孩子出國,就要在之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在自律方面很好地引導孩子,教育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控制自己的行為、管得住自己,比如不能長時間上網(wǎng)、拒絕結(jié)交不良朋友等;嘗試自己做大大小小的決定,有主見、不跟風。二是性格特點,相比之下,那些性格開朗、陽光的孩子,出去后更容易適應。
社交:學會溝通和理解
獨立生活能力、與寄宿家庭和睦相處、善于與人溝通、廣泛社交,是小留學生能否順利完成美國高中留學,順利地考入大學并融入當?shù)厣鐣媾R的一大挑戰(zhàn)。
如今,不少家長選擇將孩子寄宿在外國家庭,但外國家庭和中國留學生在飲食、文化上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運氣好的孩子碰到的家庭能把他當自己孩子,運氣不好的則要頻繁搬家、輾轉(zhuǎn)不同的寄宿家庭。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小留學生在異國家庭里,更需要學會遵守人家的規(guī)矩、“入鄉(xiāng)隨俗”,學會在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下主動與房東交談,盡力營造好的氣氛,學會與人溝通、交往、友好相處,學會理解和寬容他人。如此,才能更好地融入寄宿家庭、理解當?shù)匚幕?BR> 國內(nèi)的家長普遍習慣了替孩子做決定,中學生通常也很少有太強的自我規(guī)劃和決策能力。所以,在是否決定到美國高中留學這個問題上,父母一定要先聽聽孩子的想法,仔細分析一下他們是否在主觀上真有出國的意愿,避免孩子“被留學”。
入讀美國學校要面臨的三大挑戰(zhàn),低齡留學生們最好迎接的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