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考筆試的時間就要到了,在這為數不多的時間里制定一個合理的備考及復習計劃是關鍵,如何充分利用好時間復習,除了多做限時模擬訓練把握好時間,還需要善于從每一次的練習中尋找方法。本次出國留學網公務員考試頻道將帶領考生們一起來看看申論高分答題技巧。
1、答題技巧:結合題目看材料
這樣做一來可以有效節(jié)約閱讀時間,還能更準確地找到要點。帶著問題去閱讀材料,讀完一則材料,大腦不會空留一片蒼白,能夠清晰界定每則材料都是用來干什么的。二來,申論中有些材料是為考生設置的陷阱,如果不先讀題目,很容易被材料誤導,比如2009國考的第11則材料,主要觀點是提高糧價可以解決糧食問題,但是真是這樣嗎?考生如果先讀一遍問題,就會發(fā)現實際上題目的第二小題正是針對這則材料設計的問題。只要讀過題目就會對這則材料產生懷疑,不會再“死心塌地”地相信它了。
2、掌控采分要點
申論的采分點一般是按照分值來安排的。一般而言,10分的題目采分點在5個左右,15分以上的題目采分點在5~10個左右,但也不排除10個以上的可能,大多數考生分數不高的原因就是因為前面幾道題目回答不夠全面,因此,提高踩點意識,合理預算采分點,就不怕得不到高分了。
3、抓住答案結構
由于申論的命題和閱卷特點,考生在回答申論的各種題型時,要想獲得更好的成績,必須充分重視答題結構。
結構,即采分點之間的組合和排列方式,申論的答案要點之間必然會有這樣那樣的關系,一般而言,申論作答包括三種常用結構:并列結構、總分(總分總)結構和順序結構。
如果提煉出的要點之間是平行的,用并列結構即可,表述方式為一是……二是……;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等。
而總分(總分總)結構,主要適用于要點之間分屬于不同層次。表述形式一般為一句話總括,表明作答的整體方向,然后分各個部分分別具體闡述。比如2010 年下半年多省公務員考試,第二題的結構即為總分總結構,該問題可以從整合的目的、政策和效果三個方面來分析,答案結構可為:“從整合的目的看……;從整合的政策看……;從整合的效果看……。因此說,……”。
順序結構包括:按照事物本身的發(fā)展順序“原因-經過-結果”;按照認識事物的邏輯順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等等。
4、尋找文章高度
“尋找文章高度”就意味著立意要高遠,凡事不能只看到問題的表面,必須進入到問題的深層。什么事情都要想一下是否可以上升到一定的政策理念的高度。以農民工現象為例,我們應當透過農民工現象看到什么?比如透過拖欠農民工工資、農民工社會保障力度不足、農民工子女上學難等具體現象,我們應該看到在這些現象的背后,是經濟轉軌、社會轉型過程中存在的城鄉(xiāng)差距、社會不公等問題。再比如說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問題,應該看到要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政績觀問題和發(fā)展觀的問題,而不是片面地追求量,應該是追求質和全面的發(fā)展。
公務員考試網推薦 | |
行測每日一練:定義判斷題(11.17) | 行測每日一練:數量關系題(11.16) |
公務員如何晉升 | 公務員級別劃分 |
省考與國考的區(qū)別分析 | 行測備考:常識判斷(2) |
行測備考:巧解“牛吃草問題” | 行測備考:常識判斷(1) |
行測每日一練:言語理解題(11.18) | 行測每日一練:邏輯填空(11.19) |
申論真題 | 申論答案 |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